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4 11: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现代科学没出现的时候,人们碰上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没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就喜欢把它们算到神鬼头上。洪水呢,觉得是河神发火了;暴雨呢,说是龙王弄出来的;地震、火灾呢,看成是上天发出的警告。

不光古代老百姓这么想,那时候的统治者也这么看。为啥呢?一方面是当时神鬼学说在发展,另一方面,皇权本来就挺神秘的。统治者想让百姓服气,就拿神鬼把自己的行为包装一下,好让这行为显得合理。

这就让古代啥事儿,像吃穿住行啊、大大小小的事啊,都被吉凶给左右了。考生会挑适合考取功名的日子去赶考,新人会选宜婚嫁的日子办婚礼,没多少人会在不宜动土的日子翻盖房子。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好多时候,人的名字都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以前,朱元璋避雨时,随口问了个农夫的名字,这农夫就因为自己的名字被世世代代封了官。这究竟咋回事呢?今儿个咱就来讲讲这个事儿。

【了却身前事,方忧死后名】

大伙对朱元璋这人的评价各不相同,他是明朝的创立者,他的这辈子挺励志的。他打小出生在穷苦农民家里,没念过书,十来岁的时候赶上天灾,只能在外流浪。

这阵子,他当过和尚,可也就混个肚子饱,还得挨老和尚骂。往后,连着好几年的旱灾,朱元璋连和尚都当不成了,只能到处流浪。在这过程中,他长了不少见识,也看到了老百姓的各种苦处。

三年里,他碰到了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稀里糊涂地,朱元璋投靠了红巾军首领之一的郭子兴,就靠着这支队伍,朱元璋慢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过了好些年,创立了明朝。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让百姓休养生息,把赋税给减轻了,还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事儿。可这时候,出身平民的朱元璋,特别在乎自己以前的落魄经历,对那些功臣也是满心猜疑。

他带头把好多文官武将给收拾了,特别出名的就是“胡蓝党案”。而且他弄了个特务组织叫“锦衣卫”,专门盯着、暗害官员。他还搞出一堆特别残忍的刑罚来惩罚犯人。

或许是没工夫管,也可能是清楚自己作了孽,明朝建立后的十几年里,他都没去管自己死后陵墓的事儿。到了洪武十四年,国内大体安稳了,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身体越来越差,这时候朱元璋才让人修陵墓。

【平日节俭显圣德,入土奢靡昭龙威】

咱国家古代的墓葬讲究厚葬,到了新时代,这情况才有了变化。这可能跟宗教里说的“事(视)死如生”有点关联,也是因为人们希望自己能永远被记住。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在一些书或者影视作品里面,咱常常能瞧见:某某朝代,有一家人穷得叮当响,连第二天吃啥都没着落呢,可就是不肯拿出给自己办后事准备的那笔钱(也就是去世后料理安葬的费用)。

在古代,人们对死后的“日子”特别执着,这种执着在陵墓的设计与建造上体现得很充分,就像历代帝王的陵墓那样,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也是特别宏伟气派。

虽说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很节俭,可这并不影响朱元璋给自己修一座有帝王规格的陵墓。实际上,在明朝刚建立的时候,他就着手给自己找地方建陵墓了。

朱元璋带着刘基、徐达等人到南京周边查看,在钟山那儿,他们瞅中了独龙阜这块风水好的地方。几个人把中意的地方写好藏在袖子里,随后一块儿拿出来决定,没想到都是独龙阜这个小山丘。(明《陶庵梦忆·钟山》)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这儿特别符合风水的吉利之象,经过风水术士的规划,变成了“龙宅”。洪武十四年的时候,明孝陵开始动工修建,一直到永乐三年才完工,总共花了二十五年时间。

明孝陵那可是个特别浩大的建筑活儿,整个陵园差不多把钟山全占了,修的城墙有二十来公里长呢。这工程不光花了好多钱,还动用了“十万军工”,另外还找了大批的木匠、民夫跟囚犯来干活儿。

花了一年时间加班加点地建造,地下玄宫建成了。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先把妻子安葬进去,由于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所以这陵墓就叫“孝陵”。

【老农怎料一名姓,换得子孙世代官】

嘿,朱元璋把陵墓大致修好了以后,有空就会去周边瞅瞅。有人讲呢,皇陵那可是龙脉的地方,也是历朝历代的关键所在,朱元璋咋可能不看重这个呢。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这天,他领着部下骑着马在钟山山脚周边查看,听着部下逐个讲工程的情况,朱元璋特别高兴,接着就开始琢磨陵墓建好后的看守、保养那些事儿。

