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修枝整形、除草、施肥……4月8日,位于望江县雷阳街道鹤庄村的“石头山”上,一些务工村民正在苗木种植基地里忙碌着。“以前这里泥土少、石头多,种不下农林作物,只有杂草丛生,没想到过去的‘石头山’如今成了苗木种植基地。”52岁的村民蔡晓杰说道。
在鹤庄村苗木种植基地里,还有一些务工村民正在挖树、打包,10多棵三角松、红叶松、榉树被运到山下大货车上,准备发往河南。“这批树能卖到十几万元。”蔡晓杰说,“石头山”成了“金山银山”,离不开鹤庄村返乡创业的村民孙友重12年的坚持。
从小在“石头山”边长大的孙友重,在外打拼那些年,他一回到家乡就去山上走走,看着“石头山”上杂草丛生,他便萌生出回乡种树的念头,一起打拼的朋友也纷纷表示支持,这更加坚定了他返乡种树的决心。
万事开头难。2012年,孙友重回到家乡创建苗木种植合作社之初,当地村民不信任、不参与,这让他的计划难以实施。为打消村民的顾虑,鹤庄村村委会提出先把土地流转到村里,再由村里出面流转到合作社,顺利完成土地流转,随后上门入户为村民讲解政策,村民流转的土地能参与分红,村民自身还能到种植大户那里做工、拿工资。
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孙友重的苗木种植事业终于启动,但在“石头山”上种树又谈何容易。孙友重看着已经流转的“石头山”,决定不惜成本换“石”为“土”——先在“石头山”上挖好坑,再到土山取土,然后将土填至挖好的种植坑里,来年连土带根卖出部分苗木后,再取土填坑栽树。这样一来,算上挖机成本、运输成本、挖石头成本等,一亩地的种植成本增加1600余元。“这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之所以这样不惜成本,是因为我想把家乡的‘石头山’变废为宝,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这是一份责任,更是我无愧于大山的情怀。”孙友重说道。
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昔日杂草丛生的“石头山”终于变成了苗木林,来此务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他们不仅能拿到务工收入,每年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分红。“村里的山林村民自己种,大家一起种树共同致富,这事我一定要继续干下去。”孙友重告诉记者。
近年来,孙友重采取“以苗养苗”的模式,先稀疏种植大苗木,再套养小苗木,让一片山地的丰收期有了时间差,对于需要用营收资金来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孙友重来说,这样的种植方式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为了不断提升村民的种植技术,孙友重还高薪请专家现场教学,如今,苗木种植基地的不少“长期工”也成了“专家”。“我们跟着专家种苗木,积累了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转变了发展思路,还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素质。”汤家红等鹤庄村村民告诉记者。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孙友重的苗木产业合作社带动周边4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增收,他每年支付务工村民工资20多万元。通讯员丁雁朋全媒体记者汪秀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1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