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21名“90后”和他们的“彩虹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8 02: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砀山县程庄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助力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千万工程”贡献“新”智慧——

21名“90后”和他们的“彩虹瓜”

■ 本报记者 张玉芳

21名“90后”和他们的“彩虹瓜”

魏瑾瑾给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介绍吊蔓西瓜技术。(资料图片)

21名“90后”和他们的“彩虹瓜”

魏瑾瑾展示基地培育的穴盘瓜苗。本报记者 张玉芳 摄

21名“90后”和他们的“彩虹瓜”

砀山县程庄镇4万亩西瓜大棚基地。(砀山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稀奇真稀奇,不长地里吊树上,西瓜剖出彩虹瓤”,在砀山县程庄镇,流传这样一句话。看似变魔术般的西瓜种植,来自“90后”大学生——安徽省百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瑾瑾和她的团队。“我在架子上育苗,而且是穴盘育苗,老百姓回家往地里一丢就行,非常省心。”魏瑾瑾说,今年的头茬西瓜苗刚栽种完,由于是订单育苗,已销售一空。

大学毕业后,当身边同学涌向城市时,魏瑾瑾带着20名“90后”大学生一头扎进了农村。他们只想干成一件事,要让西瓜变得更甜、更有趣。在他们的带动下,程庄镇的西瓜种出了科技范,做成了产业链。

“我希望瓜农们有苗可种”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近日,记者走进程庄镇的育苗基地,一排排苗床整齐排列。育苗盘里,瓜苗长势喜人。

29岁的魏瑾瑾,身材娇小,圆圆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稚气。一个年轻女孩怎么和西瓜打起了交道?魏瑾瑾说,是爷爷买苗的经历触动了她。

程庄镇种瓜历史悠久,然而,魏瑾瑾的爷爷和村民们始终没有掌握嫁接技术,每年都要从山东购买瓜苗。

2014年,由于气候原因,山东严重缺苗,爷爷和村民们跑了几趟都空手而归。这件事让魏瑾瑾印象深刻。

“我要去学习育苗,希望瓜农们都有苗可种。”2015年,为学技术,魏瑾瑾独自去了山东,当了一年的大棚工人。

回家后,魏瑾瑾便在爷爷的小拱棚里尝试育苗,与很多创业故事类似,她第一年遭遇了失败。原来,山东的大棚都盖有棉被,而家乡的农业设施简陋,瓜苗受冻导致成活率很低。

魏瑾瑾没有气馁,学着山东瓜农给棚子加暖,又重新育了一批,这一次,瓜苗成活率在95%以上。

信心倍增的魏瑾瑾从此走上了西瓜育苗之路,她和父亲一起成立了百思农农业公司,自己担任总经理。

魏瑾瑾将外地经验、自己所学和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走科技育苗的路子,给大棚配备了空调、风机和水帘等,让瓜苗住上“高档房”;建立水肥一体化设施,让瓜苗吃上“营养饭”。同时,实行标准化育苗,把种子播撒在规格化育秧盘内,育苗过程全部在可移动苗床上进行,让瓜苗“少生病”。“每年育三茬,育苗量1500多万株。”魏瑾瑾说。

工厂化集约育苗,让本地瓜农“赢”在起跑线。在魏瑾瑾的示范引领下,程庄镇逐渐形成以坡里王屯村、龙泉寺村、王明集村为主的西甜瓜产业种植核心区,拥有西瓜大棚4万亩,年产西瓜16万吨,成为皖北最大的西甜瓜集中产区,逐渐打响“西甜瓜之乡”的名片。

小西瓜成了大产业,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投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魏瑾瑾的带领下,20名从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负责育苗、育种、园区管理、市场销售等环节。

“我阿姨家的西瓜是彩虹色的”

魏瑾瑾的小侄子在上小学,有一天老师问,小朋友们,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大家回答,西瓜是红色的,唯有小侄子说:“不是,我阿姨家的西瓜是彩虹色的。”

第二天,小侄子带了一个特别的西瓜到学校,黄色的瓜皮打开来,黄黄的瓜肉中夹杂着淡淡的粉,阳光照耀下,像一道彩虹。老师和同学们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1994年出生的魏华英是团队成员之一,担当百思农基地的技术员。当她穿着短皮衣,戴着耳钉出现在记者面前,让人很难相信这样一个漂亮时髦的女孩子,也与土地打交道。

“一般农业播什么种就结什么果,我们这里的育种不一样,每颗种子都有它的基因特性,组合千变万化。”魏华英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正在登记的品种有35个,申请品种保护的有3个,做出来的育种组合有6000多种,“这几年比较火的‘美都’西瓜,近三分之一的种子都出自我们基地。”

