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20日消息,三星电子计划明年生产第9代V-NAND闪存,将沿用双层堆栈架构,超过300层;而SK海力士计划2025年上半年量产三层堆栈架构的321层NAND闪存。
实际上,提高存储密度的手段除了提高层数外也还包括其他方案。目前,4bit单元(QLC)型3DNAND闪存已经实现商业化,而且SSD受益于此也已经变成了“白菜价”。

虽然SSD目前已经有开始涨价的迹象,但几家大厂已经开始研发下一代的5bit单元(PLC)方案,相信接下来大家就能用上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
在FMS2023闪存峰会上,SK海力士就展示了其新型PLC(5-BitMLC)技术的研究成果。

这一技术原理上类似铠侠2019年开发的TwinBiCSFLASH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用两个2.5bit单元,这样双线程同时写入的话一定会比5bit存储快得多。
在5bit单元中,一个存储单元中可以包含32个不同的阈值电压(IT之家注:即25),而常规方式下用PLC写入并验证32个不同的阈值电压所需时间是TLC的近20倍,这显然是用户无法接受的。
因此,SK海力士设计了一种新型PLC,将一个5bit单元分为两个2.5bit点位,每个点也存储2.5bit。然后综合各个点的数据获得5bit数据,这样就可以使PLC写入时间与TLC(3bit单元)大致相同。

实际上,Solidigm一年前已经展示过首款采用PLC-NAND的SSD,它沿用了当前QLC-NAND一样的192层闪存,但由于每个单元由5bit(而非4bit)点组成,其密度增加至23.3Gbit/mm²,创下了最高记录;而凭借321层的第9代新型TLC-NAND,预计SK海力士有望达到20Gbit/mm²以上的密度。当然,更多的层数也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步骤和更高的成本,预计早期产品依然还会很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