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300万积蓄存银行内,老两口能够实现靠息生活吗?答案很真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1 10:14:00 来源:至臻海购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年轻人面对的生活压力要大的多,特别是在疫情过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举步艰难,老百姓的生活压力更加艰难。而在这种大趋势的影响下,老一辈居民对于自己的养老生活也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不在将自己的老年生活全部押在子女身上。

不少居民为了减轻子女的生活压力,早早的就为自己规划好了老年生活。那么这里就有人问了,若是将300万的积蓄存放在银行中,是否能够满足老两口实现靠息生活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300万积蓄存银行内,老两口能够实现靠息生活吗?答案很真实

1、养老生活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如今老年人的生活不在局限于吃喝拉撒睡,还有玩乐、健康等等,年轻时没机会享受的新鲜事物,等到年老后也可以尝试。随着喜好的增加,所需要的消费资金自然就要大幅度的增加。

那么算上以上这些开销,老年人一年下来的开支至少要达到3.6万元,那么两个人的支出金额需要7.2万元。也就是说,300万的现金,每年至少需要带来7.2万元,才能够让老两口实现靠息生活。

2、银行利率

众所周知,银行中产品的类型比较多,且不同的存款产品给出的利率也不同,而对于手握300万积蓄的老年人来说,自然可以选择银行中安全性强,同时还能够利益最大化的产品。根据统计显示,银行中安全性安全,还能够利益最大化的产品当属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能够达到3%。

若是按照这个收益来计算,300万每年能够到手9万元。显然,300万存放在银行内完全能够实现老两口养老无忧的。但这个目标容易实现吗?

300万积蓄存银行内,老两口能够实现靠息生活吗?答案很真实

3、积累300万有多难?

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事实上存款能够达到300万的家庭,一定不是普通人,至少对于打工人来说,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每个月到手的那点收入或许很难覆盖生活。

在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平的同时还想积累下300万的积蓄,也就意味着工作的30年里,每个月的收入水平至少需要达到1.5万元以上才有机会实现。当然,这个数字可以随着工作年限的长短来增加或是减少。

但在实际的现实生活里,大部分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基本维持在5000元左右,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每月7500元的收入水平依旧是大部分居民所向往的。由此可见,虽然300万的积蓄能够实现老两口过上不错的生活。但实际生活中,居民是很难积累下300万的积蓄。

4、知足常乐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是平常生活还是老年生活,主打一个知足常乐就好。手中的钱除了能够满足日常开销,支撑一点小兴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若是,还有一点余钱能够理理财,也已经非常不错了。

300万积蓄存银行内,老两口能够实现靠息生活吗?答案很真实

毕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方便老百姓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多。另外,作为带动国家主要经济之一,近些来外贸经济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在大趋势以及政策推动下,创新搭建的外贸经济代销,30天周期实现1%的分成,也能够帮助国人实现资金安全稳健的增值。

