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力排众议,将武则天归葬乾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8 11: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与高宗李治的嫡三子。由于武则天的专权强势,李显两度被立为太子、两度登上帝位,命运也是跌宕起伏,波折不断。

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嫡生四子,分别为长子代王李弘、次子潞王李贤、三子李显和四子李旦。

长子李弘天资聪颖,仁孝谦谨,在三岁即被册立为太子。但李弘在二十三岁时猝死于洛阳合璧宫绮云殿。

关于李弘的死因,史书中记载的也是众说纷纭。

据《旧唐书》的记载,李弘是体弱多病,患“痨瘵”而亡。“痨瘵”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肺结核。《唐实录》也持李弘是病死之说。

而肃宗时期的《唐历》则称李弘“失爱于天后,不以寿终”。同时期的大臣李泌则直接指出武则天鸩杀了李弘,《唐会要》和《新唐书》也持此说。

李弘死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李贤在监国期间,遭到母亲武后的猜忌,与母亲关系紧张。

680年,武后以谋逆罪为名,将李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四年之后,年仅二十九岁的李贤被逼自尽。

在李贤被废为庶人的第二天,武则天平庸的第三子李显被册立为太子。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于洛阳贞观殿,二十七岁的太子李显即皇帝位,是为唐中宗。

李显即位后,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掌握朝政实权,平庸无能的李显成为傀儡。

不过,李显只在皇位呆上了55天,就因为想要提拔岳父韦玄贞,惹恼了武则天,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赶出了长安。

李显被废后,先后软禁于湖北均州、房州,颠沛流离十四年,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甚至一度想要自杀。

在李显被赶下皇位的第二天,武则天立二十二岁的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这个睿宗李旦仍然是武则天的傀儡。

在武则天平定扬州徐敬业兵变、李唐宗室反武兵变后,侍御史傅游艺善揣上意,率九百百姓劝进武则天为帝。

睿宗李旦被形势所逼,保命要紧,赶紧上表自愿退位,请武则天称帝。

公元690年,武则天终于登上皇位,改唐为周,尊号圣神皇帝,当时的武则天已67岁高龄。

圣历元年(698年),当时的武则天已75岁,不得不考虑立储大事。

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对武则天也阿谀奉承,意图谋求太子之位。武则天也被他的马屁拍得晕头转向,到底是立侄还是立子为储,拿不定主意。

这时宰相狄仁杰为武则天捋清了思路。

狄仁杰称,陛下坐拥的江山承自李唐,高宗皇帝临终将江山托付与您。此时您若将江山传与外人,有违天意,有负李唐。再者,血浓与水,若立子为储,您必会受子孙后世的供奉。但是立侄呢?没有听说过太庙里供奉着姑母的!

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为信任的大臣,狄仁杰这一番入情入理的劝谏还真是触动了武则天。

圣历元年(698年),流放14年之久的李显被召还洛阳,再次被立为太子。

此时的武则天有李显和李旦两个儿子,为什么会立李显为皇储呢?精明的武则天自有她的考量。

李显流放湖北十余年,早已和朝中权臣断了联系,可以说在朝中并没有什么人脉。在这一点上,李旦就不同了,他一直是忠于李唐的大臣们拥戴的对象。

所以,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选择了更易于控制的李显作为储君。在李旦上书主动让贤的情况下,武则天顺水推舟,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李显被复立为太子时,武则天已75岁,可是直到她82时,仍贪恋权势,无退位之意。而晚年的武则天沉湎享乐,垂暮之年宠爱张昌宗、张易之哥俩。

这哥俩凭借武则天的宠信,干预朝政,成了武则天的眼线,连太子李显、相王李显和太平公主公主兄妹三人都不放在眼中。

由于二张兄弟的乱政,朝中大臣担忧二张若与武氏联手,则朝政将失去控制。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武则天尽快传位于李显。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二张趁机切断了武则天与外界的联系。

为了防止二张乱政,宰相张柬之等五大臣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了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

政变次日,武则天被迫下令由太子李显监国。政变后的第四天,李显在事隔21年后,再度登上帝位。

在神龙政变后的年底,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仙居殿。武则天在临终前遗诏归葬乾陵,与高宗合葬。

由于武则天主政期间对李唐宗室大加杀戮,改唐为周,叛经离道,因此她归葬于乾陵的遗诏遭到朝臣的反对。

但中宗李显还是力排众议,完成了母亲武则天归陵的遗愿。中宗李显与母亲武则天一生恩怨不断,难分难解,他为何要达成武则天的这一遗愿呢?

