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
——周宗璞和他的文化家园
杜鹃花发映山红
俯瞰杜鹃园。
周宗璞整理历代名人咏杜鹃的诗句吊牌。
周宗璞设计修建的奎星楼。
周宗璞向游客讲解杜鹃花文化。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文/图
这几天,82岁的周宗璞迎来了他的60年中国共产党党龄,也迎来了他家近40亩杜鹃花的盛花期,灿若云霞,娇艳似火。
“苏东坡很喜欢杜鹃花,写下了‘南漪杜鹃天下无’的诗句。”5月3日,记者在洪雅县瓦屋山镇自新村荟萃园见到周宗璞时,他正在奎星楼前给来自东坡区的高三学生周锦添及其家人讲解杜鹃花文化。杜鹃花树下,挂满了他今年新做的历代名人咏杜鹃的诗句吊牌。
岭上开满映山红
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花费数十年,甚至一辈子,守着一朵花开,他们对待一朵花的感情和执着,令人动容。荟萃园的主人,82岁的周宗璞正是如此。他一生爱杜鹃花,爱这种生命红。他像熟悉自己孩子一样熟悉园里的每一棵杜鹃树,他的故事也像这满山绵延的杜鹃花,讲也讲不完。
1942年,周宗璞出生于自新村一个贫困农家,当过小学老师,因患重病只能离开讲台。
重病让周宗璞行走艰难,也让家里变得一贫如洗。这天,妻子下地劳动了,周宗璞躺在门口破板凳上呆望着天空。两个孩子接连去世的伤悲,折磨得人生不如死的病痛,看着妻子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自己不仅帮不上忙,还成了拖累家人的累赘……无数情绪涌上心头,周宗璞有了轻生的念头。此时,身体的疼痛让他忍不住翻了个身,看到门前一堆被人踩踏过的草丛里,昂起头开了三朵小野花。周宗璞感到了震惊!
被无数脚步踩过的小野花,哪怕满身泥土,都能灿烂绽放,生命力何其顽强!周宗璞暗下决心:只要自己没有被苦难打倒,就要活下去。他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心中的“世外桃源”——建造一个美景地,供家人居住、大家观赏。
命运眷顾了坚强的人,他的病开始好了起来,并慢慢有了一些积蓄。
58岁那年,周宗璞开始打造他的文化家园。他心中的“世外桃源”,有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也要有精巧的梁柱椽檐……将满腔的美好与诗意都藏进荟萃园的砖瓦里,周宗璞没日没夜地劳作。用他的话来说,“白天劳动,晚上就借老天爷的月亮干活。”
“世外桃源”自然要有花卉的衬托,周宗璞选择了杜鹃花。
周宗璞特别偏爱杜鹃花中的映山红,在他看来,这是有骨气、有灵气、有名气和文气的花。因为它们生长在高山悬崖峭壁,花开时,红霞绚烂。
“那年冬天,露天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各个公社放映。”周宗璞说,电影里潘冬子母亲唱的《映山红》让他深受震撼,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诠释了老百姓对红军的无限热爱与不舍之情,以及在寒冬腊月里守望春天,并坚信希望的曙光终能破晓的信念。周宗璞说,映山红成了红军的化身。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人不能忘本,今天,他希望“红色文化”通过映山红代代相传。
培育映山红,没有母本怎么办?自己去找。野生杜鹃花零散长在悬崖绝壁之间,找起来特别困难。有一年春节大雪,满山皑皑,别人都在家里温暖喜庆过年,周宗璞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几十里外的地方挖杜鹃花。山高雪滑,他们背着连根带土上百斤的花树,只能倒退着走。风雪中,荟萃园早已在他们心中开满了杜鹃花。
将杜鹃花移栽后,看着它成活,周宗璞才开始修剪、扦插、繁殖。愚公移山一样,周宗璞将近40亩荒坡种上了杜鹃花,40多个品种,深红粉红嫩黄纯白,最多的还是火一样的红。
浓墨重彩的红随着山峦起伏,宛若红霞满天,烂漫至极。看着周宗璞种下的满山杜鹃花,让人愈发明白了“岭上开满映山红”的壮美和背后的情怀。
文化传承如春风
周宗璞打造荟萃园时,不仅希望园子能装下光阴,还要流淌文化。这文化,是诗经里的草木,是唐诗宋词的韵律,是先贤智慧……
在荟萃园,除了满山的杜鹃花,奎星楼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火红的杜鹃中,奎星楼如一支笔,直向云天。走进这支“笔”,你会发现,它里面是传统文化。
“奎星是专门主管文运之神,奎星楼就是要传递文化。”周宗璞本就喜欢传统文化,喜欢看《百家讲坛》,也喜欢阅读相关书籍。他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就要有简单明了、接地气的传承方式。“我希望走进荟萃园的人有别有洞天之感。你看这个‘别’字,不仅有特别之意,还有用钥匙开锁这个动作。钥匙插进锁眼‘别一下’,咔哒一声打开锁,里面就有新知识。”周宗璞常常这样给来访的学生们讲。还有他的“字缝里读书法”“反向思考法”,都让参观者深受启发。