除了培育“大路货”,魏华英她们也热衷做“小众品”。彩虹西瓜去年每公斤卖到30元至40元,单个瓜就能卖50多元,通过订单销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近两年流行拆盲盒,魏华英等人顺势推出了一款“西瓜盲盒”——一盒四宝,黄皮红肉、绿皮黄肉、黑皮红肉、黄皮彩虹肉等随机组合。

“要让西瓜成为艺术品。”魏瑾瑾说,她培育的新品瓜不再趴在地里,而是吊在树上,彩色的西瓜挂在枝头,也是风景。

西瓜还能吊着长?瓜农们涌进魏瑾瑾的基地看稀奇。温室大棚足足7米高,用钢架搭出了一层吊床,细细的绳子从吊床上垂下来,西瓜蔓攀在绳子上向上长,一个个小西瓜蛋吊在半空,像是小灯笼。

“这是吊蔓西瓜技术。”魏瑾瑾说,传统爬地瓜一亩地只能种600至700棵瓜秧,而吊蔓种植每亩能栽2500棵,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轻了劳动量。

“现在的活好干,不像以前弯腰驼背在地里。”在基地务工的孙素兰夫妇正在给瓜秧打岔、盘头,他们打趣地说,“咱们终于能挺直腰杆种西瓜啦!”

从育种、育苗到种植、销售,魏瑾瑾带领大伙在程庄镇建起了980亩西瓜基地,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公司年产值6000多万元。

“这不是西瓜,而是农民致富的金蛋蛋”

程庄镇老一辈的瓜农种瓜,每年夏季,都要跪在30多摄氏度的大棚里授粉到半夜,汗如雨下,却收入微薄。他们没有想到,接力棒到了“90后”手上,种瓜不仅能站起来,更能富起来。

吊蔓种植的“小黄人”(西瓜品种),4月初就可以上市,一个瓜就能卖100多元。在魏瑾瑾等人带动下,周边600多户瓜农建起温室大棚,学着种植吊蔓西瓜。“一年种两茬,一亩地毛收入10万元左右,净收入五六万元。”“这可不是西瓜,这是农民致富的金蛋蛋。”魏瑾瑾托起一个小瓜蛋,笑着说。

“种瓜还用你教?”“我种瓜的时候还没有你这娃子呢!”回想当初,魏瑾瑾向村民们传播新技术时,大伙都十分不屑。但如今,老瓜农们彻底服气了,跟着这群大学生学技术、闯市场,挺直了腰杆。

程庄镇龙泉寺村的魏明种了60亩西瓜,“向魏瑾瑾买的苗,种了50亩‘美都’,还有10亩‘小黄人’。去年‘小黄人’卖到4.8元一斤,一亩地收入就有三四万块。”魏明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去年,他换了一辆新车。

“现在销售这么火爆,我都不敢想象。前不久有客商来指名要‘小黄人’,不愁销。”瓜农尉军庭保守算了一下,去年挣了四五十万元。

“我们从金融、设施、人才等各方面加大对西瓜育苗育种基地的扶持。”程庄镇镇长杨林介绍,镇里整合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1094万元投入百思农种植基地,每年带动龙泉寺村等3个村集体增收61万元,带动300多人务工。

