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3 15:12: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卫,清朝中期一位传奇的汉族官僚。他出身富裕却不学无术,中年才通过捐资得官;他文盲木訥却治绩彪炳,深得皇帝信任和民心

他仕顺遂却晚年失势,可谓一生起伏跌宕、传奇多舛。我们不妨回顾这位奋发图强的正人君子之一生,寻找人生的启示。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一、富家子弟失学遭打击为求一官半职上京捐资

江南芸芸吴越子弟,读书识字是家家必修课。李卫生于明末清初的丰县一个书香门第,父母双全,家境富裕,本该念书识字,日后葱英倚天。但李卫天生反叛,不喜读书,幼时就离家出走,四处流浪。父母无奈,只能由着他去。

流浪一年有余,李卫才敢回家。父亲原想好言相劝,让他重拾书本。谁知李卫不识好歹,还跟父亲顶嘴。父亲见他不可救药,索性一记耳光打落地下,大骂他不成器,再无面孔见人。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那一巴掌,终于唤醒了李卫的求知欲。他知道自己错了,开始苦读起来。但好景不长,李卫长不大志气,又失去兴趣,很快又抛下书本四处游玩去了。

父母无计可施,只好由他去。好在李卫长到二十多岁,渐渐知礼数,也不再胡来乱为。父母便提携他学做生意,替家里管理账目财物。李卫虽然对读书不感兴趣,但对理财颇有心得,家业在他手中蒸蒸日上。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父母欣慰之余,也提醒李卫不能一辈子种田赚钱。李卫沉吟再三,终于下定决心—他要捐资做官!

康熙五十六年,31岁的李卫来到京城,通过捐资得以任员外郎一职。终于踏上仕途,李卫倍感欣慰。他想,就凭自己的财力,定能混个一官半职。谁知前路远非想象那么顺利。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李卫这才知道,真正的仕途并不单靠钱财。同为捐资而来的同僚很多,但真正升迁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混迹一生,混个四五品便气数已尽。要想飞黄腾达,必须实力过硬。

李卫不甘心止步于此。他发奋学习,勤勤恳恳工作。任职户部郎中期间,他发现有权贵图利私囊,坚决制止,使贪官无地自容。李卫平日里对权贵谦恭有礼,工作中却从不畏威。朝野上下,无不对他刮目相看。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二、端正为官勇斗权贵引得明君雍正赏识喜爱

雍正登基之初,四处张望寻找贤能之士。当他听闻李卫在户部的作为时,立即提拔他主管云南盐政。

李卫深知皇帝的用心,立誓要给雍正一个满意的答卷。他整顿吏治,清理积弊,云南的盐政秩序井然。两年之间,税收增加一倍有余,为国库增添厚实财源。李卫因此又被擢升为布政使,全权负责云南财政税收大计。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李卫治理有方,深得百姓信赖。正直刚毅的他,更让朝中贪官畏惧三分。雍正见他德才兼备,十分欣赏,遂将他提拔为江浙巡抚兼浙江盐政使,全权管理江浙地区财政大权。

此时的李卫,已成为内阁要员。只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江浙盐政问题积弊纠葛,难解难分。一旦处理不好,雍正必然怪罪于他。李卫度尽心思,终于找到问题症结。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原来,浙江的官盐价格远高于相邻的两淮地区。百姓们便偷偷从两淮购买廉价私盐,以躲避重税。这使浙江的官盐销路受阻,国库税收大减。几十年来,朝廷派人治理都无济于事。

李卫分析透彻,私盐的罪魁祸首不是偷偷运盐的百姓,而是利用此牟取暴利的大私盐商,他们勾结官员,盘踞一方,无法无天。要想根治私盐祸患,必须铲除私盐商的力量。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李卫义无反顾,开始讨伐私盐商。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沈某,手下数千人,势力盘根错节。李卫将他一网打尽,枭法示众。其他私盐商闻风丧胆,全都销声匿迹。

私盐商除奸之后,李卫又想方设法增加官盐销量,恢复浙江盐政秩序。最终,浙江官盐销量提升数倍,国库盐税大增,李卫功不可没。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三、治理盐政功绩斐然整肃私盐关心民生

此后十余年间,李卫屡建奇功。他主修海塘数百里,使民众免受水患;他惩治地方豪强,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严禁官商勾结,使商税减轻。李卫办事公道正大,深得民心民望。

与此同时,李卫也热心公益事业。他上书皇帝请求在故乡创设书院,得到批准后又捐资十万建成丰县书院,使家乡子弟受益。此外他还倡议修订《浙江通志》,并自掏银两助编。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李卫心系百姓,仗义疏贫。有次旱灾严重,李卫上书请求开仓赈灾。皇帝批示由李卫掌管赈灾银两,李卫将银两悉数发放给灾民,没有留下一文入私囊。李卫清廉正直,得到百姓衷心拥戴。

