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书写大爱 余生向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0 04: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书写大爱 余生向暖

——记2023年“青海好人”李晶

书写大爱 余生向暖

李晶(右)与老人聊天。本报记者 牛玉娇 摄

本报记者 牛玉娇

一个高尚的人,把为他人谋福利当作自己的义务和快乐;一个纯粹的人,遇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给人以无私帮助,成人之美,造福社会。

这句话用来形容李晶一点都不为过。

今年37岁的李晶,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主任,也是2023年第四季度助人为乐“青海好人”。

3月4日记者前往民和,见到李晶时,她刚参加完会议在路边等车前往民和县社会福利中心。个子高挑,戴一副眼镜,冷静且文雅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

到了中心,李晶自豪地介绍:“这就是民和县社会福利中心,2021年9月我们承接运营至今,这里也是民和县最大的一家养老机构。”

走进养老院北侧的大楼,老人们正在吃午饭,李晶走走看看,与老人们拉着家常。

“爷爷,你尝出来没今天是啥饭?”

“羊肉熬饭,香!”

“香就好,肉煮得软不软?”

“软,谢谢你啊!”

“不用谢,您多吃点。”

随后她又上三楼看望75岁的盲人罗奶奶,刚打开门,坐在床边的罗奶奶听到有人进来就露出了笑脸。

李晶上前握住罗奶奶的手仔细端详了一阵,拿起纸巾帮罗奶奶擦了擦嘴角,说:“奶奶,您听得出我是谁不?”

“听出来了,你手好冰,多穿点。”

因为常来探望,虽然说不出李晶的名字,但罗奶奶记住了她的声音。

这些老人,有的无儿无女无人照料,有的身体残疾生活得过且过,李晶说:“他们不仅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更需要陪伴和精神慰藉。”

从小在农村长大,接受过爱心资助的李晶一直就想做一名“爱心使者”,也许是命运使然,她成功实现了这个愿望。

2010年11月,李晶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玉树抗震救灾重建公益项目,在残垣断壁中,她看到一位双目失明的93岁藏族老阿妈,老阿妈身体的残疾和眼神中闪现的孤独感让她久久不能释怀。

“她将如何更有尊严、有质量地度过余生?”这个问题让李晶陷入沉思,也成为她日后专注“养老”和“公益”事业的“引子”。

2012年底,她多方筹措资金开办了民和县第一家民办老年公寓,收住孤寡老人40余人,其中免费收住9位无家可归的老人。

2015年,开办民和县孝康养老服务中心,以“陪伴每一位老人安心养老”为使命,集中供养145位老人,为民和县14个乡镇的7000余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人次达350余万次。

从2010年至今,为民和县满坪镇、马营镇等乡镇145户留守老人、妇女、残疾人无偿提供养殖设备和蜂种,不仅有效保护了濒临灭绝的“青海东方蜜蜂”,还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每户每年仅养蜂收入超万元。

2018年,了解到瘫痪在床的祁爷爷的心愿是“想离开卧室的床,去巷道里晒太阳”,让李晶动容,她筹集资金实施“陪您一起晒太阳——民和偏远山区困境老人援助项目”并持续至今,项目实施以来,共为民和县21个乡镇的785名孤寡、残疾老人发放了轮椅、拐杖、棉被等辅助器具和生活用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带着“初心”,这位外表干练的女强人,有着一颗体贴细腻的心,她与年迈的老人共情,也用心呵护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在民和县古鄯镇,乔爷爷家是李晶每年过年都要去看望的,因为老两口的儿子患病,家里的一切都要老人操持,但生活的压力并没有让老人放弃让两个孙女上学的希望。

李晶开始资助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刚开始两个孩子坐在李晶怀里“寻找妈妈的感觉”,到现在各个成绩优异且独立自主,李晶说她很欣慰,她也有父母,也有孩子,她与老人和两个孩子已不是资助和被资助的关系,而是彼此陪伴和鼓励。

像这样的资助李晶说记不清有多少次,李晶的同事,孝康养老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刘克愿告诉记者:“很多很多,每一次下乡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帮,要么立即行动,要么记在心里,回去就打电话找资助,绝对会一帮到底。”

李晶只是笑笑说:“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我能做就多做一点。”在李晶心里,她遇到的每一个老人和孩子,都是在给她表达爱的机会,让她内心充满力量。

