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女子“阳”过后胸闷、呼吸不畅,一查竟是心理问题!精神科医生:这些情况特别关注|抗疫答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4 12: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前不久,王女士来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医,她痛苦地表示自己之前“阳”过了,现在觉得呼吸不畅、胸闷难过,但急诊科医生反复检查未发现明显的肺部感染证据,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告知她没有必要在急诊继续治疗。然而王女士哭诉自己非常难过,呼吸不进氧气,有窒息感,急诊医生建议她寻求心理帮助。

十院精神科副主任从恩朝接诊了该患者。面对医生,患者不停哭泣,痛苦地说“我感觉我快不行了,我不敢回家。”在心理评估和相关检查后,考虑王女士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同时有惊恐发作的症状。

其实回顾最近半年多以来,王女士早已出现紧张不安、手心出汗、胸闷、失眠的情况,一直很害怕家里人出事,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中,但这样的情况并未引起家人的重视,而在感染过新冠后,这种不安更是加剧了。

幸运的是,通过抗焦虑药物干预和认知心理治疗后,王女士识别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和躯体化症状,也表达了对家人的需求。在家人陪伴下再次来看诊时,她的躯体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通畅,并且有了规律的睡眠。

从恩朝表示,《柳叶刀》杂志2022年已有相关临床研究发表,研究人员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球频发的背景下,焦虑障碍增加了25.6%,中老年感染者一方面成为躯体疾病的治疗重心,同时也存在精神心理问题。

因此她特别提醒,如果出现以下这些情况,除了改善躯体状况同时要关注心理问题,有必要的需及时就诊:

1.既往有抑郁焦虑情绪问题,或有严重的症状持续服药治疗中;

2.持续有多系统的症状比如胸闷、恶心、心悸,反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3.既往有睡眠问题,入睡困难或早醒,未重视或“阳康”路上出现反复加重,多种躯体疾病检查无异常后仍不能缓解;

4.夜间惊醒恐惧不安、阵发性心慌、濒死感,反复就诊急诊等内科,经检查无异常,仍怀疑自己有重大疾病。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也在不断变化。无论是“小阳人”“阳康”,或者是目前还未感染的“天选之子”,出于不同的担忧,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避免连续睡眠不足、入眠困难或早醒,对疾病的过度负性解释以及持续长久的独居、社交回避等诱发因素,可以让大家远离焦虑状态。

从恩朝也表示,希望大家能了解不仅仅是呼吸系统感染会产生呼吸困难,焦虑情绪的产生也会带来持续的胸闷和窒息感,正确早期地识别情绪异样,及时进行综合干预,减少焦虑情绪的蔓延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症状反复对器质性疾病产生的影响。新闻晨报•周到记者汇总各方专家的经验,准备了一份抗疫宝典。新闻晨报•周到为解答读者关于新冠病毒疑惑而建立的专属社群,如果您有疑问,我们也会给予个性化答疑,赶紧扫码入群。

女子“阳”过后胸闷、呼吸不畅,一查竟是心理问题!精神科医生:这些情况特别关注|抗疫答疑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 通讯员:杨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人“阳康”后天天做噩梦,这里约5成患者提到“睡不好”!感染了“噩梦株”?|抗疫答疑
...的是,医生在治疗“阳康”后失眠时,会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她介绍,比如很多患者担心自己病情会不会加重,有的担心自己的康复情况,从中医来说会引起肝气郁结。像这种思虑过多、情志
2023-01-12 20:18:00
关注“胸闷变异性哮喘”:胸闷也可能是哮喘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20周年”宣教活动启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会上,《胸闷变异性哮喘诊疗建议》以及《健康中国 胸闷变异性哮喘 我们共同关注——致医疗界和各位同道
2023-06-10 10:08:00
西苑医院济宁医院中医综合疗法点亮淋巴瘤患者康复之路
...过程中,姬先生出现了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反复发热、胸闷憋喘、贫血、低蛋白血症、意识错乱、血小板减少、胸腔积液等问题。2023年11月,姬先生因症状加重,被家人送至西苑医院济宁
2024-10-16 19:48:00
中国金花澳网赛场收获信心与成长
...员年少成名,更早来到一个高度,但需要更多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能否接住随之而来的关注、掌声和聚光灯。但像朱琳这样慢慢成长的球员在比较大的年龄才取得成功,可能有更成熟的心态去应对
2023-01-30 04:33:00
...童一般无法描述自己的身体情况,因此,王宝增建议家长特别关注孩子活动时的状态。“如果孩子和平时不太一样,例如喘气声音比之前粗了,而且越来越粗,那么家长就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
2022-12-27 08:34:00
...言语不利索、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脑卒中风险,以及突然胸闷憋气、夜间憋醒等心血管病症状。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家人要及时拨打120或将其送到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对于高血
2025-06-21 08:13:00
医院心梗患者增加,全是这种人!心梗4个关键信号,知道1个也很好
...法缓解,这可能是心梗的明显迹象。第二个信号是阵发性胸闷憋气。许多人可能会将胸闷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肺部问题,但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常见症状。胸闷通常伴随有呼吸困难,感
2024-05-26 22:35:00
...用了退烧药没有好转,或者出现胎动的消失,出现胸痛、胸闷、腹痛等等症状,要及时和助产机构联系,及时就诊。
2022-12-13 16:54:00
...比平时上涨两成左右。可见,“节后老人”需要人们给予特别关注。一方面,孩子在离家之前要与老人谈心,做好开导工作,离家之后要经常电话联系。另一方面,民政、妇联、社区等要出面招募、
2023-01-31 14:1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吃进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排出来更好?原来肠道运输时间这么重要
同样吃一顿饭,为什么有的人排泄快,有的人排泄很慢?哪种更利于身体健康呢?这就不得不说说“肠道运输时间”了,那么,这个时间又是什么
2025-10-09 18:15:00
科普 |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无症状≠无风险,胃肠镜筛查不可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孟祥超“没感觉、不难受,干嘛要做胃肠镜?”“听说胃肠镜很难受,想想就害怕...”“等有症状了再说吧
2025-10-09 13:13:00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