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技术创新让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焕然一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5 01: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为火箭“强身减重” 帮卫星节省燃料

技术创新让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焕然一新

新华社记者 宋晨 陈凯姿

11月3日晚间,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又称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任务中,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有哪些新变化与突破?

多项技术改进提高适应性与可靠性

本次发射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7吨,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高轨道5.5吨至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目前可适配直径4.2米和3.7米两种整流罩,具备一箭一星和一箭双主星发射能力。本次执行任务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采用直径4.2米整流罩的基本构型。

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总体技术负责人魏远明介绍,为执行本次任务,火箭完成了2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其中,新型传感器应用、智能技术验证等10余项改进为型号首飞首用。提高了火箭的适应性、可靠性与运载能力。

后续,型号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发射场流程,并适时启动配备大尺寸整流罩的改进型火箭研制,为卫星提供更大包络空间,通过更强劲的动力、更合理的结构,支撑火箭综合性能的提升。

发动机可“智能关机”帮卫星节省燃料

魏远明介绍,每次火箭燃料加注都留有“余量”,确保任何条件、任何情况下,火箭都有充足的燃料抵达目的地。本次任务中,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首次搭载试验的发动机“智能关机”功能,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个“余量”。

运载火箭末级发动机关机时,星箭联合体已经进入太空,此时储箱内剩余的燃料越少,意味着火箭的运输效率越高。“智能关机”功能通过精确采集储箱燃料液位,分析燃料的剩余量,在线评估火箭能否达到更高的轨道,从而充分释放火箭运载能力。

“目的是帮卫星节省燃料,提高卫星在轨寿命。”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主管设计师刘星栋说,在传统模式下,火箭抵达预定轨道后,星箭分离,卫星消耗自身携带的燃料进行变轨。而采用发动机“智能关机”功能后,火箭实时预估燃料耗尽的时间,尽可能把卫星送得再高一点、远一点。

更换轻质化电缆为火箭“瘦身”

为火箭这个“庞然大物”进行“瘦身”绝非易事,本次任务中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仅轻质化电缆一项,就为火箭减重30多公斤。

刘星栋表示,火箭减重意味着运力提升,对于火箭研制而言,新技术、新状态固然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火箭电缆就像血管,下至箭体最底端的地面,上至整流罩中的卫星,从头到尾贯穿箭体,全箭电缆总长度至少是火箭高度的2倍。在更换电缆前,火箭研制队伍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在操作上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

本次火箭抵达发射场后,遇到了连续的大暴雨天气,测试厂房内湿度高,可能会对电缆连接处的绝缘电阻值产生影响。为此,刘星栋和团队成员抢抓时间,加强雨季防护措施,并对全箭电缆连接部位逐一排查,确保火箭顺利发射。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5年实现第二个100发,上海航天都研制了哪些长征火箭?
...箭型谱空白,推动运载火箭更新换代,适应运载火箭装备技术创新发展,同时降低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产品成本,提升发射效费比,八院于2010年提出了固液捆绑火箭发展思路。2018年10
2023-10-24 17:26:00
...利用一些机会去不停地迭代完善,实际上我们还是有5项技术创新作为改进。金志强介绍,本次任务中,研制团队围绕流程优化、可靠性提升、产品化等方面对火箭开展了多项技术优化,后续长征三
2024-12-03 18:56:00
长征火箭实现“500发”,将开启怎样的“加速度”?
...了我国高轨道5.5-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它还有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就是其助推器不用单独分离,而是和芯一级作为一个整体与芯二级分离,这样便可以减少一套分离机构,从而大幅降低分离
2023-12-13 10:17:00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升空
4月15日消息,2024年4月15日12时12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四维高景三号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
2024-04-16 01:47:00
...时间2022年12月29日12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记者从火箭抓总
2022-12-29 13:52:00
建设航天强国首先要成为火箭强国
...,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不断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是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的航天梦。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都是由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随着空间站建设的
2023-01-05 15:35:00
...得多、成本低的要求,因此他们在设计之初就进行了很多技术创新,重点放在了装乘客的整流罩和二级火箭的设计上。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它的高度
2025-02-12 16:11:00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启新一轮百发征程
...法治网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摄影 颜鹏飞11月1日,长征六号甲遥四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天绘五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绘五号卫星主要开展地
2023-11-01 12:09:00
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来了!采用了哪些革命性技术?
...央视网消息:6月14日下午,未来将用于载人登月等任务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成功完成了一子级火箭动力系统试车,这是该系列火箭的首次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对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充分验证
2024-06-15 01:2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新经纬8月10日电 (林琬斯)10日,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登上微博热搜。8日,有媒体截取来源为“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发布
2025-08-10 16:06:00
产学研齐聚杭州 共话AI赋能香氛行业发展新未来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香氛产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创新路径,推动香氛行业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8月7日至8日
2025-08-10 10:44:00
日前,在华锐动能科技(丽水)有限公司的样车试验场地,公司总经理陈锋和研发团队忙着调试新研发的山地滑板车,对样品车开展续航
2025-08-10 07:4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英)8月8日,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8090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2025-08-10 07:47:00
迅路创新获得数千万元融资,推出定价超五万的高端智能E-cargo bike|36氪首发
作者 | 张子怡编辑 | 彭孝秋36氪获悉,E-cargo bike(载货电助力自行车)厂商迅路创新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
2025-08-09 09:26:00
GPT-5快抢走打工人饭碗了
作者:宋思杭GPT-5,终于来了。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1点,OpenAI CEO Sam Altman 没有爽约。在发布会前一天
2025-08-09 11:33:00
跻身第一方阵后,合肥还想要更多
作者:李 杭今年年初,DeepSeek的爆火点燃了AI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讨论。一个共识逐渐清晰:抓住AI产业风口,城市便能迎来新的增长
2025-08-09 19:56:00
浙江日报讯 (记者 翁云骞 通讯员 邵滢) 最近,墨西哥电子元器件展突然被慈溪外贸企业热捧,参展企业从过去的三五家暴增到四五十家
2025-08-09 09:10:00
汇通达与头部公共云服务商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宁企牵手阿里云,共拓“AI+产业”新生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当AI浪潮涌向乡镇街头巷尾的小店
2025-08-09 09:56:00
江苏南京:“小视”不可小视,一双“慧眼”识世界
十年深耕人工智能视觉领域,让机器“看得懂、想得透、做得准”“小视”不可小视,一双“慧眼”识世界扫一扫,看视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站在南京生命科技小镇5号楼的落地窗前
2025-08-09 09:57:00
创新金融服务!交行青岛分行助力青岛“88购物嘉年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8月8日,在2025年青岛“88购物嘉年华”启动之际,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以“活水”浇灌消费市场
2025-08-09 11:46:00
8月9日00时31分,“3、2、1,点火!”随着指令落下,熊熊烈焰喷涌而出,托举着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冲破海天之间的云雾。同一时间
2025-08-09 12:14:00
肥城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发布会现场(鲍文昭 供图)大众网记者 郝晓华 肥城报道近日,肥城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肥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员出席发布会
2025-08-09 15:43:00
国外客户多次登门求购 镇宁破碎机闯全球
“这个月来了三四波国外客商了,刚走的西班牙客户订了1000多万元的设备。”日前,在安顺市镇宁产业园,贵州启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黔重工”)负责人王大林一边忙着安排生产
2025-08-09 16:11:00
聊城市茌平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起“一核·三维·五阶”创新素养培育体系。该体系以创新素养为核心
2025-08-09 1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