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体育

他用10年科研马拉松追上对手

类别:体育 发布时间:2023-10-26 07: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不发文章、不着急评职称”

他用10年科研马拉松追上对手

他用10年科研马拉松追上对手

王帆(左一)、卓彦(左三)、胡一南(左四)与头戴穿戴式原子磁力计脑磁图的受试者(左二),在传统脑磁图(上方圆柱状设备)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孟凌霄

历经10年,王帆终于看到了这场“科研马拉松”的曙光。

2012年博士毕业后,王帆只发过寥寥几篇文章,而他所在赛道上的竞争者不乏来自国际知名实验室的学者。王帆没有想到,未来他和同事会率先填补国内常温脑磁图的空白,让中国有望通过竞争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之一。

与许多科研成果不同,王帆所在团队的成果的归处并不仅仅是知名学术期刊,还有工厂、医院。在他看来,即便论文发表于顶刊,如果高精尖的研究成果最终只是“少数人的玩具”,那么也很难说科学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成功。

“10年前回国时,我在国内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地方能够容忍我几乎不发文章、不着急评职称,用所有精力建立一个脑磁图技术研究平台。”王帆告诉《中国科学报》。如今,一切水到渠成。

27岁回国,用10年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012年,27岁的王帆留学归国,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物理所)从零起步建设脑磁图技术研究平台。他专注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透视大脑。

在上世纪末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主人公将脑部与特定机器连接后,意识就能脱离肉体进入“赛博空间”。而今,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参与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正在尝试以植入芯片等方式,在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全新的信息交换通路。

不过,侵入大脑的采集方式有一个根本缺点——高风险的开颅手术。因此,许多科学家把目光投向脑磁图技术,它通过无创方式探测大脑神经活动产生的微弱颅外磁信号,反映神经活动发生的位置和时间过程。

传统脑磁图技术的核心是一种超导磁量子探测器(SQUID)。王帆告诉《中国科学报》,得益于SQUID,脑磁图技术诞生。但在其50年的历史中,其固有问题反而限制了脑磁图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这种装置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液氦,以及严格屏蔽的工作环境和定期的升温维护,每小时万元的价格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另一方面,这种技术只能在静止状态下工作,而癫痫、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等最需要脑磁图的患者群体,由于身体动作难以控制,很难使用这项技术。

“如果能量产一种在常温下工作的穿戴式脑磁图,不知有多少患者会从中受益!”从这样的初衷出发,王帆所在的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专攻原子磁力计脑磁图。

彼时,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朝这一方向进军,包括王帆攻读博士期间所在的英国诺丁汉大学Sir Peter Mansfield医学影像中心。英国物理学家、诺丁汉大学教授Peter Mansfield曾因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获得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研制了首台常温穿戴式脑磁图原型机,这一技术被认为是近10年来脑功能成像领域最重要的底层原理突破。

在生物物理所,脑成像团队成功搭建出一台12通道的原子磁力计脑磁图原型机。这一可穿戴、低成本、强信号的原型机,让中国科学家看到在这一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

“刚回国时,我参与了脑功能成像教材中脑磁图技术部分的撰写,如今看来,随着这一领域的技术变革,几年前写的很多内容很可能要推翻重写。”王帆笑道。

群雄逐鹿,如何抢占科技制高点?

故事到这里,最难的一关才刚刚开始。

2018年前后,几个国际著名实验室先后研发出常温脑磁图原型机,产品形态五花八门:单光路的、双光路的,单轴的、多轴的,躺着检测的、坐着检测的、自由运动状态检测的……

王帆知道,这种群雄逐鹿的局面,就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史。

上世纪70年代,磁共振成像设备同样有着多样化的产品形态。直到1978年,Peter Mansfield制造出第一台最接近日后应用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才定义了该领域的工程架构和体系。如今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大多是以这台设备为蓝本。

而今,常温脑磁图领域也在呼唤新的定义者。谁能达到脑磁图原型机性能、成本、便利性的平衡,谁能率先实现原型机的工业化量产,谁就有望成为当下乃至未来10年这一领域产品形态的定义者。