武则天是李显的母亲,李显对于母亲,肯定是有亲情的。当时武则天退位后,心情消沉,面容憔悴,迅速衰老,李显见到母亲的苍老容貌,就很吃惊。武则天又哭诉把李显立为太子,如今却被五贼(参与神龙政变五王)所害,沦落至此。说得李显悲泣不已,拜谢死罪。可见,李显对母亲,还是有亲情的。但李显将武则天归陵,除了亲情因素外,更多的是当时情势的需要。

神龙政变后,朝廷上出现了主弱臣强的局面。神龙政变的主导者五王在政变后都被封为王,相王李旦进封安国相王,太平公主进封镇国太平公主,朝政实权都掌控在这些人手中。而中宗李显则孤掌难鸣,在朝中势单力薄,这是任何一位帝王所不愿见到的局面。

所以,为了打压政变功臣的势力,必须推崇母亲武则天的地位,淡化神龙政变的作用。

李显即位后,发布了即位赦文。在该赦文中,李显对武则天倍加尊崇。对于武则天称帝,李显称是为了平定徐敬业作乱。在平定徐敬业之乱后,武则天又将帝位禅让于李显。

在李显的赦文中,武则天的改唐为周被说成顺承天意,为了平定作乱。而李显又强调自己的帝位来自母亲的禅让,更说明自己取得帝位的合法性,根本没有神龙政变五大臣什么事。

事实上,武则天在退位后,地位依然尊崇,居于豪华的上阳宫,还被李显尊为“则天大圣皇帝”。

李显尊崇武则天,也有利于再次重用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李显在即位后,为了培植自己的实力,立即重用武三思来对付五大臣。

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以82岁高龄逝于上阳宫仙居殿,临终遗制袝庙、归陵、去帝号。这表明武则天最终放弃了一生追求的帝王权势,最终以高宗皇后的身份回归李唐。

而中宗李显也是力排众议,将母亲归陵乾陵。因为李显号称其皇位来自于母亲的禅让,只有确立了武则天的正统的李唐身份,李显的即位才具有合法性。

如果武则天定性为篡唐立周,不能归葬乾陵,那么这不正是说明了李显能够即皇帝位,是神龙政变五大臣的功劳吗?

所以说,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削弱神龙政变功臣的作用,中宗李显在武则天生前对其倍加尊崇。在武则天死后,更是颂扬武则天“英才远略、鸿业大勋”,并力排众议,将武则天归葬乾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则天为何要与李治合葬墓乾陵?
武则天与老公皇帝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比如,为什么要与李治合葬。乾陵碑喜欢历史的头条号网友应该都知道,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易“唐”为“周”,改元
2023-02-21 17:08:00
一代女皇最后的归宿乾陵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神龙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
2023-02-20 21:56:00
武则天为什么要与丈夫唐高宗合葬?
...咸阳市的唐乾陵是中国仅有的埋葬了两位皇帝(唐高宗、武则天)的帝陵。但是唐乾陵能安葬两位皇帝的原因是武则天临终前自己身份为唐朝皇后,以皇后之礼与丈夫合葬。那么武则天临终前为什么
2023-01-18 09:27:00
武则天坏事做尽,为什么退位后还能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呢
武则天67岁登基,82岁被逼退位,在位整整15年,对于李唐皇室来说,就是整整15年的噩梦。武则天坏事做尽,为什么退位后还能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呢?难道老李家的人不恨她吗?武则天晚年的
2024-05-08 19:30:00
李显宠爱的永泰公主怎么死的
永泰公主李仙蕙,字辉,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据说她从小聪慧美丽,通晓礼仪,深得父亲的喜爱,婚后不久于大足元年(701年)九月去世,年仅17岁,是一位薄
2023-05-05 16:26:00
武则天不单独给自己建陵,坚持合葬的背后原因
...是唐高宗李治的长眠之地,更是当年“独断独行”的女帝武则天的合葬之地。提起武则天,人们的印象或许止步于她强悍威严的一面。但她临终前坚持要与先帝合葬的举动,却透露出难得的软弱与无
2023-10-02 09:52:00
聊聊唐高宗李治有的8个儿子
...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朝政,这导致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大权。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日(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去世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值得注意的是,因为
2023-02-20 14:46:00
萧淑妃死后,武则天是如何对待她的三个孩子
...七族”),而被选为太子妃,所以,她很不受李治待见。武则天原是太宗妃(唐称才人),太子李治对她怀有好感。唐太宗死后,武则天以及众嫔妃都被发往感业寺削发为尼。一天李治入庙进香,遇
2023-01-06 16:38:00
武则天的陪葬墓里,为何埋着一位死于非命的男人
公元683年初,唐高宗李治葬于乾陵,至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关于武则天为何要埋葬在乾陵之中,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显示,这是武则天担心
2024-05-18 15: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