总的来说,300万并非一个小数目。当然,想要安逸养老,存款并不一定要达到这个水平。只要手中的积蓄能够满足个人的生活开销即可,要学会知足常乐,你觉得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普通家庭攒够100万,就可以躺平了吗?答案很现实
...收入来源,等到花甲之年你的积蓄还有多少呢?是否足够老两口过上一个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呢?这一点谁都无法保障吧!所以,100万真的足够在当前的这个社会中实现躺平吗?我想不太可能。
2023-01-16 11:59:00
我62岁,去儿子家养老三个月就逃走!只因无意听到儿媳妇讲电话
...的,这一切都变了……刚开始与儿子、儿媳同住时,我们老两口的生活被照顾得十分周到。家里的活儿几乎不用我们动手,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连孙子的衣物都是儿媳亲手清洗的。每当看到她
2024-04-21 09:18:00
60岁老人拥有10万元积蓄,可以安稳养老吗?答案来了
...越不值钱。那么问题来了,若是60岁退休老人拥有10万元积蓄,是否可以安稳养老呢?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养老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对于没有缴纳社保的居民来说,能够养老的方式有两
2024-05-02 17:34:00
花光所有积蓄2百万,给儿子买了一套三室一厅,儿媳的举动很感人
...、用的,都是最好的。为了让他有个好的教育环境,我们老两口省吃俭用,把他送去了市里最好的学校。儿子也很争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我们老两口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想,
2024-03-10 16:18:00
存款利率下跌的时代下,手握30万积蓄要不要选择买房呢?答案来
...,我国老百姓存款总金额能够达到平均每人存了8.9万元的积蓄在银行中。按照这个数字计算,一个标准的一家三口,家庭积蓄能够达到26.7万元。照此来看,一个普通家庭拥有30万左右的
2023-01-17 11:03:00
一对夫妻将100万存放在银行中,能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答案来
...会收入水平以及物价水平来说,普通人想要积累下100万的积蓄,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实现。因此100万的积蓄,足以让他们实现一些梦想,例如买房子、买车、结婚、生子等。当然了
2023-12-05 10:23:00
积蓄10万元,如何能够利益最大化?内行人给出答案!
...,在当前这个各种渠道表现不理想的情况中,手握10万元积蓄,如何才能够利益最大化呢?不妨来看看内行人是怎么说的!1、银行储蓄首先,老百姓生活储蓄是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那么10万
2023-07-13 15:49:00
手握1万元积蓄,如何打理收益更高?答案来了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能够积累下一笔积蓄还是有点难度的。因为,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思维并不像父母那样,生活可以将就,能自己动手的绝不花钱,将省下来的钱都攒起来。或许是如今的物资丰富
2024-02-17 11:27:00
老两口一开口就要买180万元黄金,不问金价也不看款式,店员果断报警
“我现在想来还在后怕,我们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差点都被骗走了!”近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78岁退休老人林大爷言语哽咽地握住民警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事情还
2024-10-17 15: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向新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
2025-08-16 06:32:00
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多个重大国家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产出成效显著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
2025-08-16 07:14:00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2025-08-16 07:29:00
平度市人民医院踝关节镜微创手术顺利实施 开启微创治踝新篇章
鲁网8月15日讯(记者 潘亚妮 通讯员 张云峰)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团队顺利为一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了踝关节镜微创手术
2025-08-16 07:51:00
闻汛而动 以迅制汛 全市上下有序有力应对极端天气
市建管中心工作人员在北排洪渠文兴路下穿通道作业。牛利敏 摄交警在南内环街新建南路口进行疏导指挥,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王韵菲 摄消防队员转移被困老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人
2025-08-16 07:43:00
寻找我身边的温暖丨30分钟!报告,潍坊“汪汪警官”圆满完成任务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王辉 潍坊报道“隆重表彰其‘嗅觉灵敏、业务扎实、使命必达’的硬核实力与忠诚担当!号召全基地警犬向三位同志学习
2025-08-16 07:38:00
答题致敬历史!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潍坊参赛者抽中华为手机大奖
海报新闻记者 牛鞠榕 王冠超 潍坊报道“得知中奖消息时特别激动,这不仅是一份幸运,更像是对我学习抗战历史的一份肯定。”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火热进行中
2025-08-16 07:37:00
大皖新闻讯 110报警电话是紧急救助热线,也是公安机关受理群众报警和紧急救助的“生命热线”。合肥一男子恶意占用“生命热线”
2025-08-15 17:30:00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脊柱与关节外科:微创利刃出鞘,挺起生命脊梁
鲁网8月15日讯在人体这座“生命大厦”中,脊柱是支撑躯干的坚实承重梁,更是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脊柱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身体的整体机能水平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李君“本以为是老来俏,没想到竟是宫腔里长了‘小麻烦’!”52岁的张阿姨(化名)想起这次就医经历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62岁的王阿姨最近有点“闹心”,不是心里烦,是心口痛!胸骨后像被石头压着
2025-08-15 17:35:00
平邑县人民医院同期根治胃直肠双源肿瘤
鲁网8月15日讯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胃肠道双源原发肿瘤的检出率显著提升,其中以胃与结直肠同时罹患恶性肿瘤的病例最为常见
2025-08-15 17:38:00
短视频平台上,一些营销账号紧盯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虚假摆拍,引发关注。在相关部门及平台的合力打击下,此类虚假视频却屡禁不止
2025-08-15 19:26:00
志愿者蒋雪寒克服困难捐“髓”,拯救少年生命
大皖新闻讯 8月15日中午,历经4小时,志愿者蒋雪寒在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24毫升
2025-08-15 20:26:00
大众网记者 李欣 东营报道
2025-08-15 2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