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六郎修建了一条地下古战道,可与长城媲美,从此战无不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2 16:17: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辽地下古战道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巍峨雄伟、气势磅礴、举世瞩目,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冀中平原的燕南大地上,筑有一条可与其相媲美的地下长城──宋辽地下古战道。

宋辽地下古战道又称宋辽边关地道,位于保定市雄县、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境内的平原地带,为宋辽边界附近的军事设施。

战道藏兵以御敌

雄县境内的地道,现已查明的有雄县双堂乡祁岗村地道和雄州镇邢村大台地道。最大的洞室长8米,宽3米,高3米,甬道最低处仅0.6米,据《雄县志》记载,此地道由雄州通向霸州城,两城相距35公里,由于未勘查、发掘,地道长度不明。祁岗地段发掘修复了30米。邢村大台地道宽1.2—2米,高1.65米,巷道、阶梯障道宽0.46—0.65米,高1.25米,现已发掘修复200余米。根据地道的结构、走向、出土的器物,初步认定此地道在军事上有三个用途:一是藏、运兵;二是迅速传递情报;三是用声学原理监测敌情。古地道曾出土有酱釉缸、弹丸、铁镞等。

永备工事千年不塌

古地道和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用于抵御日寇的地道大不相同。虽然二者都是战斗地道,内部结构都比较复杂,都具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翻板、闸门等军事设施。然而,他们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抗战时期的地道中,除了厕所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生活设施,古地道中有通气孔、灯台、蓄水缸、土坑等生活设施。二、抗战时期所筑的所有地道,没有一个是用砖铺就的,而古地道却全部都是用砖石铺砌而成,这说明抗战时的地道是一种临时性的隐蔽所或临时性的战斗设施,人们每次进去的时间都不长,不需要许多生活设置,而古地道则显然可以供人们在里面长期栖息。

杨六郎修建了一条地下古战道,可与长城媲美,从此战无不胜

在建造方法上,古地道是先在地面上像挖地基那样挖出深浅不一、形态不一、大小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的各种坑道,然后在底上辅砖,在两侧镶砖,在上面用砖打旋顶,最后在旋顶上填土夯实并加以伪装。建造这样的地道要烧很多的砖,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没有统一的组织,单靠老百姓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古地道就像一个永备工事,经数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至崩塌损坏。

经过1988年的挖掘调查认定:永清县古地道涉及6个乡镇11个村,分布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它不仅分布面广,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布局。它以南关为起点,呈两条主线分别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一翅直指信安镇(古淤口关),另一翅指向霸州镇(古益津关)。洞体结构呈立体分布,最浅处据地表不足一米,深处则达五米;洞体高矮不一,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建筑材料均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砖。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古地道是古代军民经过精心策划、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军事工程,也是边关御敌的配套工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所起的作用不逊于万里长城,堪称“地下长城”。

古战道为何修建?

修建该古战道的目的,据研究,是为了抵御辽军入侵。它是宋朝为了抵御辽军组织军民建造的,不是由辽军组织建造。因为辽军主要是骑兵,以运动战为主,无须修建地道。历史文献记载,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以后的宋辽对峙时期,永清属霸州,为宋辽边界以南的宋国领土[见顾祖禹(公元1631—1692)《读史方舆记要》正文,卷十一北直二],辽国也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内挖掘用于防御的地道。

那么,当年宋朝为什么要在宋辽边境的永清地区开挖这种防御性的地道呢?这还得从五代说起。在中国古代,中原的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时有发生。在五代时期的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为了答谢他的“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之后,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分界线就从长城、秦岭一线南移到了河北平原地带。燕云十六州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这一带,北京这一带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割让给辽朝以后,北京以南就是500里或800里平川,无险可守,辽朝的骑兵在这里可以任意驰骋纵横。

杨六郎修建了一条地下古战道,可与长城媲美,从此战无不胜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的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率军北伐,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间)、易州(今河北易县)三州以及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镇)三关。遂以瓦桥关置雄州,以益津关置霸州,后又以淤口关置信安军。这时永清也随之被收复,属霸州。