更为重要的是,2018年前后生产出常温脑磁图产品的实验室,几乎都采用了美国两家企业生产的核心器件——零场原子磁力计。王帆知道,如果不掌握关键器件的底层设计,就难以实现新型脑磁图的完全自主研发。同时,搭建一台脑磁图系统的大半成本来源于此,因而核心器件的国产化以及量产迫在眉睫。

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团队的工程师胡一南,彼时,他正在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为参与小型化原子磁力计的开发工作,他多次往返于中德两国。

研发出第一台脑磁图原型机几年后,王帆和胡一南等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研发出新型脑磁图工程化和产业转化的关键部件——国产的零场原子磁力计。

经第三方检测,其灵敏度、带宽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生物物理所及其转化企业的支持下,如今这一核心部件已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未来有望将临床脑磁图诊断成本降低85%以上。

王帆介绍,能在量产上取得突破,得益于生物物理所及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产学研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制造大国和“智造”大国的双重身份。

常温脑磁图探测器的制造涉及高端半导体工艺和精密微组装,没有相关工业基础的国家根本做不了;而精细元件的手工组装,在人工成本高昂的欧美国家难以批量组织。

“好比一场百米赛跑,别人跑出60米后,我们才开始跑,但冲刺时赶上了对手!”回顾这一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脑磁图发展史,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卓彦感慨道。

填补国家的空白领域比发论文重要得多

翻开王帆和胡一南的简历,论著一栏只有寥寥几篇论文。

对王帆、胡一南等工程师来说,相比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他们更在意的是成果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正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王帆、胡一南在博士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国外顶尖实验室发论文的机会,选择回国从零开始。

当时,王帆的博士生导师告诉他,如果留在英国,很快就能发表顶刊论文。但导师尊重爱徒回国的决定:“论文早两年还是晚两年发,对你的职业生涯没有多大影响,但从头建设一个实验室,甚至填补一个国家的空白领域,意义更为重大。”

进入生物物理所的前5年时间里,王帆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脑磁图平台建设中。虽然支持实验室的其他同事完成了出色的工作,但他只发表了几篇作为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的论文。

好在他所处的是一个有耐心的环境。“10年前回国时,我在国内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地方能够容忍我几乎不发文章、不着急评职称,用所有精力建立一个脑磁图技术研究平台。”王帆说。

卓彦告诉《中国科学报》,生物物理所对工程师序列的考核从不“唯论文”,而是以重要的专利授权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主。更重要的是,由于破解一个工程难题的周期有长有短,因此考核也不限于固定时间。