周宗璞自己设计建造的奎星楼,飞檐木结构,四檐三层,气势雄伟。楼内陈列的孔子及其门下72贤的木刻、苏轼画像木刻、上百件独具神韵的根雕,均出自周宗璞之手。
周宗璞年近40岁才开始学雕刻,此前为了生计学过竹编。雕刻和竹编,八竿子打不着,但靠着一股韧劲,周宗璞磨炼出了一手好的雕刻技艺。
认真揣摩画像上每个人物的神态,在心里构思好每一刀的位置、走向,哪怕熬到凌晨,周宗璞也丝毫不倦怠。下刀如有神助,虽然没有专门学习,但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几乎一个晚上就能完成一个人物作品的雕刻。两个多月后,这组孔子及其72位弟子的木刻作品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将他们请进奎星楼。
“我找了70多个3岁到12岁的孩子,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每人抱一个人物木刻,依次走进奎星楼。”周宗璞说,选择小朋友参与,就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发芽,从而增进下一代的文化情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
除了这组木刻,奎星楼还有周宗璞雕刻的各种根雕。“根雕也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有着数千年历史,巧借天然,突出意趣。”周宗璞认为,根雕艺术是“七分天成,三分雕琢”,要合理把握原材料的特点,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达到“自然美”与“雕琢美”和谐统一。他创作了《爱》《走失的妈妈》等不同主题的根雕作品,传递孝文化,以此启发更多人。
游客来到荟萃园,周宗璞就给他们讲解,讲杜鹃的故事,讲传统文化。随着荟萃园名声远扬,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免费开放,免费讲解,周宗璞成了一个导游。他喜欢好学的孩子,去年成都有位老师带了20多名学生前来听他讲传统文化、花文化,他还免费提供了午餐。为了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感受,今年周宗璞又在杜鹃园增设了100多张历代名人咏杜鹃诗句的吊牌。“吊牌上都是关于杜鹃的古诗,通过苏东坡的书法呈现。”周宗璞说,游客在游园赏花时,既能学习杜鹃花文化,还能领略苏东坡书法的魅力。
“浪漫经济”化春雨
杜鹃花是中国三大自然野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高山花卉之一。周宗璞不仅用荟萃园满山杜鹃扮靓了瓦屋山,还带领乡亲发展花木产业共同致富,成为小镇一道美丽的风景。
起初,自新村种植杜鹃花的村民并不多。后来,因为周宗璞种植杜鹃花的规模大、品种丰富,每年都有外地客商慕名前来订购,周宗璞将订单主动拿出来,与乡亲们合作种植。乡亲们没有种苗,他就拿出自己培育的种苗无偿赠送;没有技术,他就挨家挨户手把手教种植方法。
“近些年,杜鹃花苗木为乡亲们带来了持续增收,也美化了环境。只要把瓦屋山特有的杜鹃花产业做大,实现乡村振兴就更有底气了!”自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发有说,他们准备请周宗璞在村里作讲座,让更多村民学习杜鹃花种植,让更多孩子了解杜鹃花文化、映山红精神。
瓦屋山约有60万亩杜鹃花,是四川十大最美杜鹃花观赏地之一。这里的杜鹃花品种繁多,色彩各异,千姿百态,也被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每年四到五月,杜鹃花从低山到高山,渐次开放,各色杜鹃婀娜多姿,娇艳欲滴。一树一树的杜鹃花开,酝酿成春天盛大的花事。
“前来瓦屋山游览赏花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依靠杜鹃花产业增收是大有可为的!”满山杜鹃花海,照亮周宗璞的“世外桃源”梦想。
近年来,洪雅县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前提下,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星级旅游度假景区。周宗璞所在的自新村位于瓦屋山风景区的东大门,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保存较好的传统古民居。周宗璞曾提议,从瓦屋山镇一直到瓦屋山山门,沿途种满杜鹃花,打造杜鹃长廊。如今,杜鹃长廊逐渐成形,并一直沿洪瓦快速通道延伸,笑迎四海宾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