朱元璋这人没啥疑问地琢磨了好一阵儿,也没琢磨出个合适的人来,就领着几个护卫,自己个儿去皇陵周围溜达。没成想,走着走着,天一下子阴得厉害,紧接着就下起大雨来了,离京城挺远的这几个人,眨眼间就被浇成了落汤鸡。

他们匆忙骑马到了一处农舍,老农很热情地把他们迎了进去。由于朱元璋穿着平常衣服,老农就以为他们是普通军官,接着就跟他们唠起嗑来。朱元璋对大臣们很严厉,可对百姓却特别关爱,所以他就和老农聊开了。

两人谈起庄稼的收成、赋税的减免,听到老农说朱元璋是个为百姓着想的好皇帝,朱元璋脸上有了笑容。没过多会儿,这场急雨就停了。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朱元璋起身要走,老农又夸朱元璋的马很不错,朱元璋想了想,问老人叫啥名,说以后好报答,老农说,自己姓董,名叫茂。朱元璋反复念了几遍,突然一拍大腿,喊着好。

原来啊,朱元璋琢磨着在陵墓周边养军马,还打算让人去养护和看守。那老农的名字里有“千”“里”“茂”,意思是千里繁茂。并且交谈当中,感觉这老农在养马方面挺有经验。

就这么着,朱元璋让老农当牧马千里所的头儿,世世代代养护皇陵周边的军马,还得守着皇陵。古时候,一个人能发达没准就是因为名字起得好,搁现在看,着实有点荒唐。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了,埋在了他活着时建的陵寝里。不过,这陵寝的建造没停,建文帝、明成祖那时候还接着修呢。

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

时间过去了好久,现在的明孝陵变成了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朱元璋大概咋也想不到,自己的陵墓有一天能变得这么出名。

不知道明孝陵能留存到现在,是不是因为“董茂”呢?那您对此咋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微服私访,跟一农夫聊了几句,为何气地将当地县令斩首
朱元璋这个人,出身非常的贫寒,小时候家里面穷,不仅没怎么受过教育,就连填饱肚子都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吃饱饭,朱元璋小时候干了很多工作,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的放牛娃经历了。因为出生于
2024-05-23 10:51:00
明太祖美食记:盘点那些因为朱元璋而出名的美食(战败落难篇)
接上篇,从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开始,他的人生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围绕着他的美食故事大多都是战败落难或者军粮问题了,接下来就开始战败落难篇吧~ 白银如意又是一道富贵名的食物,不过其实它
2023-09-28 17:54:00
朱元璋把一老农接到皇宫,为何还让太子去请安
明朝洪武三年,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农被接进皇宫,朱元璋不仅亲自接见,还在紧邻皇宫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宏大的府邸,让这位老农住进去。此后,朱元璋经常去老农家中,还让太子、皇子们去拜见老农,
2023-04-24 15:32:00
一老农自称是朱元璋的后人,还拿出圣旨证明
...功的,从泥腿子一跃成为一国之君的却寥寥无几。刘邦和朱元璋就都是从底层一步步的做上皇帝的,尤其是朱元璋从一个乞丐成了皇帝实在是不容易,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却没有朱元璋的魄力,大明始
2022-12-22 19:43:00
朱元璋微服出巡时和农夫攀谈,之后就下令将县令斩是为何?
...间,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切实体会到百姓们的生活问题。朱元璋作为一位草根阶层成长起来的君王,对于底层百姓们的生活非常关心,所以他平时也会到民间去走访。其实在朱元璋第一次出巡时他就
2022-12-23 14:46:00
朱元璋农家避雨,问主人姓名,农夫回答后立即被赐封“牧马千户”
朱元璋的这个故事,将会告诉大家,在古代,取一个好的名字,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好的名字既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荣华,也可以让一个大才子,恍然间与原本已经到手的状元,失之交臂。朱元璋出巡
2025-02-03 23:13:00
历史版农夫与蛇:胡大海和贺锦的奇特报恩方式
...式却让人瞠目结舌!第一位名叫胡大海,泗州虹县人,是朱元璋的得力大将,能征善战,官封越国公,虽目不识丁却智力过人,能折节下士,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等人皆是因为此人推荐,才跟
2023-12-09 14:58:00
相出朱元璋有天子相的农算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朱元璋是一位草根皇帝,百姓们或者是皇帝自己都自命为真龙天子,但是一个本来就是农民的人怎么就是真龙天子?但是确实有一个人却看得出来,这个人不知道真名叫什么,世人都给这位神奇的人物叫
2023-07-23 14:22:00
一死囚即将被问斩,临死前说了12个字,朱元璋大喜
...皇帝免除死罪,并赐予五次免死的机会,这个人就是明朝朱元璋时期的大臣范从文。一死囚即将被问斩,临死前说了12个字,朱元璋大喜:此人免死五次!范从文是儒学大师、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直
2023-04-29 1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