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多面手”朱鹏程
抓特色种养 挑产业大梁
图一:朱鹏程给梅花鹿喂食。
图二:朱鹏程为鱼儿投喂饲料。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袁崎芳 文/图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创业人才则为产业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恩阳区茶坝镇朱家营村的朱鹏程正是这样一位,他在朱家营村探索“种养一体化”,开展特色种植养殖,树起产业振兴的一面旗帜,更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养殖梅花鹿
成为致富引“鹿”人
7月11日,记者走进茶坝镇朱家营村黄坪粱梅花鹿养殖场,基地内各个圈舍整齐排列,负责人朱鹏程正忙着给梅花鹿喂食、清理圈舍、打扫水槽。
“鹿全身都是宝,梅花鹿可以取鹿茸、鹿茸血,等冬天的时候还有鹿角帽,在鹿需要淘汰的时候也可以卖鹿肉和皮毛。”提到梅花鹿的价值,30岁的朱鹏程说得头头是道。
2019年,朱鹏程在了解到梅花鹿养殖的发展前景后,投资120万元开始养殖梅花鹿。“刚开始啥也不懂,以为和养牛差不多,但开始养了才发现不一样,公鹿发情容易打架;小鹿容易消化不良;母鹿容易受惊吓,各种原因导致鹿的死亡率很高。”为了解决养殖问题,朱鹏程通过网络学习,去外省梅花鹿养殖专业户实地考察,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养殖之路。
四年的发展,他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本的五十多只梅花鹿繁育成现在的一百多只。
随着朱鹏程的产业不断发展,也影响了周边的村民。他一方面带动周边村民加入养殖梅花鹿的行业,另一方面聘请困难群众务工赚钱,朱鹏程也成为大家增收致富的引“鹿”人。“我从建厂子开始就在这里干了,在鹿舍主要就是维护下圈舍,收割牧草这些工作,一天工资有一百元。”在养殖场工作的村民朱仕高介绍。
套种中药材
“上下”都有钱赚
跟随朱鹏程走进茶坝镇朱家营村吊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绿色的棚架,架上挂着一颗颗鹅蛋大小吊瓜,地面种满了黄豆和黄精。工人们穿梭在瓜架下进行管护作业,清除旁枝、地面施肥……一派繁忙景象。
“虽然看起来有点像西瓜,但这可不是西瓜。这是吊瓜,又叫瓜蒌,种子和根部都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晒干、烘烤、研磨后可以入药。”朱鹏程跟记者介绍起吊瓜。为让记者更直观地了解,他直接扒开根部的泥土,露出块状根茎。
据了解,朱家营村吊瓜种植基地共计100亩左右,分批次种植,每年可以结果三批次,产量高的一亩地可达到300斤,加上配套种植的黄精,一年营业额可达30多万元。
“吊瓜的种植发展让我们也得到了好处,可以不用外出就能务工,除了下雨天,几乎每天都有活干。”村民朱海东说。
随后,朱鹏程带领记者前往他还在修建中的吊瓜加工厂房。据他介绍整个厂区占地8亩,厂棚占地2亩,建成以后可以晾晒加工吊瓜,还可以进行秸秆综合处理。
“整个厂区的建设不占用一点耕地,是在原来的污水塘基础上修建的,用了两万多方土填补修建的厂房地基。”朱鹏程说。
发展渔业
探索更多可能性
时至下午,朱鹏程看了看手机表示喂鱼的时间到了。记者跟随他来到吊瓜种植基地附近的鱼塘。朱鹏程熟练地打开鱼塘边的投料器,把饲料抛洒到鱼塘内,一群群鱼儿争相进食掀起阵阵波澜。他告诉记者,鱼塘占地40亩,养殖了鳙鱼、草鱼、黄辣丁、甲鱼等多个品种,一天消耗超过200斤饲料和青草。
和梅花鹿养殖一样,朱鹏程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养殖方法越来越科学规范,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养殖办法,定期调水、消毒、杀菌。现在每年鱼的总产量可以达到3万斤以上。
“主要是收购商统一收购,有的时候我也会自己零售。但我也在尝试不同的方式,我想和梅花鹿养殖结合起来,开展钓鱼和观赏梅花鹿结合的农家乐模式,探索更多可能性。也打算引进更多品种的鱼尝试饲养,如果效益可观的话就可以推广给其他乡亲们一起干。”对于以后的规划朱鹏程信心十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