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方加征对华关税,中国再抛美债,与俄联手摊牌,日本先受不了了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5-19 17:56:00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

随着全球局势变得愈发紧张,中美俄的交锋形势也越来越清晰。就在几天前,拜登政府再次出手,宣布在电动汽车领域,将对华关税从25%提高到100%,足足提高了3倍,美财政部长耶伦更是以所谓的“战略性调整”为由,不许中国还手。

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基辅,给乌克兰带去了610亿美元的援助承诺,支持其与俄罗斯对抗到底。

美方加征对华关税,中国再抛美债,与俄联手摊牌,日本先受不了了

中俄共同反对美国霸权

然而,美方越是这样两手打压,就越会促进中俄相互理解,共抗霸权。日前,受中方邀请,俄总统普京在新任期首访中国,并与中方发表共同声明,除了点明中俄深化关系,共促合作的发展方向外,还明确强调两国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并谴责美国对中俄采取的制裁打压手段。

当然,面对美国长期对华施展的霸权手段,中方除了联手俄方对美摊牌外,自然也会采取行动应对。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头三个月,中国再度抛售了489亿美元的美债,持有的美债规模继续走低,在美国债务危机持续高企,中方持续抛售美债的举动,既保障了自身的经济安全,也是对美国遏华战略的有效回击。

美方加征对华关税,中国再抛美债,与俄联手摊牌,日本先受不了了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此外,对于美国加征对华关税的恶行,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明确表示,中方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从中方的一贯做法来看,可以预料到的是,如果美方坚持要搞零和对抗,中方很有可能会拿出三个方式应对,1,继续抛售美债,加速去美元化;2,采取对等反制;3,在关键矿物领域,收紧对美国的出口管制。

然而,就在中美相互博弈之际,日本先受不了了。据《参考消息》报道,日前,日元的历史性贬值仍在持续,许多日本民众难以接受,不止埋怨生活难以维持下去,同时还认为日元的贬值,是日本国力衰落的体现,如果继续维持这一趋势,日本GDP明年就会被印度超越。

事实上,日本现在确实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之所以迟迟难以缓和,很大程度上是受政治影响。自从岸田文雄上台后,日本右翼在政坛迅速崛起,在政治方向上变得愈发亲美,甘愿为美国收拾烂摊子。多年来,中国连续抛售美债,而日本则是在不停增持,帮美国填补缺口,结果在美国的加息政策下,日本成了被收割的“冤大头”。

美方加征对华关税,中国再抛美债,与俄联手摊牌,日本先受不了了

日本经济衰落严重

说白了,在债务问题的重压下,美国急需向国际社会转嫁危机,中国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一直在持续减持,以免被美国牵连。而岸田政府则是将同盟关系,凌驾于自身利益之上,最终被美国背刺。如今,根据日本最新民调显示,岸田政府的支持率已经跌到了16.6%,不久前日本国会补选众议院席位,执政党大败在野党,岸田在社交媒体被民众大骂,就足以看出日本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多严峻。

最令日本国民难以接受的是,哪怕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依旧坚持力挺美国,中国今年第一季度抛售489亿美债,日本就增持512亿美债,树立为美国“接盘”的人设。或许有人不解,为什么日方宁愿牺牲本国经济,也要持续接收美债呢?因为岸田政府的野心,需要得到美国的鼎力相助。

美方加征对华关税,中国再抛美债,与俄联手摊牌,日本先受不了了

岸田政府支持率跌至谷底

日本右翼最大的心愿,就是修改和平宪法,摆脱二战枷锁,拿回日本的军事发展权。所以,岸田政府用牺牲利益的办法讨好美国,同时挑动地缘局势,为发展军事力量寻找借口。

不过,现在日本国内显然有些顶不住了,民众怨声载道,日元持续下跌,都进一步表明,日本的经济问题,正在成为岸田政府的执政危机。原本在经济方面,中日作为近邻,有着天然的合作优势,但日本随美遏华的举动,导致中日关系不断下滑,破坏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基础。这也再次警醒世界各国,盲目站队只会伤及自身,独立自主才是发展之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方偏不上谈判桌,特朗普被逼急,对华态度大变,一点办法都没有
...里盘算着,要是中方不回应,那他就能到处宣扬,说中国受不了关税战,对美国服软了;要是中方站出来否认,他又能狡辩,把自己包装成想和平谈判、结束关税战的 “好人”,反过来指责中国不
2025-04-29 10:02:00
...4月表示,他预计“日本将获得优先考虑”。不过如今,美方似乎预计,与日本的谈判将旷日持久。“你必须花大量时间与日本、韩国打交道,这些协议不会很快达成。”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商
2025-05-14 12:17:00
...报道,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表示,美方尚未承诺将日本钢铝及汽车列入加征关税的商品之外。寻求“关税豁免”是武藤此次访美的主要内容。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商务部
2025-03-11 22:20:00
...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日方表示关切并将继续强烈要求美方取消这些关税。而日本广播协会援引日本政府相关人士的消息报道称,在第二轮谈判中,日方再次强烈要求美国重新审视一系列关税措施
2025-05-04 09:36:00
...国利益。截至目前,日美已举行三轮关税谈判,日方要求美方全面取消加征关税,但美方对此持否定态度。
2025-05-28 08:00:00
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美方做法立即招致全球谴责,多个美国贸易伙伴表达强烈不满和明确反对,表示将采取措施加以反制。多国政要和学者表示,美方做法背
2025-04-05 07:41:00
中方对75国有言在先,出卖中国利益讨好特朗普,必遭反制重拳
...商务部本周一表示,中方尊重各方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其与美方的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各方在“对等关税”问题上应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应站在历史正确
2025-04-21 12:34:00
“加征关税将加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
...、经济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对此表达强烈反对和担忧,认为美方关税政策损人不利己,将增加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可能引发贸易战。欧
2025-02-20 06:10:00
...官林芳正在28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取消访问是因为\"在与美方协调过程中,发现存在需讨论事项\"。此前,日美双方于7月23日达成的协议包括:美国将日本汽车关税下调至15%,日本则
2025-08-28 14:1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2日讯(记者李智)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
2025-11-12 13:51:00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