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助推小微企业走好融资“第一步”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3-25 07: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广东金融机构探索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助推小微企业走好融资“第一步”

编者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金融21次、保险5次、资本市场1次,并首次把金融五篇大文章写入其中,这些表述被视为2024年全年金融工作的风向标。

在“关键一年”里,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以金融的新风向为观察入口,发现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即日起,南方日报在“财经大视野”栏目推出关于广东金融业新动向的系列稿件。敬请垂注。

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广东,金融机构正探索新的思路——把单个企业置于产业链供应链中衡量,以流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真实数据为发放贷款的依据,从而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记者了解到,基于广东具有优势的汽车、电器等产业或产业龙头,广东金融机构让“链”上企业有了更多机会获得银行贷款。而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深化发展,金融机构正在对“脱核”模式展开新一轮的探索。

紧密结合优势产业

机构深入“神经末梢”

产业大省广东的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星罗棋布的中小企业“众星捧月”,形成了各种产业和集群。

和已有成功贷款经验和良好征信记录的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有着“零信贷”记录的企业获得融资殊为不易。

“从产业链视角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新的评估和审视,很多中小微企业依托产业链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稳定的订单,我们就可以判断其有还款条件,可以进行放款。”中行广东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基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出发,挖掘上下游企业真实交易数据等信息,可以有效拓展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资金周转效率。

以广州农商银行为例,其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获取贸易信息、交易记录、应收账款数字债权凭证等数据,制定批量融资方案,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提供线上保理融资业务。

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广东金融机构正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打通“融资最先一公里”。当前,广东银行机构推出各种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建设银行的“E信通”、中国银行的“惠农通宝”“融易信”等。

各种供应链金融成为产业运转的“润滑剂”和“连接剂”。广东供应链金融耕耘的企业覆盖汽车、家电、灯饰、陶瓷、预制菜、养殖业等广东优势产业,形成形形色色的集群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介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够重新梳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中小企业真正纳入供应链的网络体系中,使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经营数据变成“可评价的信用”和“可流通的资产”。“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金融机构有条件深入供应链的‘神经末梢’,破解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困境。”

背靠龙头差异发展

倾斜资源展开探索

位于广东佛山市的九天创新(广东)智能科技公司(下称“九天创新”)致力于研发商用智能移动无人汽车产品等,同时连接上下游企业。农行广东佛山分行为其发放了500万元的“科创补贴贷”,成为首笔向九天创新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有效满足了九天创新自身的资金需求,并畅通了产业链。

围绕核心产业龙头,金融机构各有探索、各有所长。当前,围绕比亚迪、万家乐、德尔玛、南方电网等核心大企业,金融机构为其上下游展开专属融资,如围绕南方电网分别有浙商银行广州分行的“电链通”和中信银行打造的“信福充电宝”等产品。

以农业银行以万家乐为核心企业打造的“链捷贷”为例,农业银行给予万家乐一定数额的免担保、无抵押的综合信用额度,万家乐“专款专用”支付给供应商,从而使万家乐降低了融资成本,减少了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缴纳保证金的资金压力,供应商也获得了资金支持。

当前,供应链金融成为广东金融机构发力的焦点。在顺德这个“中国家电之都”,建设银行在北滘、容桂组成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金融服务团队,在北滘、大良组成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金融服务团队。广州银行总行成立“供应链金融部”,重点推进供应链金融“1+N”模式,并推出票据类、应收类、政采贷等多款应收账款融资产品。

在机构的探索之外,广东银行机构依托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通过政府、监管、银行三方协同,创新推出“政采贷”等应收账款融资产品和模式,支持供应链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统计,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征平台在广东省共促成融资笔数4万多笔,融资金额7800多亿元,其中政采贷业务共促成交易4000余笔,融资金额近50亿元。

当前,广东正积极探索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实施“金融+制造”“金融+科技”工程,建立常态化的产融对接机制,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延伸完善金融服务。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贷款增速均为信贷平均增速的2倍以上,为制造业企业和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缓解企业顾虑

探索脱核模式

传统供应链金融高度依赖核心企业,而核心企业却可能因为种种顾虑不愿意配合开展。

针对这些现实的顾虑,当前供应链金融开始进入“脱核”时代。

2023年11月27日印发的“支持民营经济25条”明确,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脱核”模式,最大的创新点是不占用核心企业授信,不提供承诺性的付款责任。

在广东,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机构均有针对供应链“脱核”进行了相关探索。

在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银行肇庆市分行根据新图蓝建材公司的产业链情况、过往交易记录情况、付款能力等综合判断,为该公司提供了不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的“脱核链贷”500万元,并在2023年12月上旬发出了首笔183万元。

作为新图蓝建材公司的核心企业,广东华途仕实业董事翁美云表示:“供应商企业申请该贷款时不占用我们的授信额度,也不用承担最终偿付责任,我们乐于看到上游供应商获得贷款,这也有助于我们增加采购议价权,降低采购成本。”

越来越多的银行探索“脱核”供应链金融,如中信银行的信e采和订单e贷同样致力通过线上获取订单信息和交易流程解决供应链“脱核”问题,以此满足供应商融资需求。

南方日报记者 黎华联

策划:袁佩如 统筹:陈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扩面提质增效 书写普惠金融新篇
...、面”综合服务,力撑广东“制造业当家”,通过高质量供应链融资服务,使广大小微制造业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好。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明珞”)是一家集研发、设计
2024-05-24 07:25:00
金融助力实体  民企受益显著
...业金融样板间,以泛家居行业优质核心企业为试点,推动供应链金融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融资的数字化发展。截至2月末,佛山分行对公贷款较年初增长超过12亿元,“一行一策”的效果逐渐
2024-03-27 23:23:00
赋能实体助力新质生产力  广东华兴银行亮相第十三届金交会
...新打造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批量拓展产业链、供应链“小额分散”实体客群,以1个产业平台+N个链上客户的“1+N”运营模式,先后落地养殖产业、塑化产业、冷链行业、运输产业
2024-06-21 23:20:00
广东去年全省落实退税减税缓税降费4656亿元 惠及21万户市场主体
...易增量的龙头企业,包括制造业领域自营贸易龙头企业、供应链企业、总部型企业等。加快布局建设大宗商品、电子元器件、飞机、汽车、农副产品、中高端消费品等六大进口基地;实施“产业集群
2023-03-03 22:04:00
金融“活水”奔涌县镇村 赋能“百千万工程”
...这类的龙头企业,不少对于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这类的供应链融资模式都有着旺盛需求。”尹家亮指出,“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这一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分享产
2023-12-19 06:45:00
赋能产业 效果突显
...性投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做好“强链补链”。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全年支持核心商圈17个,为超300家上下游企业提供贷款支持,“链捷贷”余额超20亿元。专题
2023-12-18 16:49:00
广东华兴银行深耕绿色金融服务,开辟绿色发展之路
...等。同时,华兴银行还不断探索科技转型,创新线上绿色供应链金融,推出数字函证系统等,为企业解压减负、降低成本不断提升广东华兴银行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华兴银行绿色金融
2023-11-24 12:21:00
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积极融入绿色发展大局 书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少碳排放……这是玉湖冷链在广州打造的进出口冷链食品供应链千亿级交易中心。该中心引入国际先进的智能冷链和绿色建筑技术,从规划到落地,全方位坚持绿色冷链建设与运营,将绿色低碳落实
2024-02-20 04:01:00
创新动产融资服务   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用于支持该村“七彩”产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畅通供应链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企业因为竹制品生产设备技术改造,正在为购买新设备的资金发愁,感谢邵武农商行为我们味
2023-10-20 03:2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