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男女相亲第一次见面因疫情被迫成“室友”,四个月后领证结婚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9 13:50:00 来源:极目新闻

12月27日,聂女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晒出了结婚照并配文,“和妈妈安排的相亲对象李同学领证了,长辈们都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这段奇妙的缘分,还要从4个月前说起。今年8月,聂女士和相亲对象李先生第一次见面时,因疫情的原因被封控在了三亚的一家民宿里,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星期。这段时间的朝夕相处,让两人情投意合,于是今年12月,他们领证结婚。

聂女士在记者采访时说:“我俩阴差阳错地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互相觉得三观一致,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当时意外被封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现在已经领证啦!希望下个月能顺利办婚礼,同时我俩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能尽快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可爱的孩子。”

第一次见面同游三亚

因疫情两人被困民宿成了“室友”

聂女士今年35岁,在海南读完大学本科后,一直留在三亚工作。今年6月,家里的亲戚给聂女士介绍了相亲对象李先生,两人互加微信后聊了一段时间,发现彼此是同一届的高中校友,好感倍增。因此,在深圳工作的李先生决定七夕节前往三亚与聂女士见面。

8月4日,两人在三亚相见,都觉得对方还不错,便相约一起在三亚游玩两天。当时李先生预订了三亚湾的一家两室一厅的民宿,聂女士的家离三亚湾比较远,为了方便之后的行程,聂女士也入住了民宿,“之前聊天时能感觉出来他人品很好,我们双方家长也都比较了解,加上民宿有两间房,我就答应一起入住了。”

男女相亲第一次见面因疫情被迫成“室友”,四个月后领证结婚

聂女士和李先生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初次见面时两人互送了礼物,聂女士还带着李先生在三亚湾的周边转了转,“我们相处蛮融洽的,我当时就想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了解。”

聂女士和李先生在三亚玩了两天,原本李先生应该搭乘8月6日的航班回深圳,没想到那几天三亚的阳性病例忽然增多,三亚开始实行全市临时性静态管理,飞往外地的航班纷纷被取消。李先生的航班被意外取消后,他就和聂女士一起被封控在了三亚的这家民宿里成为了“室友”,没想到因此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缘分。

朝夕相处发现三观一致

两人感情迅速升温

聂女士说,住在同一屋檐下的这段时间,他们彼此加深了了解,“我习惯早起,就每天早早起来做早餐。”李先生则主动揽下了做午饭的活儿。白天,李先生在一个房间居家办公,聂女士就在外面自己拍拍视频,和朋友家人聊聊天,刷刷短视频。

晚上两人一起到小区买菜,回来后聂女士负责切菜,李先生掌勺,然后其乐融融地一起共进晚餐,“饭后我们会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趴在阳台上聊聊天。傍晚时分,看着夕阳,吹着海风,我们聊了很多小时候的回忆,彼此对对方有了更深的了解。”

男女相亲第一次见面因疫情被迫成“室友”,四个月后领证结婚

饭后,聂女士和李先生趴在阳台上聊天

经过几天的相处,聂女士发现李先生是一个踏实稳重、体贴入微的人,“他会关心我睡前喝没喝牛奶;会时不时问我渴不渴,要不要喝水;会不停地给我倒热水;空调吹得冷了,他会主动拿毯子来给我盖腿......”

聂女士说,在民宿的几天,聂女士拍了一些和李先生一起的生活片段,剪辑成了vlog发到了社交平台上,没想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随着我的视频浏览量越来越多,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也都看到了,有些好奇心重的还发消息来问我们的进展。网友的评论也很多,我会和李先生一起坐在阳台挨个看网友们的评论。大家都说‘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赶快在一起吧’,我俩看到后会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

不久后,情投意合的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聂女士说,两人生活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仿佛有种提前体验了婚后居家过日子的感觉。“如果以后的生活是这样的话,我也觉得挺满足的。”聂女士说,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个人的心靠得更近了。

情投意合决定领证

希望尽快有个可爱的孩子

8月下旬,临时封控解除后,李先生返回了深圳。聂女士说:“那时候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下一次见面就一块回老家见家长,如果发展顺利的话想在过年前后登记结婚,然后和他一起去深圳生活。”

其实对聂女士来说最难的是她将要离开这个她已经工作生活了17年的地方,“要离开这个满载回忆的城市,我真的挺舍不得的。”不过,今年国庆前夕,在两人的感情趋于稳定后,聂女士还是下定决心搬到了深圳。

