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何书记,上次远程会诊时,你们医院专家建议我把胆囊切了。这次胆囊炎复发让我下定决心了,能不能帮我找个好点专家做手术哦?”
“好,明早我们先到乡卫生院做个彩超,把影像图像传送回主城医院,让肝胆科的教授先看看情况,然后再进行一次远程会诊。”
5月28日,奉节县冯坪乡石泉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雷,接到了自己帮扶对象、该村未脱离风险监测户梁江林的电话。尽管身在大山深处、离重庆市主城区有近400公里,但冯坪乡的群众都能得到主城医疗专家的远程诊疗,这是何雷的派出单位——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建设的健康帮扶项目之一。
助力乡村振兴 以“健康帮扶”为抓手
重庆市奉节县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境内长江三峡之一的瞿塘峡别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它是重庆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区县。该县不少乡镇位于连绵巍峨的大山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造成山区群众寻医问药有一定困难。
2021年5月,作为重庆市住建委帮扶集团的一员,何雷被选派到石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该村距奉节县城约45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幅员面积达23.1平方公里,全村总户籍人数791户2734人。作为曾经的贫困村,全村有脱贫户118户473人、残疾户59户64人,经济状况和基础条件都相对较差。
经过前期调研走访,何雷了解到石泉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医疗卫生状况较为落后,该村卫生室条件相对简陋,仅有一名村医,全村残疾人多、有基础疾病老人较多。大部分村民缺乏医疗知识,患病后因经济较差、路途较远,大多选择就在村卫生室拿点药、输下液,很多连乡卫生院、县医院都不愿意去。
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奉节县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石泉村的实际情况,何雷推动建设了数个“健康通道”项目。
5月8日,梁江林(左)在奉节县医院住院期间,何雷(右)与其沟通治疗方案。院方供图
比如医疗服务“远程通道”,就充分发挥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在远程诊疗、互联网医院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医疗”,定期开展远程医学教育培训、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远程医疗服务,落实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解决患者就诊困难的问题。
通过“健康帮扶”项目,石泉村群众足不出“村”就得到了三甲医院专家咨询服务,满足了他们的基本就医需求。2022年开通远程诊疗系统至今,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常态化与冯坪乡卫生院开展远程视频连线,累计开展了36次远程诊疗活动,42名各临床科室高级职称专家轮流坐诊,为冯坪乡数千名常住居民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
解决群众困难 用“真心真情”做好事
驻村以来,何雷协助解决冯坪乡群众就诊就医困难近120余人次,为当地群众无法通过远程诊疗解决问题,来到主城区大医院就诊等情况,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医疗服务。
2021年6月底,石泉村在外务工人员向成勇因意外受伤,造成左膝髌骨及肌腱断裂,急需医疗帮扶,何雷随即安排向成勇前往西南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就诊,医院还特别开设就诊绿色通道、安排志愿者专人陪同、联系专家教授为其会诊。经过及时的诊断,向成勇于当年7月完成手术,随后在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康复科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康复治疗。目前,向成勇已基本康复,何雷的真情帮助让他感动不已。
何雷(右)前往患病农户向成勇家中,向其母亲了解家庭经济状态。院方供图
2022年下半年,石泉村脱贫户周古林患食道癌,被新增为监测户。何雷积极帮助周古林寻医问诊,联系大坪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专家为其诊治,周古林在大坪医院手术后,在放化疗和复查期间,也通过“健康帮扶”绿色通道,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周古林一家倍感温暖。
何雷结对帮扶的梁江林妻子早逝,一个男人带着四个娃,住在海拔近1500米的高山上,除了低保,基本没有任何收入。何雷首先联合爱心人士购买了他和弟弟一起饲养的50多只跑山鸡,暂时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随后结合实际情况,他建议梁江林养殖5头生猪,并出资为这5头猪都购买了保险,并与梁江林商定了保底收购价,一旦生猪出栏,若市场价格偏低,他承诺以保底价收购这5头生猪。通过消费帮扶,仅在2022年,梁江林就实实在在增加毛收入23000元。梁江林满怀欣喜地说,不仅仅是挣了票子在手上,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的关心,让他感受到了努力奋斗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何雷帮助石泉村脱贫户梁国象销售滞销农产品。院方供图
何雷结对帮扶的脱贫户陈基海,由于6年前的一次车祸,他的头盖骨被切除了一块,由金属缝补修复,并造成该老人精神状态并不稳定,时常与老伴产生家庭矛盾。
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他首先引导帮助陈基海前往相关医疗部门进行医疗鉴定,于2022年为他申请了二级残疾,并进行了病历资料完善。随后,通过3次远程医疗会诊,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专家们针对陈基海的病情,给予了治疗建议,通过药物干预缓解了他的焦虑情绪。最后通过日常走访和谈心,何雷积极化解其家庭矛盾,并进行政策宣讲,鼓励陈基海和老伴在家附近打零工增加收入。
2021年7月初,石泉村遭受暴雨灾害,何雷在一线动手救灾修路。院方供图
两年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何雷干实事真帮扶的态度,得到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留下“不走”医疗队 “智慧医院”惠及偏远山区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作为重庆市“智慧医院”的代表之一,在2021年开始定点帮扶工作后,就将“智慧医院”信息端口连接到冯坪乡卫生院。
两年来,除了前面提到的医疗服务“远程通道”,医院还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双向通道”、疑难病救治“绿色通道”、精准掌握区域病种“信息通道”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医院下派专家指导、接受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帮助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建立危重病人、疑难疾病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全面分析120急救呼叫病种和日常诊治数据,精准进行疾病病种的诊断、治疗帮扶。截至2023年4月30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通过各类形式,对冯坪乡卫生院开展技术培训52场,累积培训近1200人次。
医院党政领导率医疗专家团队,数次来到石泉村进行医疗巡诊,加强与乡卫生院沟通联系,并向村卫生室捐赠了雾化器、TDP神灯等医疗设备。同时,医院联合媒体开展的“乡村振兴健康行”活动,组织了医疗专家来到农户家中为患者诊疗;与媒体联合向冯坪乡卫生院捐赠的两台“救命神器”AED,其中一台已安放在乡卫生院120急救车上,成为重庆市首台配备在基层120急救车上的AED。
大雪后,何雷与村两委干部走访慰问脱贫户。院方供图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石泉村的面貌一天天在变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项目稳定有收益,基层治理愈发规范有序,特别是群众健康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道阻且长,惟有奋斗、不懈努力,道路肯定会越走越顺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