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7月8日至9日,泰安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保文率队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开展乡村振兴片区建设考察学习。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安丽,各县(市、区)分工负责同志、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及部分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此次考察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片区如何建”、“特色产业如何兴”、“治理体系如何活”等内容展开。
在杭州考察期间,考察团首先来到“千万工程”发源地——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该村通过“数字乡村+共同富裕+低碳发展”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打造出全国领先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随后考察的所前镇三泉王村,以“山水+茶果+农文旅”融合模式盘活资源,2024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突破300万元。在余杭区,考察团深入调研径山村“茶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该村年经营性收入达5000万元;小古城村创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协商机制,实现治理效能与经济效益双提升,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100万元。
湖州考察阶段,安吉余村的“两山”理念转化实践令考察团深受启发。该村从资源消耗型发展向生态友好型发展的成功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例。莫干山镇仙潭村通过组建“大仙潭”发展共同体,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达532万元。南浔区湖笔小镇创新“强村公司”运营模式,15个行政村联合发展实现年营收过亿;旧馆街道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带动村民增收15%以上;吴兴区“太湖新溇港”六村连片发展模式,打造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集群。
马保文指出: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激发内生动力。安吉余村村民主动放弃每年380万元的矿山收入实现绿色转型,这个案例给我们深刻启示——真正的乡村振兴不是靠行政命令推动,而是源于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智慧。这些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做好“上下结合”文章,既要强化顶层设计,更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马保文强调,各县(市、区)、乡镇要结合实际做好学习转化文章:一要开展“蹲点式”学习,组织人员驻点跟班,从项目策划到运营管理全程参与;二要实施“靶向式”对标,针对片区建设中的规划衔接、产业培育等难点问题,赴先进地区开展专项学习;三要建立“长效化”机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确保学习成果落地见效。特别要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避免“政府热、群众冷”,真正让乡村振兴成为全民参与的生动实践。
考察团成员一致表示,此次考察学习不仅是一次对标先进的学习之行,更是一次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的收获之行。下一步将按照马市长的要求,认真消化吸收先进经验,聚焦泰安乡村振兴“片区打造、产业升级、治理创新”三大重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努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泰安力量。
(通讯员 郭巧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