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两元就能P不雅照,“AI脱衣”图被公开叫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13 12:3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两元就能P不雅照,“AI脱衣”图被公开叫卖

P图机器人有多种功能。受访者供图

两元就能P不雅照,“AI脱衣”图被公开叫卖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叫卖AI图集。受访者供图

两元就能P不雅照,“AI脱衣”图被公开叫卖

多名受害者被不法分子P图。受访者供图

6月27日,中央网信办下发《关于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其中特别指出要关注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如对“AI换脸”等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图片视频等,要予以重点整治。

——————————

如今,“AI脱衣”技术已生成一条黑色产业链。上游不法分子通过AI技术生成图片,并对这些图片进行整合,打包成图集,通过成套售卖的方式出售给下游买家,有的人为此建立起“付费会员群”,使一些无辜人士、甚至未成年人陷入“黄谣”漩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AI脱衣”图被公开叫卖

“图片中确实是我的脸,但这里的我……怎么没穿衣服?”

今年5月,还在读大学的李亦(化名)收到一名网友给她发来的图片,看后,她又气愤又害怕。

李亦是一名Cosplay(角色扮演)博主,常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扮演各种动漫角色的照片。后来,她和网友找到了制作裸照的洛粉(网名)。洛粉承认,他将照片放入一款AI(人工智能)软件中,不到几分钟就能将李亦穿好的衣服“脱下”。在网上,洛粉以5元一张的价格公开叫卖图片,声称60元能打包买到60多名博主的“裸照”,其中甚至还有未成年人的照片。

“我从来没有拍过这种照片!”气愤的李亦着手收集对方利用AI进行不法行为的证据,意图追究其法律责任,于是,她以买家的身份与洛粉加上了好友。

洛粉并非直白地以“AI脱衣”字眼儿 招揽生意,而是隐晦地表示自己在“改图”,“小姐姐,这里接Cosplay的‘改图’,5元一张。”当李亦进一步询问其如何“改图”时,洛粉含糊不清地表示,自己是采用AI技术生成了各种Cosplay的图片。

李亦从洛粉组建的一个群聊中发现了端倪。在这里,洛粉不仅继续提供“改图”的服务,更发布了大量带有暗示挑逗意味的图片,以图集形式公开叫卖,称60元可以买到65张,“预计还有总共300张会通过群聊慢慢更新”。

“这是谁?”李亦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裸照”,去找洛粉问个明白。“这是克罗托(角色名)不穿衣服,博主本人让这么拍摄的。”洛粉答道,并讳莫如深地提示,“可别乱转乱发,因为套图中涉及到的60多名博主本人不同意”。

“他这么说像是我们这些博主自己去拍了大尺度照片!”李亦十分气愤,亮明身份,与洛粉对质。

“对不起姐姐!”洛粉承认自己“二次创作”了李亦的图片。李亦表示,这并非正常的“二次创作”范围,而是侵犯了她的人格权。

洛粉辩称,这些系列图并非出自他手,“是请别人做的”,洛粉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和李亦商量,“我的卡里余额只有1200元,能不能赔偿你650元私了?”

“这不是钱的问题,你已经违法了。”李亦和其他博主选择报警。

黑色产业链祸及未成年人

李亦的遭遇并非个例。AI技术被滥用,一条黑色产业链正在形成。

在网络上,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轻易找到提供“AI脱衣”相关技术或服务的商家。他们打着“AI绘画”“AI改图”的旗号在社交媒体上招揽生意,引导顾客添加其联系方式,待到一对一沟通或加入私密群聊后,就拿出具有暗示意味的图片,诱导网友购买。

“AI脱衣”的受害者众多,甚至祸及未成年人。一名卖家声称自己“资源众多”,发来了一整套价目表,详细地将图集分为“明星”“网红”“模特”“漫画”等多个种类,在他发来的样张图片中,甚至还出现了穿着校服的高中生。他声称,如果没有喜爱的类型,顾客可以发照片“单图定制”,两元一张,“网络上的图都可以作为素材”。

另一名卖家也采用会员制方式邀请顾客进群,称目前“群里已经有两三百个图集”,只要花30元进群就可以享受免费持续更新。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一步追问其图集来源时,他支支吾吾地表示自己的资源是从某网站下载来的,“不是我自己做的”。

