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新职业新需求汹涌而来,南京高校如何应对?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4-17 07:55:00 来源:南京日报

新职业新需求汹涌而来,南京高校如何应对?

努力追赶产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何洁

到2025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都要优化调整,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这是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的明确要求。

记者采访发现,一方面,南京高校坚持不断调研,努力追赶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求变突破重围;另一方面,他们也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新职业新需求汹涌而来,南京高校如何应对?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届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在将军路校区举行,吸引众多毕业生前来咨询应聘。通讯员 彭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学校动态调整专业重构课程体系

2022年东南大学新设的智慧交通专业正式招生。和原先的交通工程不一样,该专业的实验环节、实践内容等课程体系都进行了重构。“我们了解到,企业急需这类人才。”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介绍,学校每年都会进行调研,主动与新经济新业态对接、与产业互动,精准对接人才缺口,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之能够快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需要。

“企业有哪些隐性需求,缺口到底有多大?我们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新专业的设置要保证学生有较好的出口。”他介绍,智慧交通目前实行小班化教学,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一对一辅导,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今年该校还申报了智能车辆工程、未来机器人专业,目前还在审批中。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创业的最大热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和人才成为企业的“刚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除了高端的博士、硕士,应用型人才需求也特别旺盛。早在2018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和企业联合设立了“新华三人工智能特色班”,办班过程中,更是感受到“人工智能”人才的强大需求,2020年,特色班升级为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并正式开始招生。

“研究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缺一不可,与本科院校相比,我们的人工智能专业更强调‘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南信大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书记顾小丽说,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毕业生中除去升学的学生,就业率达到98%。

交叉融合是很多新产业、新业态的特点。为了培养相应人才,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长望拔尖班配备了来自大气、海洋、水文等多个学科的导师,30多门专业选修课中,专门设立了8门交叉学科课程。

立足行业前沿,教师不断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课堂

新专业对师资提出了新要求。除了从行业、企业吸纳顶尖人才来校充实师资外,不少高校的老师也非常努力,他们学校企业两头跑,立足行业前沿,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4月12日下午,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221班的课堂上,黄晓萍副教授正在上“机械制图”课,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我们的课程进行了改革,就比如我所教的机械制图,不再从基础知识开始,而是从认识零件入手,同学们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去学理论,相对就简单很多。课程中还加入了好多动手环节,比如上课的时候会发给学生发模型,然后让学生将模型随意拆分,再进行测绘,制作二维图和三维图。”黄晓萍说,为了让课程更接地气,他们专业的老师也在与时俱进,这边课堂刚下课那边又钻进企业生产一线,不仅每周进厂,寒暑假也在企业学习和了解各种新知识、新设备,然后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课堂。

教师与时俱进,学生科研和实习项目更多样,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南京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工程交叉实验班的2019级本科生施宇曾进入星环科技的大数据研究院实习,跟随团队对可解释机器学习领域的算法进行了源码级的探讨与研究,最终得到了上百页的研究成果报告。施宇告诉记者,他的老师俞红海教授为他们提供了多样的资源,给予大家多样可选择的科研和实习项目,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这一系列的课程和项目能显著降低我们接触这种交叉领域的门槛和难度。”如今,施宇已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录取为金融科技方向的直博生。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应对社会“瞬息万变”

