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如东“慧”出现代化农耕图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0 01: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专家技术加持,能手示范引领,“机器换人”提速——

如东“慧”出现代化农耕图

“要注意水分控制、盖膜防护及通风透气,根据秧苗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防护措施……”22日,在如东洋口镇双潮家庭农场的育秧田里,如东县作物栽培站站长於永杰蹲着身子一边观察育秧情况,一边与种粮大户康宜斌交流,现场指导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前已进入“三夏”时节,连日来,如东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开“粮方”,指导种植能手实施全程机械化规模育秧,辐射保障周边大户及散户秧苗供应,同时全力备战机收机种工作,用良种、良技、良机“慧”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农耕图。

农技下田开“粮”方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育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今年,如东水稻种植面积约89.7万亩,育秧工作自5月20日全面启动,22日起,各地农技人员纷纷走进田间地头,送技术、送指导,和农户一起为水稻生产保驾护航。

洋口镇洋口村种粮大户康宜斌在村里流转了800亩土地,夏种品种为宁香粳9号。21日至22日,他抢抓两个大晴天,将4000公斤稻种全部播种下去。记者跟随农技专家来到育秧田时,康宜斌正在组织工人摆盘、盖膜,超过28000张秧盘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田间,一眼望去,颇为壮观。“县里的专家在水稻育秧周期、温度湿度控制等方面给我们进行现场指导,后面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线上咨询,我们育好秧的信心更足了!”

专家踏田指导,目的在于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於永杰介绍,随着10多个镇、街道水稻育秧工作陆续展开,常态化巡回指导工作被提上日程。当天,他一共走访了洋口镇、袁庄镇、新店镇12个种粮大户,重点查看了种子处理、基质培育以及机械化育秧等方面的情况。

水稻生产环节多,除了育秧,还涉及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提升等,针对这些重点环节,今年,如东农业部门列出了相应的农技“服务清单”。“除了安排县内农技人员分区下田指导水稻播种、育秧、大田耕整施肥等工作,我们还将积极邀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到如东来为我们的大户进行集中培训,切实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推广科副科长莫卫国表示。

能手领衔育“新”苗

27日,在洋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的育秧机旁,农场主邵爱徐正在同几名工人相互配合,放置秧盘、填补营养土、播撒种子、覆土……一个个播种均匀的育秧盘从“流水线”传送出来,整齐放置到地里,省时又省力。

“每天能育8000到10000张秧盘,按照1∶100的比例,这32亩秧苗可以种3200亩稻田,一般1周出芽,长至三叶一心就可以移栽。”邵爱徐是远近闻名的“育秧专家”,省内外先后有1000多名家庭农场主和种粮大户接受过他的育秧指导,洋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也被认定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

在邵爱徐看来,相比于传统育秧模式,全自动化流水线育秧更能提升育秧效率和质量。今年他育的秧苗以南粳9108和南粳5055两个品种为主,方法上一部分采取暗化育秧方式,即育秧全过程“不见光”,待齐苗后再运送到田间进入秧床正常培管,另一部分则采取微喷灌技术,主要是在水泥场地上进行旱育旱管。全部秧苗长成后,将供应给周边4个大户及80多个散户。

像邵爱徐“一人”辐射“一片”的种田能手,如东还有不少,新店镇海青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王海青、栟茶镇钱涌家庭农场主王钱勇、苴镇街道徐建家庭农场主徐建……这些从普通农户中脱颖而出的“土专家”,通过“农场+农户”形式进行规模化育秧,并为水稻种植户提供耕种、管护、收割、烘干等相关服务,成为带农致富的“领头雁”。据初步统计,今年夏种期间,如东规模化育秧规模达到6200亩,覆盖水稻种植面积62万亩。

“慧”用农机助三夏

在袁庄镇如东从礼家庭农场,整齐码放的秧苗盘坐着“有轨电车”直达田间地头;在如东掘港街道“无人化”新型合作农场,随着操作人员的一声令下,1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开启“自动作业”模式……夏收夏种的繁忙时节,如东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处处可见全程全面机械化助力农业生产跑出“加速度”的火热场景。

“只要提前导入农场的高精度数字地图,机器就会自动规划完整路径,指挥无人农机开展作业。”“无人化”农场技术负责人刘振介绍,无人农机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行驶路径直、轨迹偏差小等特点,并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极大提高夏收工作的效率和速度。

农机是农业现代化的装备支撑。近年来,如东以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插上了“科技翅膀”。目前,如东已建成省、市、县级“无人化”农场19家、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4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1个,拥有各类农机具5.2万台套。

农户能开、会用,才能真正让机械“活起来”。在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的同时,如东还积极开展农机手培训,切实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和保障率。据统计,今年以来,如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已针对农机合作社、农机户开展技术指导近百次,指导维修保养机具500多台套。

备足农机迎战“三夏”大忙,“我们从5月初就开始完善三夏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如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蔡小荣介绍,今年夏收、夏种共计划投入农业机械1.8万台左右,其中联合收割机3900台,粮食烘干机1365台套,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施肥播种一体机8000余台套,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夏收不误农时。

本报记者 徐书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水稻正将盐碱地变粮仓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3个新品种落户如东方凌垦区——海水稻正将盐碱地变粮仓大图:洋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工人正在搬运秧盘。小图:如东县作物栽培站专家现场指导海水稻育秧工作。 记者 徐书影
2024-05-23 01:14:00
如东“农机医生”抢修“铁牛”十三载 质量返修仅为零
...,回到长沙镇农村当起了“农机医生”,与丈夫一起创办如东县平平农机修理厂。经过专业化培训、拜师学艺和实践操作训练,郭雪梅很快成为一名农机故障手到障除的技师。以老带新,倾心传帮带
2023-06-11 13:33:00
盐碱地飘稻香,3种“海水稻”试种南通如东
...天后,这些育壮的秧苗便能移栽进盐碱地了。”近日,在如东洋新家庭农场育秧中心,农场主邵爱徐介绍说,今年他又配合当地耐盐水稻试验,代育了3个新品种的海水稻秧苗。如东地处南黄海之滨
2024-05-27 07:21:00
“农机医生”让农民种上省心田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如东郭雪梅13年抢修“铁牛”2万多次——“农机医生”让农民种上省心田19日,如东县马塘镇马西村17组兴发家庭农场的1500亩小麦急需趁天晴喷洒除草药剂,植保机刚
2023-02-21 00:59:00
让农民腰包更鼓干劲更足
...,实行农户“拎包式”、公司“兜底式”养殖,全力打造现代化的黑鱼养殖示范园区。黑鱼贸易营销网络从“长三角”到覆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100多个农贸市场,“水之梦”品牌鱼片成功
2022-12-31 00:04:00
让新质生产力站上“C位”
...手,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南通如何催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连日来,记者奔赴各地实地采访,探寻南通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
2024-03-31 04:23:00
...讯员符小军)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上,如东县喜获2023年度全国、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誉称号。近年来,如东县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
2024-03-31 04:24:00
昔日渔村变成现代化新城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如东县洋口镇洋口村:昔日渔村变成现代化新城洋口村风光。走进如东县洋口镇洋口村,一栋栋雅致的两层小楼整齐排列,水泥路宽敞整洁,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内,碧绿的小麦长
2024-02-29 01:38:00
放弃年收入80万的工作,阳新服装批发商返乡甘当“新农人”
...造成种植、养殖和农机服务、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头”企业。从逃出农门到返乡创业“高中毕业后回农场做了4年的农机队操作员,对机械有了很深的感情。”提起自己多次转行的
2024-08-06 13: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