“其实只要掌握了相关技术,人们都可以利用AI制作这些图片。”资深算法工程师蓝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AI脱衣”算法称作“DeepNude”,因为伦理问题,目前在美国已被下架,但不排除有人通过其他AI算法训练机器,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某通讯软件上,一个AI机器人收获了众多用户。它不需要使用者掌握复杂的算法知识,只需要按照其提示,就能完成给照片“换脸”“去衣”等操作。这一机器人还有详细的精细化设置,能像美颜相机一样调整图片的各项参数。

这款机器人需要付费使用,点击“充值”按钮后,用户会被引导到一个点卡充值网站当中进行网上支付。不过,用户并非付费给商家,而是个人,因此很难追踪该机器人的运营主体。根据其价目表,最低两元就能生成一张脱衣照。

“机器是中立的,只要给它‘喂’了足够多的人体构造图,机器就能在之后输入图片时,通过识别面部、身体等特征重绘全图,生成一张‘脱衣照’。”蓝天称,机器“只管照片的生成”,不会顾及照片中人的意愿,以及是否成年等伦理、法律问题。

“按照技术工具论的视角,技术是中性且无害的,但这样的认识忽略了技术本应具有的道德相关性问题。”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谢玲认为,技术之间是有差别的,有一些新技术如深度伪造技术等被滥用所产生的后果很难预料,其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更为复杂。

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构建网络安全规则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志斗律师接触过多起因新技术滥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例。在一起案件中,一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软件,将从互联网渠道收集到的大批未成年学生的面部信息进行替换,制作生成虚假的换脸淫秽视频,再将视频有偿销售。“这不仅侵害未成年学生的肖像权及心理健康,同时这一行为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犯罪。”

“应对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需要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儿童权利’的视角来构建安全规则。”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专家郭开元认为,针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风险,要把握好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新技术应用的动态平衡。有关部门应尽快设立保护儿童、尊重隐私、设置特殊保护的规则,尤其要建立按照年龄标准进行分级管理规则、监护人的知情同意规则等。

谢玲呼吁,对新技术的应用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建立针对新技术规制的制度屏障,明确技术合理运用的界限。如果没有针对技术滥用设立屏障,应严格规制这一类高风险新技术的联网应用,因为“新技术极有可能导致未来新型不法行为的产生”。

姚志斗称,对网络犯罪监管存在一定难度。网络犯罪证据主要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面对复杂、形式多样的电子数据,取证存在一定困难。此外,违法行为人的身份确定难度较大,有的犯罪分子身在国外,给案件管辖带来挑战。

事实上,针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风险,有关部门已加大力度重拳整治。

此次中央网信办专项行动聚焦的七大重点之一,即剑指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包括利用“AI换脸”“AI绘图”“AI一键脱衣”等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低俗色情图片视频;利用所谓“阅后即焚”的密聊软件诱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诱导实施违法行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发布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这释放了国家加大力度整治网络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信号。”谢玲指出,这一专项行动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易受影响的特点,意在预防未成年人不良上网用网行为,避免其成为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人”,也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法律保护措施的具体体现。

如今,李亦已走出心理阴影,她说:“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而停止我对生活的热爱。”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先藕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7月13日 10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暗访“AI脱衣”:涉幼童软色情图片轻松买卖
...。日前,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整治重点聚焦包括“AI换脸”“AI绘图”等在内的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南都记者调查发现
2023-08-28 16:13:00
...播不良信息……因心智不够成熟、上网用网较多等原因,未成年人长期受到互联网有害信息的侵扰。如何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其提供清朗健康的互联网环境,始终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暑
2023-07-14 11:04:00
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如何保护?
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暑假来
2024-07-15 09:06:00
严惩网暴!涉及未成年人、组织“水军”,这些情形将从重处罚
...会影响的;(5)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情形。而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实施的,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发布违法或者不良信息等5种行为应当从重处罚。从网络平台到监管部门,再到网络安全企
2023-06-12 16:3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新问题新
2024-12-19 17:07:00
手机防沉迷 专家呼吁推出适合未成年人的AI大模型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由未来网主办的“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座谈会以“携手织密防护网共筑数字童年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方找到缓解“手机沉
2025-02-20 19:43:00
...记者王思北)记者27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通知,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2023-06-27 16:32:00
...的一份报告显示,教师、医生、企业家等传统职业是最受未成年人青睐的职业,而游戏玩家、网红、AI高手等新兴职业的受追捧程度却有所下降。有关分析认为,一方面,这与传统职业和新兴职业
2023-09-18 15:09:00
为孩子健康上网保驾护航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铎 文/图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有害内容隐形变异、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网络诈骗、不良内容、网络沉迷、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
2023-08-20 07: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