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1-29 23:35:00 来源:老来乐·乐言乐娱

2023年的票房总榜前30,没有港片。

排在第31位的是去年年末上映的《金手指》,该片耗资逾3亿,由庄文强自编自导、有梁朝伟和刘德华两大影帝助阵,票房刚刚5亿,却已是2023年票房最高的港片。紧随其后的是由刘德华监制兼主演的《潜行》,该片成本2亿,票房累计3.6亿,远远没有达到回本的成绩。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港片落寞讨论了多年,去年似乎尤为严重。2022年卖了7.12亿的《神探大战》位列票房总榜第十,2021年《怒火·重案》以13.29亿的成绩排在票房总榜第六,2020年的《拆弹专家2》和《除暴》分别位列票房总榜第五、第九,累计超18亿票房。疫情三年,港片市场虽面临挑战,但也不至于沦落到2023年头部影片票房刚刚5亿的境地。

回顾2023年内地院线上映的港片,票房虽然有所下跌,但数量其实并不少。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然而,我们不难在近期上映的港片中探寻到一种新趋势,即一种摆脱传统港片的努力。除了上述的《金手指》和《潜行》在题材和内容上有所创新,由尔冬升监制、麦启光执导的《临时劫案》基于其黑色幽默的风格呈现出一抹亮色。影片避开了热片扎堆的档期,选在元旦档和春节档之间上映,首日票房2356.6万,上映四天票房破亿,对于其中小成本的体量来讲,成绩相对斐然。

再往前看,2022年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和2023年初的《毒舌律师》也都突破了观众印象中的“港片模式”,在类型和题材上令观众耳目一新。

或许,不是观众不爱看港片了,而是不想看千篇一律的警匪题材和几个熟悉的演员的“排列组合”,当经典港味加上创新元素,港片也能有更多观众。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港片的保守:同质化、青黄不接和断裂感

关于“港片已死”的讨论,早就不是件新鲜事。

香港电影的疲态早从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经显露,伴随着“九七回归”、好莱坞的冲击、电影人才的流失等等,曾经百花齐放的香港影坛越发萎靡。在“大片”席卷的世纪之交,粗制滥造的港产娱乐片被各路涌来的高质量对手包围夹击,港片就此埋下没落的种子。当然,2002年港影借《无间道》重振雄风,可盛世即巅峰,港片从此徘徊在自身的暮色中。

提及近十年来的港片,脑海中一晃而过的无非就是那几张熟悉的影星面孔。不同身份的刘德华们、古天乐们和郭富城们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穿行,或在熙攘紧凑的街道,或在霓虹遍布的夜晚、亦或在严肃的法院和警署、又或是拔地而起的高楼顶层,一会儿枪战、一会儿缉毒、一会儿又上演猫鼠游戏。总之,香港电影这十几年给大家的印象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内容单一、形式拼接。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内容上,香港电影同质化题材泛滥。上世纪黄金时代五花八门的类型趋于单一,黑帮片、武侠片、鬼怪片和无厘头、市井喜剧从银幕上消失,近些年留给内地观众的,似乎只有建立在爽感之上的警匪片和犯罪片。缉毒、警匪、枪战、追车等题材换汤不换药式地频频出现,黄金时代的故事被不断地重述,香港电影就像曾经江河日下的古典好莱坞,走到了类型化的瓶颈期。

当然,这不得不提到CEPA协议后港导北上面临的创作局限。

2003年,香港-内地签署的CEPA协议(全称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鼓励港陆电影公司联手,发展合拍模式。一方面,合拍片可以不受进口配额的束缚,作为内地片在院线上映;但另一方面,依附中国内地的审批制度和产业政策,香港电影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存在多方掣肘。由此而来,合拍片丧失了本土片原本那些离经叛道、天马行空的“港味”,而这恰恰是香港电影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形式上,永恒不变的演员阵容也是港片被人常常诟病的原因之一。如今的观众在选择观看哪部港片时,常常无法辨析他们的差异,反正无非是梁朝伟、刘德华和郭富城的排列组合,看哪部都差不多。影帝们的号召力固然可观,但是香港电影却像卯足了劲儿在夕阳西下的跑道上奔驰,全然不顾已然掉队的后辈演员以及老影星与年轻观众难以磨合的弊病。

