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
筑牢生态环保“四梁八柱”,夯实美丽泰州建设根基
今年我市力争
优良天数比率达82%
本报讯(记者 赵梦静 通讯员 李玺)2月23日,记者从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上获悉,2024年,我市将全力实现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2%,同时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保持100%。
据了解,2023年,我市PM2.5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全年完成17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46%,同比提升12.7%。全市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分别超过2.76%、6.49%。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试点,获得全市“改革创新奖”一等奖。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泰州建设的重要一年。”(下转03版)
今年我市力争优良天数比率达82%
(上接01版)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荣伟伟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敢字当头、奋勇争先,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狠抓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保持土壤环境质量稳定、系统开展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主动高效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我市将切实抓好长江大保护,出台深化“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协同共治的实施意见,提升断面溯源分析能力,继续实施剩余9个国考断面精准溯源。加快制订实施《清洁空气两年行动计划》,统筹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依法依规淘汰“散乱污”企业,加快淘汰全市剩余3382辆国三柴油货车,建设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微站,组成分钟级大气感知预警网。有序开展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年度完成比例不低于90%。
“良好生态环境是检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荣伟伟说,今年全市将主动开展生态保护空间问题隐患排查,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跟踪调查,推动各市(区)建设标准化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提升改造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馆。加强“无废园区”“无废集团”“无废工厂”“无废学校”等细胞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模式。落实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打捆审批、承诺制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等改革措施,强化要素保障,指导地方谋划和落地更多EOD项目。
去年,生态环境部在我市召开环境智能治理现场会,为推动生态环境从“治”理走向“智”理,今年我市将统筹综合运用各类环境监管信息化系统和非现场监管技术手段,打造全省领先的具有泰州特色的非现场监管平台。建立“实时遥感+人工智能+闭环处置”的一体化智慧监管体系,并积极申报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巡航”为应用场景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基地,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努力为美丽泰州建设夯实生态根基、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