一路走来,一路播撒爱的种子,时至今日,这位“爱心使者”带着她的愿望在这条路上行走了13年,她默默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在每一处走过的地方,都留下爱的足迹,每个得到帮助的人都真切地感受到她给予的温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机构1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所、农村互助幸福院23所。民和县积极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建立健全多缴多得的长效机制。“两险”
2023-06-06 00:03:00
从“工程师”到敬老模范 青海小伙回乡“照顾”2000余老人
...项,如有需要护理员会立即上门为他们提供服务。白亮是民和县利民养老健康保健服务中心主任,年轻的他已经和民和的老人打了6年的交道,他和65名护理师累计照料了2000余名老人。20
2022-12-29 14:13:00
...县震损养老机构维修项目、循化县民族敬老院维修项目及民和县震损养老机构及设施维修项目共614万元由省慈善总会拨付资金解决;民和县受灾乡镇的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1000万元由国债资
2024-05-08 03:38:00
青海民和震区:土族语志愿者暖心服务 疗愈受灾民众心
...愈受灾民众心作者 赵凛松 刘洋 周瑞辰子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赵木川村村委会的震区集中安置点内,一位老人披上围布,志愿者根据老人的需求,使用理发器和剪发梳耐心地修剪。图为
2023-12-28 16:28:00
...植作风建设底色,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今年,民和县纪委监委印发《全县开展党章党纪党规学习践行活动实施方案》,将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到县委党校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内容中
2023-07-10 00:03:00
...土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隆重开幕。为确保开幕式顺利进行,民和县各部门各司其职,制定相关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落实落细各项保障措施,确保纳顿艺术节开幕式办出特色、办出亮
2023-08-27 00:04:00
...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获悉,由中铁二局西安公司承建的民和县官亭镇赵木川村、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地震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第一批安置房及首个村级幸福院公共服务设施顺利封顶,受灾
2024-05-20 04:04:00
春耕,播撒重建家园的“希望”
...春耕生产的序曲。 地处黄河北岸的官亭镇河沿村历来是民和县乃至青海春播最早的地方。2023年底,虽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村民家园严重受损,但春耕催发重建家园的脚步,村民们已逐
2024-02-15 20:59:00
...通,城市经济才能通;路顺,城市发展才能顺。近年来,民和县聚焦短板弱项,全力推动城镇化建设,川垣新区“三横十纵一环”路网进一步完善,让出行更便捷、空间更合理。“这条路通了以后,
2023-08-03 04: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航模进商场 消费新场景
8月15日,河西元通商圈的一商场内,多款造型逼真的航模吸引路人驻足。歼-20、武直-10等模型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人们可以登机体验打卡拍照,近距离感受航空魅力。 南京日报/紫金山
2025-08-16 09:22:00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向新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8月14日,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决赛现场,一场汇聚多元主体的“文化对话”精彩上演
2025-08-16 06:32:00
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多个重大国家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产出成效显著河北日报讯(记者王璐丹)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
2025-08-16 07:14:00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并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2025-08-16 07:29:00
平度市人民医院踝关节镜微创手术顺利实施 开启微创治踝新篇章
鲁网8月15日讯(记者 潘亚妮 通讯员 张云峰)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团队顺利为一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了踝关节镜微创手术
2025-08-16 07:51:00
闻汛而动 以迅制汛 全市上下有序有力应对极端天气
市建管中心工作人员在北排洪渠文兴路下穿通道作业。牛利敏 摄交警在南内环街新建南路口进行疏导指挥,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王韵菲 摄消防队员转移被困老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人
2025-08-16 07:43:00
寻找我身边的温暖丨30分钟!报告,潍坊“汪汪警官”圆满完成任务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王辉 潍坊报道“隆重表彰其‘嗅觉灵敏、业务扎实、使命必达’的硬核实力与忠诚担当!号召全基地警犬向三位同志学习
2025-08-16 07:38:00
答题致敬历史!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潍坊参赛者抽中华为手机大奖
海报新闻记者 牛鞠榕 王冠超 潍坊报道“得知中奖消息时特别激动,这不仅是一份幸运,更像是对我学习抗战历史的一份肯定。”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办的山东抗战历史知识竞赛火热进行中
2025-08-16 07:37:00
大皖新闻讯 110报警电话是紧急救助热线,也是公安机关受理群众报警和紧急救助的“生命热线”。合肥一男子恶意占用“生命热线”
2025-08-15 17:30:00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脊柱与关节外科:微创利刃出鞘,挺起生命脊梁
鲁网8月15日讯在人体这座“生命大厦”中,脊柱是支撑躯干的坚实承重梁,更是生命活力的重要保障。脊柱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身体的整体机能水平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 李君“本以为是老来俏,没想到竟是宫腔里长了‘小麻烦’!”52岁的张阿姨(化名)想起这次就医经历
2025-08-15 17: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焦鑫鑫 马舒畅62岁的王阿姨最近有点“闹心”,不是心里烦,是心口痛!胸骨后像被石头压着
2025-08-15 17:35:00
平邑县人民医院同期根治胃直肠双源肿瘤
鲁网8月15日讯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胃肠道双源原发肿瘤的检出率显著提升,其中以胃与结直肠同时罹患恶性肿瘤的病例最为常见
2025-08-15 17:38:00
短视频平台上,一些营销账号紧盯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虚假摆拍,引发关注。在相关部门及平台的合力打击下,此类虚假视频却屡禁不止
2025-08-15 19:26:00
志愿者蒋雪寒克服困难捐“髓”,拯救少年生命
大皖新闻讯 8月15日中午,历经4小时,志愿者蒋雪寒在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24毫升
2025-08-15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