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越南籍国门医生陈氏莺:
“今年春节,仍然在中国”
陈氏莺
●记者 王陶 黄健 文/图
“这几天避免暴饮暴食,清淡饮食,避免喝酒。”“合理运动、休息,不能忘记服药。”春节期间,河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陈氏莺仍以每天近2万步的频率穿梭于病房之间,叮嘱患者在节日期间的注意事项。
来自越南南定省的陈氏莺在中国生活已有10余年时间,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她选择留在中国,成为河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医生。10余年时间里,陈氏莺不仅变成了“中国通”,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小家,更成为中越两国边民的“交往使者”。
左脸面瘫的刘先生在接受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康复出院的曙光近在眼前。“打算这两天就安排他出院。春节也是越南的传统节日,和中国一样格外隆重,我们将尽可能安排患者陆续出院。”陈氏莺的话语里表达着她对中国新春佳节的喜爱,“今年春节,我仍然在中国。”
病房里,陈氏莺用流利的越语和越南籍患者邓女士交流,让邓女士倍感亲切和放松。
春节前,邓女士忽然感觉头晕耳鸣,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河口县人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后被收治住院。陈氏莺就是她的主治医生,经过一周的积极治疗,邓女士病情好转。
“这里有很好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还有很多能讲越南话的医生和护士,非常感谢大家。”出院前,邓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欣喜和感动,像拥抱朋友一样拥抱陈氏莺,不停地说着感谢。
春节期间,为了给留院的患者营造一个祥和喜庆的氛围,神经内科护士站挂起了灯笼,摆上鲜花,贴上福字,在走廊扶手上缠上彩带,在病房的墙上粘上气球。“我很喜欢中国红,很喜欢这种暖暖的年味。”陈氏莺说。
陈氏莺的爱人是同院的一名中国医生,对于他们的小家庭来说,节假日不离岗是一种常态。出于职业素养,陈氏莺放不下自己的患者;出于对家庭的爱,她也希望春节和挚爱的家人一起过。
陈氏莺说,春节前,她早早地置办好年货,也给远在越南的父母邮寄了一些中国特色年货。同时,她的妈妈也从越南给她寄来了家乡的肉粽。“今年春节,我们共同制作了中越两国的特色美食,共享异国美味。”陈氏莺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她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虽然没法和远在越南的家人一起度过,但双方父母会轮流来河口帮他们带孩子,让他们的跨国婚姻生活温馨且幸福。
而这,也正是中越两国山水相依、中越人民相亲相爱的真实写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