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拓广度 耕深度 提精度
——合浦县创新机制开展教育帮扶
本报记者 覃鸿图 通讯员 林 军 莫永平
建设学校基础设施项目、建立社会关爱教育帮扶团、苦口婆心劝返辍学学生……近年来,合浦县聚焦教育帮扶乡村“育苗护苗”,整合党政、教育系统和社会三线力量,探索“拓广度、耕深度、提精度”三维度发力,创新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全县每年帮扶困难家庭学生超1.5万人、留守儿童超3000人,帮扶送教学困生和残疾智障学生超700人,筑牢“学有善教,以爱托举”乡村教育基础。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西深化教育督导问责体制机制改革成效。其中,2021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结果显示,合浦县人民政府获评优秀等次,并从2020年度全区排名第50名跃升至全区第7名。
1 “三线”融合聚力 拓宽帮扶广度
2022年中、高考过后,合浦县曲樟乡举行一场奖学金发放仪式,将社会捐助资金奖励品学兼优在校生。据悉,该县每年共资助奖励学生1500多名,发放奖励金200多万元。
常态化设立奖学金,是合浦县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教育帮扶的具体举措。该县加大联系外出经商人员等,打好“亲缘牌、乡愁牌”,引导优秀乡贤回馈家乡教育。
“近年来,全县整合财政资金、社会捐助等4.94亿元,投入建成学校基础设施项目443个,新建迁建学校14所。”合浦县教育局局长张均作介绍,该县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党政干部帮扶队伍、增强师资队伍力量、发动社会力量补短板,构建“三线”融合聚力的教育帮扶工作格局,拓宽帮扶广度。
在党政干部帮扶方面,该县建立县乡两级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帮扶责任制,明确县班子成员分片挂点镇、村,全县30名县处级干部挂点15个乡镇指导督促整合教育帮扶。
同时,该县建立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向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3000多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实施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倾斜政策等,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建立轮教支教制度,2020—2022年全县中小学共安排支教走教人数414人,引流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一线倾斜,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B 关爱特殊学生 精耕帮扶深度
家访12次、电话联系32次,其间电话被拒接和拉黑,但始终不放弃。这是合浦县曲樟中学老师为劝返辍学孩子小吴做出的努力。
小吴家住曲樟乡樟木村,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小吴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管,习惯懒散、成绩较差。他在八年级第二个学期时弃学,去东莞与父母同住。
为此,班主任刘焕进与村干部林小明先后多次与小吴的父亲联系,耐心劝说,吴父显得极不耐烦,不久便拒接、拉黑他们的电话。虽屡次受挫,但刘焕进仍不厌其烦地联系劝说。最终吴父终于同意孩子返校上课。
为助劝辍学倾向学生,合浦县建立防辍学失学线索直报制度,定期关注适龄儿童家庭情况,因人而异具体制定劝返行动方案。2021年寒假期间全县组织开展家访大行动,参加家访教师约1.9万人次,家访约4.8万户、学生约6.6万人次。
曲樟乡是合浦县最边远、最艰苦的地区,家庭教育的缺失给控辍保学工作平添了许多困难。曲樟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乡各部门和各村第一书记、村委干部,成立曲樟乡控辍保学指挥部,与曲樟中学老师通力协作,已成功劝助引导学困生81名。
同时,为帮教引领学困生,合浦县建立社会关爱教育帮扶团,选派党员、干警、司法干部、教师团队,对学困生开展未成年人防性侵、禁毒防艾、防校园欺凌等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对于留守残障儿童,合浦县建立专门档案,全面排查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情况,制定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残障儿童领导负责制度、家教联系制度等,推动特殊关爱落实到户到人。
C 三项“一对一” 提升帮扶精度
如何精准帮扶乡村学子?合浦县探索实施“云端”家教帮扶途径,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搭建农村学子与高校学生联系平台,选派一些思想政治良好、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大学生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乡村。
小伟是曲樟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也是留守儿童,之前学习跟不上,曾有弃学念头,所幸得到上海交大的学生线上“一对一”辅导帮助。小伟重拾信心,进步很快,现在的他当上了班长,学习成绩居全班前列。据悉,目前已有150多名大学生结对帮扶合浦县的农村学子。
合浦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祥介绍,该县创新实施干部帮教、“云端”家教、送教伴读等三项“一对一”帮扶机制,提升教育帮扶精度。在干部帮教方面,3年来,推动驻村工作队员、机关单位干部对全县7600多户有适龄儿童家庭开展结对教育帮扶。
同时,该县建立健全帮扶对象数据库,制定精准的上门送教计划,动员组织村干部、教师、文化教育志愿者重点对学困生和残疾智障生定时上门开展“家教式”帮教。全县已向学困生和残疾智障生“一对一”送教伴读1112人次5240课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