最近,魏瑾瑾在忙着一件大事——建一栋人才公寓。“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显教授对我们的种子库非常感兴趣,双方已经谈好合作,共同开展西瓜育种。”魏瑾瑾说,张教授将带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团队来到砀山开展育种实践,“程庄西甜瓜”将为国内西瓜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彩虹西瓜还不算稀奇,通过我们庞大的基因库和数据库,将来能实现私人定制,种植出个人专属的西瓜品种。”魏华英俏皮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向前丨砀山:科技种瓜,从头“甜”到尾
...抹“甜”正从这片土地上“探出头”。三月中旬,砀山县程庄镇安徽省百思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瓜产业园内,连片的西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一株株绿藤攀爬而上,藤蔓间挂满了小西瓜
2025-03-18 11:05:00
安徽砀山:早春种瓜忙
...瓜苗。崔猛摄早春时节,气温回升,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程庄镇西甜瓜种植大棚里,农户正忙着栽种西瓜苗,覆地膜、定植瓜苗、上弓棚……大棚里随处可见辛勤劳作的景象。人勤春来早,春早人更
2024-02-18 11:26:00
砀山:“小黄人”西瓜的增收“新赛道”
...时高时低,非常不稳定。在2016年春天的时候,吴巧莲在程庄镇百思农农业基地购买西瓜苗的时候,正好有外县的瓜农在买“小黄人”西瓜苗。她了解到这是一种面向高端市场的礼品瓜,上市早
2024-06-11 01:55:00
...去的,下午电表就给我装上了。”1月18日下午,安徽砀山程庄镇一名正在使用卷扬机给大棚上草苫子的瓜农向暗访的砀山公司纪委人员说道。砀山是农业大县,水果生产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像葛
2024-01-22 17:34:00
万亩“李口西瓜”甜蜜来袭
...是吃瓜的好时候!”五里杨村瓜农刘乐德说,“我们种了彩虹、美都、8424等几个品种,个个皮薄肉细,口感特别好,吃着甜得很。”据了解,李口镇种植西瓜已有约40年的历史,素有“西瓜
2024-05-20 07:12:00
潍坊寒亭区大新庄村大棚收获小型西瓜,瓜农忙着收获
春意渐浓,瓜果飘香。在潍坊,早春西瓜抢鲜上市,瓜农们忙着收获,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3月28日,在潍坊市寒亭区大新庄村的一座大棚内,瓜农郭文霞正在按照订单收获小型西瓜。经过观察后
2024-03-28 21:53:00
身边事|开展电力线路巡检 助力瓜农增收
...区,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双河供电所员工走进当地玉脆西瓜种植大户黎方学的种植园,了解用电需求,开展用电检查,保障西瓜大棚用电安全可靠。▲开展用电检查,助力瓜农增收。“现在用电方
2023-07-13 10:27:00
西瓜地里长“地瓜”
...文转自:台州日报在外瓜农6万多人,撑起超150亿元产值西瓜地里长“地瓜”西瓜成熟时,台州瓜农的瓜棚里,总不乏采摘游客。台传媒记者陈璐婷文/摄有人说:每10个大棚西瓜中,就有7
2023-09-13 01:43:00
黄岩瓜农瓜棚过春节
...友的机会,与傣族景颇族同胞一起,钻进农业产业园区的西瓜大棚里忙起来,通风、控水,做好采摘前的田间管理。瓜农杨建伟指着一个个滚圆的西瓜,兴奋地说:“再过10来天,田里的西瓜就可
2024-02-19 03: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旗开得胜!U17女足世界杯中国队首战5∶0大胜挪威队
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2025年国际足联17岁以下女足世界杯小组赛C组首轮较量在中国队和挪威队之间展开。陈睿琳直接任意球破门首开记录
2025-10-19 06:15:00
“入住时每户都交了10800元,开发商说是用来通天然气和统一安装壁挂锅炉采暖。如今不仅壁挂锅炉没见到,连天然气管道都还没影
2025-10-18 08:11: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
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10月13日,梁小宏(左二)在实验室与同事们探讨产品研发计划
2025-10-18 08:33:00
10月17日,河北正定。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机器人堪称最强打工人,热舞后倒头就睡,原来它们也知道累,这躺平姿势真标准。
2025-10-18 08:35:00
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符号,能既跨越山海影响全球,又穿透千年适配现代,更在科技浪潮中成为人类共同的智慧资源?答案藏在福建建阳考亭书院的黛瓦粉墙间
2025-10-18 08:48:00
【亮点】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我市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条务实举措●单项最高奖补额度高达3000万元●提供“资金+政策+场景”三重保障
2025-10-18 08:59:00
作家评论家齐聚厦门 共话两岸文学发展
张晓风展示牛骨。(主办方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昨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文学名家厦门采风活动举办
2025-10-18 08:59:00
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慰问枣庄高新公安民辅警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一份满载温情的“甜蜜馈赠”送达枣庄高新区公安分局张范派出所民辅警手中。枣庄市女企业家商会委托滕州市柴胡店镇刘村工作人员
2025-10-18 09:02:00
青春华章丨国际食品展区闪耀全国糖酒会:汇五洲佳品,拉满“国际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这是一场舌尖上的‘环球博览会’!”10月16日—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在河西集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25-10-18 09:22: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近日,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这部剧以吴石、朱枫等烈士为原型,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
2025-10-18 09:22:00
蚌埠市区一地将短时停气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8日从蚌埠新奥燃气发布的停气通知获悉,因管道碰接,当地计划2025年10月20日14时10分-16时30分期间停气。停气范围:学翰府邸6号楼及周边商户大皖
2025-10-18 10:01:00
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召开河北招投标数智化两项重要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应用交流活动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2025-10-18 10:03:00
滨州中医医院开展肿瘤患者腰椎病理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微创术式治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近日,滨州市中医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心成功为一例霍奇金淋巴瘤腰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2025-10-18 10:56:00
东营颐养院里的“隐形守护神”,是这些养老“黑科技”
在东营的颐养院里,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这些看似寻常的房间内,科技以最温柔的方式融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5-10-18 10:59:00
东南网10月18日(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陈欢欢)5000米级潜航机器人、AI赋能“空天地海”监测网……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上
2025-10-18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