如今,这个实验室开发的常温脑磁图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作为主要研发者的王帆,也成了一名正高级工程师。 王帆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做自己热爱的工作,同时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其他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应用。早在2018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脑成像团队就研制出了国内首台多通道原子磁力计脑磁图原型机。基于原子磁力计的脑磁图系统可在常温下工作,摆脱了对液氦的
2023-08-05 03:55:00
“跨界”带给科研灵感与激情
...业,这些看似无关的事情往往带给我科研的灵感。科研是马拉松。对我来说,没有科研的生活不可想象,但是人生只有科研也不可持续。人需要丰富的生活来获得激情,所以我既可以熬夜搞科研,也
2024-02-23 05:42:00
怀柔科学城第三届“科学城杯”龙舟大赛开赛
...将持续深化“体育+”融合发展模式,精心打造怀柔长城马拉松、北京怀柔徒步大会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赛事。通过优化赛事服务、提升参赛体验等举措,扩大品牌赛事影响力,带动全民健身事业
2025-05-25 09:09:00
...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热物理所)举行。2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20余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
2025-03-26 20:35:00
山东大学校友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上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别人花5年时间,他用了7年1992年,薛其坤到日本东北大学留学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搞科研1999年,他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工作每天早上7点
2024-06-24 12:09:00
高璞:“拆盲盒”和“破案”的乐趣都很重要
...如今,已成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的他,仍在自己热爱的科研领域持续探索。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高璞凭借在核酸免疫应答领域的多年耕耘,连续获得了
2024-02-07 07:09:00
安徽合肥:从“赛场”走向“市场”,他们角逐“挑战杯”
...台展开最后角逐。“今天我带来的项目是‘常温固态量子磁力计工业化应用’。”大赛以路演形式开展,当天上午,在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8号楼报告厅,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
2024-07-26 12:08:00
...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吴岳良回忆恩师时深情地说。周光召是一位顶尖物理学家,视野开阔,影响深远,总能快速洞悉新思想,更是一位备受尊重的
2024-08-19 09:48:00
静心探索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科技视点·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奋勇担当⑤)
...刊125周年纪念文集等。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的年轻人里,研究员翁红明是小有名气的一位。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他因在数学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第四届
2023-01-09 04:52:00
更多关于体育的资讯:
聚焦十五运|从低谷奔向荣耀 吉林名将李春辉八百米夺银
11月16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800米决赛中,吉林省名将李春辉以出色的发挥和顽强的拼搏,为家乡吉林赢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2025-11-16 21:45:00
聚焦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打铁”之路,每一步都是热爱
黄安琪获铁人三项女子个人赛金牌“打铁”之路,每一步都是热爱11月15日,黄安琪在跑步比赛中。最终,她获得冠军。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铁人三项女子个人比赛在香港举行
2025-11-16 08:05:00
聚焦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常园:依然很享受比赛的感觉
获得女子拳击54公斤级比赛银牌常园:依然很享受比赛的感觉11月14日,河北运动员常园站在领奖台上。 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11月14日
2025-11-15 07:27:00
从武术到街舞,豫排联赛“气氛组”点燃全场!
大河网讯 11月14日晚,初冬的郑州航空港凉意丝丝,但河南省职工文体中心篮球馆内气氛热烈,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航空港区女排在此迎来豫排联赛第二阶段主场收官战
2025-11-15 08:49:00
河北新闻网11月15日讯(河北日报特派记者张镜)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运会铁人三项女子个人比赛中,河北选手黄安琪以1小时59分16秒的成绩获得金牌,成功卫冕。
2025-11-15 11:02:00
聚焦十五运|厉害!点赞!苑丽颖全运会场地自行车破全国纪录夺冠
11月15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场地自行车女子750米个人计时赛决赛中,我省运动员苑丽颖一骑绝尘,以无可撼动的表现强势摘金
2025-11-15 13:15:00
农行山东德州市禹城支行首届职工羽毛球比赛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5日讯(记者 吴美琳 通讯员 王河南)青春“农”行 谁“羽”争锋。为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2025-11-15 17:23:00
聚焦十五运|时隔十二年的突破!苑丽颖:家乡朋友给了我巨大的动力
昨日刚打破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今日又斩获个人首枚全运会金牌,我省场地自行车选手苑丽颖捷报频传。“对今天的比赛表现特别满意
2025-11-15 17:57:00
聚焦十五运|十五运田径比赛开赛 赛场沸腾 名将云集
11月15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金牌大户”田径赛事正式拉开战幕。来自全国35个代表队的1255名运动员,将展开激烈角逐
2025-11-15 17:58:00
聚焦十五运|科技赋能赛场 田径演绎“智慧竞技”
11月15日,在第十五届全运会“金牌大户”田径赛场,不仅有吉林健儿的热血拼搏,更有前沿科技的硬核加持。从标枪赛场的智能“电子狗”到全场景的科技矩阵
2025-11-15 17:58:00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全运会场地自行车赛第二个比赛日,河南队延续强势表现,从中午到傍晚,连续在女子团体追逐、女子250米计时和男子团体追逐三个项目中摘金
2025-11-15 18:31:00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1月15日上午,第十五届全运会铁人三项男子个人决赛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圆满落幕。河南选手范俊杰以1小时47分47秒的优异成绩强势夺冠
2025-11-15 19:02:00
活力青岛 “乒”出精彩 2025年青岛市全民健身乒乓球比赛开幕
鲁网11月15日讯11月15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体育局承办,青岛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协办,青岛市少年宫、青岛市妇女儿童保障中心
2025-11-15 20:21:00
11月15日,“河北五超”沧州赛区,赛场旁边文化市集秒变“进货现场”,烟火气十足。来看球也不耽误“进货”~(视频摄制:王青峰、冯依凡)
2025-11-15 20:33:00
近千名“舞林高手”蚌埠同台炫技
大皖新闻讯 11月15日,2025年中国·蚌埠体育舞蹈公开赛暨安徽省体育舞蹈锦标赛在蚌埠市奥体中心体育馆开赛,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68支代表队
2025-11-15 2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