但究其根本,不与时俱进才是港片没落最致命的原因。近些年,随着内地电影的崛起,国内观众已经被培养出一套异于进口片猖獗时期的审美,香港独特的地域性特征非但不再是人们追求的都市想象,反而加剧了与内地城市空间的距离感,与受众群体的生命经验也有显著割裂。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如今,面对类似题材,观众更青睐内地制作的电影。譬如收获5.69亿票房的《拯救嫌疑人》,影片结合了悬疑和犯罪两大港片特色类型,集女性复仇和庭审对弈于一身。虽槽点满满,但深谙如何操纵观众情绪,撬动社交流量。相比起后者对时代议题和观众情绪的把控,香港的合拍片似乎未能及时调整自身,在商业类型的裹挟下,社会问题意识被搁置,思维还停留在塑造银幕奇观、官能刺激的层面。合拍片本就水土不服,如若不断仿制旧时辉煌,最终只能陷入内容滞后的窘境。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港片的转型:新鲜感与熟悉感并存,有创新但有限

香港电影的觉醒虽迟但到,近一个月上映的影片几乎同时兼顾了新鲜感和熟悉感。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金手指》的新鲜感在于,影片规避了警匪歹徒,讲述了一个无关贩毒、无关抢劫,无关爆炸,单纯是一个股神跌落神坛的故事。拍金融犯罪,乍一看眼前一亮,但仔细一想,这不过是香港城市传奇的一个切面。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香港本就是金融行业的天然土壤,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大厦楼宇间,也诞生了诸多一夜暴富的发家故事。庄文强另辟蹊径,捕捉到银幕叙事的缺失,确实新鲜,但也徒增观影门槛。

熟悉的是,影片延续了《无间道》以来的顶级双雄阵容,成为本片的最大看点。刘德华饰演廉政公署执着追缉的督查刘启源,梁朝伟饰演玩弄法律于股掌间的金融大亨程一言,一邪一正、再续辉煌。这种熟悉感还体现在与近期热档电视剧的隔空互文上。前半段梁朝伟的草根翻身状似《繁花》中的宝总,后半段刘德华查案也不难联想到《三大队》中千里缉凶的程冰。

可以说,《金手指》浮华流金的外表之下流淌的还是观众熟悉的元素,但纸醉金迷的背后缺少了实打实的细节和立得住的人设。影片像走马灯一样快速回放着程一言跃升为一代股神的种种高光时刻,又在刘启源的闪回记忆中叙述着他身为法外狂徒的狠戾,而最后急转直下的结局却造成头重脚轻的观感,使本该蓄积的爽感转瞬即逝。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再来看《临时劫案》,剧情主线仍然是香港警匪片的模式,但影片老酒新酿,选择了荒诞喜剧的路子,画风新奇惹人注目。影片讲述了两个怂包和一个悍匪误打误撞组队抢劫的故事。郭富城突破了昔日正统的银幕形象,爆改成龅牙土匪,身穿短袖配西装,为影片的荒诞感增色不少。台词中一系列诸如“说谢谢”“说sorry”和“中招补一枪”等等的“匪言匪语”也为影片的喜剧底色再次冠名。如若不是《临时劫案》这次出手,港式喜剧的传统就要被观众遗忘干净。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相比上述两部的创新,《潜行》则略显力不从心。虽然影片注入强烈的时代气息,融合“暗网”和“直播卖货”等热梗,但缺失逻辑链的情节设置、毫无说服力的角色塑造、人物动机以及失语的女性等问题却频频暴露,看下来只是一幅汇聚众多元素的拼贴画,光鲜亮丽,却空有噱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港片都缺乏IP加持,作为原创或真实事件改编故事在系列云集的港片队伍中稍显落寞。但这或许是港影转型的一大信号,电影人们逐渐厌倦商业化趋势,转而投向更有发挥空间的原创故事。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黄昏之后,港片如何蓄力