“大学主动作为,引领社会发展,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我们一直鼓励教育家办学,就是让真正具备卓越见识,有前瞻性眼光的人去带领学校发展。”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操太圣说,每年各大高校都会出炉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一报告的初衷就是通过学生出口来反思当年招生时设置的专业是否适当,培养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那学校就要从学科设置、专业培养、人才选拔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不过他也坦陈,“高校虽然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滞后性。”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操太圣强调,平衡人才培养的“变与不变”,是高校新时代面临的永恒课题。“以互联网技术为例,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速度确实很快,但是只有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关注行业动态并掌握核心技能,就可以跟上技术的发展。”操太圣说,不少高校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注重夯实学科专业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中铁建工集团南京分公司招聘经理马长睿告诉记者,除了专业能力,企业更青睐能够适应各类变化,沉得下身子、扎得下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毕业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能车辆工程、未来机器人专业,目前还在审批中。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创业的最大热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和人才成为企业的“刚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除了高端的博士、
2023-04-17 00:06:00
...数转”职业技能教学场景展示区记者看到,各职业学校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智能技术应用到专业课程中,解决了很多教学中的痛点。南京财经高职校的“智慧财务”体验馆,吸引不少
2024-05-23 07:51:00
“AI+”岗位领跑春招 新兴职业带来广阔机遇
...200:1。岗位需求多,也带动了毕业生的求职热情,不少人工智能类企业展台前排起长队。“希望找到一家工作地点、薪酬待遇、未来发展都符合预期的企业,从目前咨询的情况来看,这样的企
2025-03-20 07:58:00
南京首评数字经济职称,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有专业教授了
...年底,江苏省职称评审委员会授权南京试点开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3个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江苏省人社厅专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江苏构建数字经济职称评价体系初期,结合
2023-06-08 19:37:00
...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推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向人工智能转变,使原先略显分散的专业更精准、更集中地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努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群。2025年学校与南京
2025-09-04 07:40:00
...技能“学到手”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王怀艳3月26日,在高淳区东坝街道青枫村田埂边,来自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大三
2024-04-07 07:29:00
...,我们对2025年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进行动态调整,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养老托育等发布91个就业创业项目,参加培训的时间也从毕业年度提前至毕业学年,为大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
2025-07-01 07:52:00
...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切实提升高校毕业生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科技等领域的就业能力,今年暑假期间,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已先后组织赴紫金山
2025-09-05 07:42:00
南京文化人才专场招聘会火热开场
...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此次招聘会上,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三维动效设计师、虚拟场景技术应用岗等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岗位备受关注。 南京报业传媒集
2024-03-27 07:2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量子位「MEET2026智能未来大会」启动!
我们正迈入一个由人工智能重塑一切的新时代。智能技术已经深刻渗透进生产和生活,跨越了软件、硬件、机器人等不同形态,从工具发展为能深度理解人类需求的智能伙伴
2025-09-20 05:23:00
纵览·9张|空间魔术师
壹 随着网购的便利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在购物的同时,却忽视了归纳和“断舍离”。于是整理收纳师进入了大家视野,成为走俏的新职业
2025-09-20 08:02:00
iPhone17系列正式发售,多地门店排起长队,有黄牛加价500元收购Max 256G版本
北京时间9月19日,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售,线上抢购到首批货源的用户将陆续收到新机,官方零售店也于8:00提前开门营业供预约取货用户取货
2025-09-19 12:06:00
在杭州看见创新未来 第四届数贸会全景前瞻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将于2025年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行。作为我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
2025-09-19 14:13:00
走向国际,INGS英树三度荣获IFSCC青睐
2025年9月15日至18日,第35届IFSCC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以“THE FUTURE IS SCIENCE”为主题于法国戛纳盛大启幕
2025-09-19 14:16:00
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物资仓库里的“绣花功夫”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赵雯雯 贾聚光 潍坊报道9月19日,走进国网高密市供电公司物资供应分中心的物资仓库,整齐的货架
2025-09-19 14:23:00
研发投入年增超40%!Coosea酷赛智能凭什么敢在创新上“下血本”?
在智能制造与AI设备行业加速迭代的浪潮中,研发实力已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日,Coosea酷赛智能披露的研发投入数据引发行业关注——其研发投入年增超40%
2025-09-19 14:51:00
喜茶「超级植物茶」上新一周年,差异化引领新茶饮产品趋势
9月19日,喜茶「超级植物茶」迎来上新一周年。据官方数据显示,「超级植物茶」全系列产品已售出超1亿杯,喜茶坚持采用新鲜的羽衣甘蓝每日现榨
2025-09-19 15:01:00
京东运动户外品类日开启 运动、健身、户外出游全场景好物立减12%
秋高气爽迎国庆,正是走出家门、拥抱自然的好时机。9月19日晚8点至20日,京东运动户外品类日正式开启,携手阿迪达斯、北面
2025-09-19 15:08:00
华为云杨友桂:数智化转型从来不是 \
9月19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杨友桂介绍了华为云如何通过四大关键竞争力
2025-09-19 15:24:00
焕新家庭储鲜,澳柯玛多款行业领先冷柜亮相电博会
鲁网9月19日讯2025年9月19日至21日,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温度科技专家的澳柯玛
2025-09-19 15:25:00
当下,金融科技行业正站在新一轮周期的关键拐点。当金融科技领域历经市场的深度重塑,行业周期拐点下,平台该如何突围?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桔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桔子数科”)以科技赋能为锚点
2025-09-19 15:28:00
“媒体+科技”构建融媒服务新生态 长城新媒体集团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2025年9月16日,长城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期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5-09-19 15:34:00
做教育行业的“清流”,高途以人文和体育探索营销新范式
进入2025年,教育行业在调整期后逐步迎来品牌动作的复苏潮。在行业变革的深水区,品牌营销往往是透视品牌预期和行业趋势的风向标
2025-09-19 15:34:00
近年来,以网剧、网文、网游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在国际市场取得亮眼表现。9月12日,在《文化纵横》杂志社举办的“迈向全球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研讨会上
2025-09-19 1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