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海珠湿地:与城市共生 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自然教育 从湿地到学校
海珠湿地生态监测系统
海珠湿地的湖心岛成了“小鸟天堂”。
从高空俯瞰广州市中心,大片耀眼的绿色映入眼帘,那便是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水清岸绿、四季花开、鹭鸟翩跹……海珠湿地用实例证明,绿色不仅属于偏远的城郊,也可以走进城市中心,与城市共生,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近年来,海珠湿地开拓“湿地+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启动“海珠智慧湿地建设”项目;同时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搭建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式自然教育平台。今年年初,自然教育“海珠模式”入选广州市、海珠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
“湿地+互联网”创新模式开启
此前,一个“鸟脸识别”的系统火出了圈。该系统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鸟类,并记录数量、时间和录制一段视频,打破了传统依靠人工识别鸟类的方式。如此智能化的生态治理设备已经在海珠湿地投入使用。
抬头看到的摄像头,通过它在线监测树冠的状况,能协助护林员开展树木保育工作。低头见到延伸进水里的传感器,能实时搜集湿地内水的数据,一方面利于湿地进行监测,另一方面可为科研提供数据……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当然不只是一个公园,其中藏了很多智慧化的生态治理技术。
种种智慧设备离不开湿地的智慧化建设。2020年,海珠湿地开拓“湿地+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启动“海珠智慧湿地建设”项目,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整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基建技术为湿地赋能,提升管理效率。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套基础设施、四大能力中心、六大应用体系”建设。其中六大应用体系涵盖公众服务、综合管控、大数据监管、科研宣教、综合运营和生物多样性体系。携手广东省科学院地理所、广州市林科院等机构,海珠湿地在辖内设置了8座固定监测站、35处智慧检测杆、3座无人机站,形成水、陆、空立体科研监测图。
智慧设备的投用让湿地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海珠湿地的科研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传统监测绿心湖要六七个人花上1天时间开展取水样、观察鱼类、观察浮游生物等工作;如今的智能设备能全面跟踪监测湿地内水文、气象、空气质量、动植物变化等情况,长期监测能为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提供数据支撑,便于后续精准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今年4月,海珠湿地主导的《智慧湿地 第1部分:总体框架》《智慧湿地 第2部分: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智慧湿地 第3部分:信息化数据规范》以及《智慧湿地 第4部分:运维管理规范》智慧湿地团体标准获得广东省林学会组织的专家团队审定通过。
这四项智慧湿地标准是广东省首批湿地生态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标准。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标准规范了智慧湿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湿地资源现代化治理水平,开启“湿地+互联网”的创新模式。
自然教育“海珠模式”入选“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生态建设不仅要着眼于环境,人的教育同样重要。海珠湿地于2015年开创全国优秀科普品牌“海珠湿地自然学校”,逐步探索形成了自然教育“海珠模式”,让湿地成为保护之地、教育之所、陶冶之园。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海珠湿地搭建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式自然教育平台,打造“自然导师+专业志愿者+公共志愿者”三支队伍,建构“特色场馆+科普路径+云端服务”三维场域,实施“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三进战略,探索“政府搭台、高校参与、院所赋能”三方共建新形式,让公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提升保护自然的意识。今年1月,自然教育“海珠模式”入选广州市、海珠区“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目前,海珠湿地的自然教育队伍有60余名专业自然导师、183名专业志愿者、2000余名公共志愿者。自然导师围绕“岭南佳果”“水稻种植”“二十四节气”等元素,编撰了20多款科普资料,研发了200多套精品课程。从社会招募来的专业志愿者则需参与为期1年的培训与实践考核,经过系统培养的专业志愿者深度参与到海珠湿地生态建设工作当中,已组织开展公益课程活动600多场次。同时,他们还参与到海珠湿地鸟类调查、科普教材开发、园区手绘创作等,成为公众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能人队伍。
如今,在海珠湿地内有多功能湿地研学空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海珠湖)分馆、农耕教育基地等多个特色场馆,10余条特色科普主题路径以及开发了线上科普小程序。
海珠湿地自然导师张陆欣告诉记者,每一条科普路径都是结合本地的文化民俗和生态特征设计的。比如近期刚落成的高畦深沟科普路径便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海珠先民的智慧。海珠高温多雨、地处珠江口北缘、水网密布,先民们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条件,通过顺涌建围、设置闸梪、挖沟抬畦,沟(涌)泥上田,一边提高土壤的高度,一边加深蓄水沟的深度,调节台风、干旱等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打造这样的科普路径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张陆欣说。
海珠湿地自然教育形成“政企产学研”绿色闭环
海珠湿地的自然教育不局限在湿地里,还走进了学校、企业、社区,形成了“政企产学研”绿色闭环。
对学校,海珠湿地创建了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品牌,联动区内16所学校打造海珠湿地实验学校,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同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师资队伍引导学生开展研学、课题研究、劳动实践等活动。此前,《海珠湿地校本课程》《探秘海珠湿地:鸟类志》分别获评全国自然教育优质书籍读本、全国优秀林草科普作品。
对企业,海珠湿地与其签订共建共享示范果园协议,推动企业出资支持果园日常管理,协助企业开展自然徒步、健康越野、生态团建等活动。
对社区,海珠湿地将乡土文化课堂搬到林下涌边,开展绿美主题生态宣讲活动,以个人带动家庭,以家庭联动社区,引导公众共同参与果林管养、生态修复、湿地管理。
近8年来,海珠湿地自然教育走进了全市200多所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500多个机构建立合作联系,累计开展自然教育课程活动共3500多场次,影响传播达上千万人次,荣获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等国家级科普荣誉10多项,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