与此同时,李卫也给朝廷建言献策,积极参政。每当文字狱兴起,他力保文人,使他们免受牵连。李卫也不避嫌斥责贪官污吏,与朝中奸佞当权者针锋相对。李卫正气不阿,使他在朝中也傲视群雄。

可惜好景不长,雍正驾崩,李卫的政敌趁机在新帝乾隆面前诋毁他。乾隆不理会李卫的功绩,开始处处刁难。李卫只得告老回乡,结束几十年的仕途生涯。虽然结果不完满,但李卫一生清白,无愧于心。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四、正人君子不世用失势退隐终老归田

李卫老去后回到故乡丰县定居。他将家产分给手足,自己则带着几位老人过着简朴的晚年生活。

乾隆听闻李卫在故乡还受到百姓爱戴,十分不满。他派人前去打探李卫的罪证,意图彻底打倒他。可惜官差空手而回,因为李卫一生清正,根本挑不出错处。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李卫病重之时,乾隆才放下一切前嫌,派御医前来诊治。可李卫坚决谢绝皇恩,表示生死有命,尽人事听天命。最终,李卫含笑去世,享年84岁。

李卫逝世后,百姓们为他立庙供奉。乾隆一怒,下令将李卫的神像打碎。李卫一生正气凛然,到头来却被打入冷宫,可见世道之不公。

李卫传奇一生,以正气著称。在乎仕途功名的人或许瞧不上他,但百姓们却深爱戴他。一代正人君子,虽千古事,犹能鉴今人,使后人汲取力量。让我们缅怀这位可歌可泣的奋斗者,并汲取他的正气与乐观奋进的精神吧。

李卫:逆境中奋起的传奇官员,雍正死后乾隆如何对付他?

结语:

李卫传奇一生,令人唏嘘。他不读书不求进取,但中年后发愤图强;他出身富贾却清廉奉公,不畏权势只为百姓;他仕途顺遂却晚景凄凉,从容面对不公。

一代正人君子,用百年奋斗书写人生篇章。李卫勇于改变,励志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热心公益,正气凛然的品格,值得我们铭记。我们将继承正气,不忘奋斗,向李卫一样的正人君子致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卫得到雍正的宠信,却在死后被乾隆诟病是为何?
李卫是雍正的得力干将,也深得雍正的宠信,雍正恨不得让李卫在浙江“封王”,什么整饬盐政、修整海塘、打击盗贼等等事务,李卫都一力承担。而且李卫在浙江并没有什么根基,他那些被人称道的业
2023-06-14 12:59:00
雍正死后51岁的李卫随后急病身亡,乾隆: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
...丁的小人物,凭借自己的魄力和才干,硬是从基层干到了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然而,等乾隆一上台,画风突变,这位曾经的“封疆大吏”却成了“庸奴”。百姓为他立庙,乾隆却气得摔桌子,把雕
2024-12-27 08:53:00
雍正死后李卫怎么样了
雍正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带领清朝走向了鼎盛时期,也为"康乾盛世"的过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九子夺嫡"的最终赢家,雍正帝无疑是一个聪明而谨慎的人,对于臣
2023-04-26 10:05:00
雍正的宠臣李卫,在乾隆时不受待见
...帝那里成为大红人,也难保在新皇帝这里不会躺枪。您像雍正朝的三个总督,汉人李卫、满洲镶蓝旗人鄂尔泰、汉军正黄旗人田文镜,他们在雍正面前都是炙手可热,手眼通天的重臣。可是到了乾隆
2024-06-23 20:26:00
雍正死后乾隆为何不认可他的宠臣
...者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其下属的权势地位、身后之名。对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对脾气秉性、统治方式、所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这句俗语显得尤为贴切。雍正皇帝对于大清王朝的历
2023-05-29 17:07:00
李卫在乾隆朝的结局是怎样的
...话,他的命运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李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个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他非正途出生,靠捐资得了一个员外郎的从五品官。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
2023-02-28 13:44:00
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雍正心腹李卫的?
...”的特殊关系,却凭借自己的一番努力,平步青云,红极雍正、乾隆两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典型的草根成功的例子。然而,后来雍正去世后,为何非但不受乾隆待见,反而遭厌恶而对付他呢?这个
2023-04-30 21:32:00
雍正皇帝驾崩后,李卫为什么被提拔为云南盐政使?
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皇帝对先帝的旧臣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乾隆确实不喜欢雍正重用的官员,其实这也正常,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而李卫生前的结局还不错,乾隆继位仅三年李卫就死了,这三年
2023-01-22 15:54:00
乾隆为何要推倒李卫的雕像
...当官》才被人们熟知。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李卫居然是雍正的四大宠臣之一,肩膀头和年羹尧,隆科多,田文镜,张廷玉这些名人是一样高的。而且,李卫是大清国少有的一位清官。雍正皇帝是一
2023-05-31 08: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