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孟凡晶正在指导孩子们制作泥塑手工

舞蹈社团的孩子们正在练习民族舞

大漠风光主题泥塑作品展示
□吴莎莎 宋沛娟 杨悦
社团活动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全面发展的舞台。近年来,奈曼旗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通过多彩社团建设,让学生在参与社团实践的过程中,传承红色信仰和中华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每周四周五的下午3点之后,是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的社团活动时间,也是学生每周最期待的课时环节。副校长宝伟棠介绍,学校成立了涵盖学科类、艺术类、体育类、棋牌类等16个丰富多彩的社团,全方位满足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爱好。
“我们的老师在策划社团活动内容时,结合学科特点以及校园文化主题,融入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主题教育内容,既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也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得到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宝伟棠说。
泥塑社团是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最具特色的社团之一。来到教室,只见孩子们几人一组,认真地将手中的黏土捏出各式各样有趣的造型,手法十分娴熟,每个人都仿佛化身成小小的“泥塑大师”。来自五年一班的学生李慧萍正在将手中的一块黏土敲平、塑形、刻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捏成了一面五星红旗的形状。
“我来泥塑班已经有两年了,在泥塑班可以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缓解我们学习时的压力。而且每当做成一个漂亮的小作品时,我就特别开心。”李慧萍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开心的说道。
教室后方一整面墙展示着学生们以往的作品,小动物捏的憨态可掬,其他物品则形态各异,充满童真童趣。负责泥塑社团的教师孟凡晶告诉我们:“泥塑社团所用的黄黏泥来自于沙日浩来镇的呼和塔拉村。本地黏土好像给孩子们的作品注入了灵气,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心中热爱家乡的情结,也从小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
“我们每节课都会有很多主题,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红色文化时,我觉得我们应该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振兴祖国,我们也用手捏出了这段历史。”李慧萍说。
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是一所蒙汉合校,多年来学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持续丰富多彩社团活动这一教学载体。寓教于乐,建立让学生们拔节成长的精神乐园。早在2020年,学校便被评为通辽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下一步,我们还会立足于日常教学业务,持续探索一些对学生全面成长有益处的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细无声,构建和谐美丽校园。”宝伟棠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