进攻转防御北部防线的最前沿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殿前禁军的最高首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建立北宋政权之后,赵匡胤建都开封,平息了后周方镇的叛乱,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他在消灭南唐(公元978年)后死去。其弟赵光义继位后继续南北征战,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并且打败了北方的北汉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目标。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汉灭亡以后,宋辽直接对峙。双方实际控制线大体是东起泥沽口(今天津大沽口),西沿拒马河流域的信安(今河北霸县东),霸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然后向西至飞狐(今河北涞源)及灵丘(今山西灵丘)以南,直达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北)。此界线以北为辽控制的燕云地区,以南为北宋控制区。从地形地势上看,辽军处于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有利地位。

杨六郎修建了一条地下古战道,可与长城媲美,从此战无不胜

宋军灭北汉后,随即向辽国发起进攻,力图全部收回燕云十六州。辽国当然不肯放弃这块丰美的土地,双方在实际控制线南北展开激战。结果,北宋倾国之力的两次进攻均遭惨败,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辽国在取得这两次胜利后即发兵南侵,双方又经历了残酷的君子馆之战和易州(今河北易县)诸战,互有胜负。后来,辽军在徐河(今河北满城、徐水境)之战受挫后的数年中未大举南攻,而宋朝因精锐部队基本消耗殆尽,不得不在战略上发生重大转变,即放弃以武力收复幽蓟的打算,将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于霸州的北部,于是永清一带便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而今永清县发现的古战道是处于古战道的最北端,位于宋国北部防线的最前沿。它由县城城南分两处走向:一是从永清县城南关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县城东南通向霸州信安镇。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镇都是宋军屯兵的重镇,前线辽军一有动向,即可迅速将情报送达指挥部。据此即可知,永清古战道就是北宋军民为防御辽军而规划修建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2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永清:搏击邀请赛激情开赛
近日,2024“吉银杯”搏击邀请赛在永清县五彩音乐广场激情开赛。图为比赛现场。通讯员郑强摄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庞趁友)近日,2024“吉银杯”搏击邀请赛在永清县五彩音乐广场激情开
2024-08-24 12:49:00
河北部分受灾地区开展消杀工作守护百姓健康
...驶消杀车辆进行二次全面消杀……积水退去后,在廊坊市永清县曹家务乡张庄子村,当地曙光救援队的10名消杀队员分成5组,对村内的街道、垃圾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消毒消杀。在廊坊市永
2023-08-09 22:46:00
津兴城际铁路即将开通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
...自天津西站,经天津市红桥区,廊坊市霸州市、安次区、永清县、固安县,北京市大兴区,接入大兴机场站。线路全长100.79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其中天津西站至胜芳站利用既有津保
2023-11-30 06:50:00
来廊坊享温泉养生赴康乐之旅
...,所以人们管这里的温泉叫“神仙水”“美人汤”。图为永清县林栖谷森林康养度假区。廊坊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打造了瑞格温泉酒店、来康郡、林栖谷、日月潭等各具特色的“温泉+”旅游品牌
2024-09-20 18:13:00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6日1时21分,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北纬39.42度,东经116.60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
2025-03-26 07:46:00
...得名。时县境较阔,约辖今香河、宝坻、宁河之地。七、永清县:永清县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京、津、保三角地区中心,永定河流经县境。该县古为幽州地,战国时属燕,秦时属广阳郡,西汉属益昌
2024-04-11 09:53:00
...灾村街(小区),解决灾区群众急难愁盼。三个多月来,永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10名驻村工作组组员,一直奋战在该县柳园村恢复重建的第一线。从清除淤泥、清运垃圾,到环境消杀、房屋鉴定
2023-11-20 07:11:00
这些单位本周六正常上班!河北6市最新通知→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婚姻登记处大厂县华安路138号 8827704永清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永清县城内金雀街52号永清县民政局院内 7080103霸州市民政局市区婚登处霸州市行政大
2024-08-07 22:43:00
半年破10亿件!廊坊快递业务量何以创历史新高
...务量更是接近2亿件,创下历史单月业务量新高。近日,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在有序运营。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飘红的数据,不仅彰显了廊坊市快递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也凸显了其在京
2025-07-21 1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