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3月14日讯医生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守护者,更是无私奉献的践行者。他用热血点燃希望的火种,送去生命中最温暖的光,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下午六点,章丘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的自动门缓缓关闭,连续工作8小时的张立新脱下白大褂,匆匆抓起背包奔向高铁站。此刻,他的目的地不是温暖的家,而是300公里外的北京全军采供血中心——那里有位白血病患者正等待他捐献的血小板延续生命。
白衣执甲 双线守护生命
作为章丘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立新每日都在与死神赛跑:调节呼吸机参数、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组织多学科会诊…当问及为何在如此高强度工作后仍坚持献血,他擦拭着眼镜轻声说:“在重症医学科见惯生死,才更懂得每袋血液背后的生命重量。”这种特殊的职业觉悟,让他多年来累计献血3100毫升。
星夜驰援 架起生命桥梁
三天前,北京某医院白血病患者出现血小板危象,而张立新的HLA配型恰好吻合。他火速与同事做好工作交接后星夜赴京。“血小板保存期只有5天,但可能改变患者的一生。”高铁上仍在查阅病历的他,用手机备忘录写下这句话。
医者大爱 点燃希望火种
当采血针头连接起两个素未谋面者的生命循环,监控仪上的血小板数值开始跃动。历经90分钟分离式采集,这份带着体温的"生命种子"即刻被送往移植病房。面对家属含泪的感谢,张立新展示手机里患者的最新血常规报告:“看,数值开始回升了,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这不是孤例。据统计,我国临床血小板年均缺口达30%,每袋血小板可帮助3名患者止血治疗。张立新身体力行地呼吁:“或许我们无法治愈所有疾病,但每个健康成年人都能成为生命的备份U盘。”
次日,完成捐献的张立新已返回医院查房。当阳光洒进重症医学科病房,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与献血宣传屏的电子钟同步跳动。这座城市里,永远有白衣天使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战场,续写着生命的双重守护。(通讯员 王朝)
责任编辑:李晓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