12月26日,两人领证结婚,“其实我们早就有领证的计划了,只不过预约比较难,排了大半个月的队才领到了证。比较搞笑的是,领证前一段时间,我俩都阳了,所以一直没好好洗澡,领证那天我们才刚转阴,怕着凉就裹着厚厚的棉衣去了,到了才发现很多小年轻都穿得非常漂亮,甚至还请了人来跟拍,对比之下我俩都显得乱糟糟的,现在想起来还挺不好意思的。”聂女士笑着说,不过领到证的那一瞬间还是很开心的。

男女相亲第一次见面因疫情被迫成“室友”,四个月后领证结婚

聂女士和李先生的结婚照片

聂女士说:“如果环境允许的话,我们的婚礼将在2023年的1月17日举办,老家的亲戚已经在着手准备了,我俩也很期待。同时我俩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能尽快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可爱的孩子。”

(来源:紫牛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子第一次进厂,发现宿舍5个人4个已离婚:同是天涯沦落人
在外打工的女人总是聚少离多,和家人之间不够亲近,漂泊是人生常态,正因如此,在这一部分群体中离婚率极高,夫妻二人总是异地,时间长了,感情就会变得疏远。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10个人里
2024-07-18 06:37:00
离婚委屈了孩子,不离婚委屈了自己,无非就两种情况
...中的两口子在七年之痒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室友。甚至还不如新学期的新生室友,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看似就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无非就两种情况。第一种:对于双方不和的夫妻而
2023-08-07 20:21:00
58岁残疾男子娶21岁失明女子,媒体:如果合法就不怕质疑
...钱,在镇上买的,花了十几万元,以前没有结过婚,这是第一次结婚。(据12月25日深圳新闻网报道)相关视频报道截图严格来说,这个所谓的“娶”首先要打个问号。因为从法律角度来说,结
2024-12-26 13:35:00
男女平等,对于底层家庭而言,任重而道远
...多畅快了。二我是把她嫁出去呢,还是招一个上门女婿?第一次纠结,来自于女儿结婚之前。25岁时,女儿找了一个对象。男孩子是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各方面条件都匹配。唯一让小梅姐纠
2023-07-24 21:51:00
53岁俞飞鸿近况曝光:没结婚、不生娃,但有固定伴侣
...踢对方汽车轮胎,穷尽自己的所有英文脏话骂了一通。她第一次觉得自己有打开的感觉,仿佛压在身上多年的那个壳瞬间碎掉了,整个人都明亮许多。相比很多圈内人来说,俞飞鸿与演艺的结缘更早
2024-11-22 02:39:00
放了个暑假,室友就怀孕结婚了!人生刚要绽放,这是为何非要结果
夏日的阳光洒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空气中弥漫着热气和不安的青春气息。李娜和小敏,两位大学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即将结束他们的大学生涯。他们共同租住在一间位于繁华都市郊区的小公寓里,
2024-06-25 09:48:00
一线城市的「限时亲密」:为了省钱,我和陌生人拼床合租
...。梦涵是她在小红书上“捞”的,一直线上联系,这才是第一次见。 两个女孩拼床睡的体验,非但不糟心,还意外得舒适。一般梦涵十一点多就会上床睡觉,小莎则会持续到半夜一点左右。虽然两
2023-08-05 10:20:00
给2022的最后一次人工呼吸,感谢每一个熬过去的自己
...…...出站的时候真的好安静…… @阳了,在休息阳康后的第一次出门,阳光很好,二哈眼神犀利,穿着棉服超酷的。 @有两个儿子的爸爸 呼和浩特市,新冠封闭了两个多月,解封后第一
2023-01-01 03:13:00
结婚7年后,我和丈夫处成了合租室友:各过各,互不干涉
...为此,我们还一起戒了好几个月的酒。在我怀孕期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我俩是“夫妻”,源于那段时间,丈夫确实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关心。只是在我们孩子断奶之后,我和丈夫又开启了一起饮酒
2024-01-24 11: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对话陈铎:让更多人关注沙滩文化
多彩贵州网讯我觉得应该加大对沙滩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扩大影响力。”11月11日下午,受邀参加遵义沙滩文化诗文名篇朗诵会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2025-11-11 22: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穿”上它,还能多走一公里!
大皖新闻讯 系好腿带、扣紧腰带,穿上“机械护膝”爬楼梯,竟然毫不费力。11月11日上午,“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5-11-11 21:29:00
融合艺术与体育,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袁熙坤“艺术照见未来”展览在广州香江1号艺术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本次展览遴选雕塑家
2025-11-11 21:29:00
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启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海博物馆特展“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开幕
2025-11-11 21:29:00
多国诗人相聚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与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宁国际诗歌周
2025-11-11 21:29: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