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体育的精神馈赠
——读邓亚萍的《心力》
□朱朱
因为工作的原因,找了许多与乒乓球运动有关的书来看,最喜欢邓亚萍的《心力》。这个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奥运冠军,曾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是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选手。退役后她去了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又到英国攻读硕士,最终在剑桥获得博士学位。在剑桥近八百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这本书看上去是她运动员生涯部分环节的掠影,其实更像是一种心路历程,她说真正决定胜败毫厘之差的,就是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你的心力水平到底怎么样,关键时刻扛不扛得住、敢不敢赢。
最近跟运动员接触得比较多,慢慢发现这个领域的丰富与不易,从前人们总觉得搞体育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他们一点儿都不简单,相反,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与驾驭,比其他人更加理性和真诚。春寒料峭的时节,训练的孩子们都是短衣短袖上场,个头不高就已经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跟那些每天在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多了一份自在和活力,少了些迷茫,他们眼里有光,而且全都不戴眼镜儿。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心态提升、效率提升、抗压训练、意志力训练。在技术和体能已经稳定在一个差不多的状态下,邓亚萍从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收获了钢铁般的意志。国家队在挑选队员参加国际比赛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公式:实力=技力×心力。技力就是力量、速度、反应等,心力就是心理素质,包括抗压能力、发挥的稳定性、自信心等。邓亚萍提到在亚特兰大奥运比赛中面对2∶2平手时的慌乱,细致地描述如何暗示自己,从一个平时经常运用的小动作来缓冲压力,再到仔细敏锐地观察对手并获得最后的胜利。后来她自己研究体育,才知道这是运动员抗压训练中常做的“思维阻断”训练,转移焦点,让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不相关的事情,清空你的脑袋,才能放下压力,全力以赴把力量放在比赛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走神的能力也是奥运冠军必不可少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看完了《埃隆·马斯克传》,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论调,是说所有的失败都是从精确性丧失开始的。而这本《心力》则展示了许多一个冠军如何战胜自己和对手的精确性细节。比如她在1994年亚运会上输给了何智丽,通过梳理失败清单这个技巧,最终在1996年奥运会上取得胜利。失败清单列出了所有最糟糕的状况,避免了失控带来的情绪影响,获得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心理暗示,才有了后来的正面积极的心态。
冠军就是冠军,她所有的提炼都有出处,总结都有实战运用的经验依据。其实不仅是竞技体育,在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的当下,许多领域都用得上邓亚萍的这本《心力》,甚至可以当成心理治疗的辅助读本。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狭隘认知,可能是从学校开始的,为了提高分数最先消失的就是体育课。
国外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寄予健全的身体。许多海外名校对有体育特长的孩子情有独钟,这并不是为了使学校在大小比赛中获得荣誉,而是他们觉得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人格更加健全,体育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塑造自信,也会给学校带来正向的影响。
经得起身体上的锻炼打磨,势必会迎来精神上的焕然一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4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