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贺照阳 通讯员 于德宝
最近,浙江一女子称在KTV唱歌时,因嘴巴离话筒太近,导致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新闻,再次登上网络热搜,给广大群众带来了不小的困惑与担心。
今天,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主任医师于德宝将从一名资深皮肤科医生的角度,结合临床实践与科学知识,与大家进行正确地分析与科学地判读。
什么是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簇集性水疱为特征。该病有自限性,但易复发,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泛的感染性疾病之一。HSV分为1型(HSV-1)各2型(HSV-2),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分析HSV-1的事情。
人体感染HSV-1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出现初发症状,常见的为在口腔周围、牙龈、硬腭、咽喉等部位的皮肤黏膜出现红斑、瘙痒,迅速发展为群集性小水疱并破溃形成浅表的溃疡,疼痛较为明显,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痛等症状,经药物治疗或1-2周自然病程后可消退。
人体一旦感染HSV,目前无法从人体内完全清除。HSV-1感染皮肤或黏膜后,经药物治疗或自然病程后,病毒沿感觉神经纤维迁移至神经节(如三叉神经节、骶神经节),并长期潜伏在神经元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如压力、疾病)、紫外线照射、创伤等可触发病毒重新激活,沿神经轴突移行至皮肤,引起疱疹的复发。
单纯疱疹(图源 | 丁香园)
单纯疱疹病毒存活条件与主要传播途径
● 病毒活力
HS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干燥环境下通常仅能存活数小时(潮湿环境更久),56℃30分钟、紫外线照射5分钟等均可使之灭活。
● 传播途径
密切直接接触传播:接吻、共用餐具或饮水器具时,通过感染者的唾液直接传播是HSV-1最常见的途径。病毒可经口腔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侵入;需要注意的是,感染者即使未出现明显症状,在疾病前驱期,也可能通过唾液排出病毒(无症状病毒脱落)并造成病毒传播
口腔-皮肤接触:病毒可通过口唇周围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例如亲吻儿童脸颊(导致50%儿童在5岁前感染)或共用毛巾擦拭口周等行为。
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口红、酒杯等个人物品理论上可能传播但风险较低。
正确分析与科学判读
1.理论上间接传播的可能性
间接传播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感染者正处于病毒活跃期,通过疱疹破裂的皮肤黏膜或渗液传播病毒;物品被感染者分泌物(如唾液、疱液)大量污染,局部含有高浓度的病毒量;病毒在物品表面保持活性期间(如潮湿环境);健康人群短时间内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污染物。
因HSV-1在体外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病毒需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如果话筒被感染者使用后未消毒,话筒残留感染者的唾液等分泌物,且使用者嘴唇有皲裂、口腔溃疡等微创口,确实存在感染的可能。
2.实际感染的复杂性
成人中约70%携带HSV-1,HSV初次感染后有2~12天潜伏期,多数为无症状潜伏感染。所谓"初次发作"可能是多年潜伏后的首次复发,新闻中女子无法确定是否此前通过其他途径(如接吻、共用餐具)感染,未必与KTV相关。
3.更可能的解释
巧合性关联:患者可能早已携带病毒,因KTV熬夜唱歌导致免疫力下降(酒精、疲劳、压力等),诱发潜伏病毒的激活、复制并出现单纯疱疹的症状。
科学防护建议
在唱K时,避免感染单纯疱疹病毒,以下几点建议同等重要。
①降低间接传播的风险:KTV室应该提供一次性的话筒套,或用酒精棉片擦拭话筒接触部位;
②作为个人,在唱K时,要避免话筒直接接触嘴唇(可保持1cm距离);
③做好高危场景的识别,以下情况需特别注意:话筒有明显唾液残留,使用前后未消毒,自身有口腔溃疡或唇部皲裂时,更要注意感染的风险。
最后总结,HSV-1通过KTV话筒传播在理论可能但实际罕见,更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于KTV话筒,与感染者接吻(传播率>30%)行为风险更高。该新闻虽有一定科学依据但证据链不完整,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避免让破损的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可能污染病毒公共物品仍是预防的关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