港导北上后,港片分为两类:合拍片和本土港片。

严格意义上说,本土港片指香港公司全资制作的影片,但针对港陆合资的大趋势而言,此类影片多指由香港公司作为主要投资,由香港新导演执导,更具本土意识的香港电影。这类港片在香港票房确实属于上乘,但却失掉了更大的观众盘。它们在题材上与传统港片的气质截然不同,它们多具人文关怀、有社会问题意识,但体量和内容决定了不好卖的市场僵局。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2023年,《流水落花》在内地院线上映后仅仅收获28.7万的票房,然而,此片在国际上已经屡屡获奖,女主角郑秀文凭借天美一角荣获第4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票房惨淡的背后是文艺片的受众局限,但仅就影片而言,它有着是枝裕和的影子,有着日式家庭片的静谧,却唯独没有港片既往的“香港性”。

消失在票房TOP30后,港片能否触底反弹?

相比而言,由黄子华主演的《毒舌律师》和《还是觉得你最好》分别获得了1.87亿和1.07亿的票房,成绩较为满意。这两部影片均为小体量投资,类型在一众同质化港片中脱颖而出,这其中浓浓的“香港味道”便是观众为之称道的地方。此外,影片在台词层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粤语,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本土性”和观感上的“适配性”。

不难看出,内地观众对港片的期待和诉求很大程度上还是别具新意、更加贴合香港本土的影片。而合拍片则因陷入了两边观众都想讨好的局面,既不像内地片,也不像港片,反而处于畏手畏脚、小心翼翼的境地,因此越来越无法吸引观众的青睐。仅仅有诸如陈可辛、徐克这样的导演在几经试错后,成功褪去香港气质、彻底融入内地,摆脱“既要又要”的诱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市场道路。

老港片已然消逝,新港片也仍在探索,在固步自封和圈地自萌之间,未来的香港电影亟需寻找到一套新的内容模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05: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4的香港电影,到了触底反弹的时刻
...所致。天下一电影执行董事邓维弼回忆,“早期如果要做合拍片,基本大部分都是做警匪题材,大多数制片方普遍认为内地观众只喜欢这个方向。”无限自在董事长朱玮杰认为,网络电影在同类题材
2024-03-24 21:00:00
成龙新片《传说》市场遇冷,老牌香港影星们的路该怎么走?
...一方面,成龙作为香港电影人的代表,虽然近些年大多是合拍片,但不可否认,香港影人在内地的票房号召力整体都在大大下降。前不久《九龙城寨之围城》制片人陈罗超透露接下来许多内地电影公
2024-07-26 16:01:00
香港电影开始“反攻”,刘德华对战沈腾,周星驰与吴京PK
...的《红毯先生》。《红毯先生》是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合拍片,该片是由宁浩执导,刘德华领衔主演,讲述了香港天王巨星刘伟驰(刘德华饰)从影四十年,一直渴望得影帝。他决定与导演林浩(
2023-11-10 10:51:00
《流浪地球2》vs《无名》,刘德华梁朝伟第N次的“打擂台”!
...无双》。这部电影也是当时上海电影集团投资最多的一部合拍片,仅搭建片中“大明宫殿”,就花了2000千万元。 作为典型的贺岁喜剧,影片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几乎同步上映,最终分别获得
2023-01-09 22:44:00
港片已死?新导演用成绩说不!
...应机会。除了黄庆勋的《断网》和刘浩良的《除暴》作为合拍片获得内地投资支持,近年甚少新导演创作属于动作犯罪类型。吴炜伦曾在公开采访中坦言,从他过往的履历来看,江志强清楚他更擅长
2023-02-27 23:26:00
《这个杀手不太冷》上映的这一年,周星驰输给了周润发!
...片拿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市场经济影响下,合拍片涌现,同样录像厅的热潮,带动了港台电影在内地市场的传播,特别是电影史上频繁提及的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的旗手,开始走上
2024-11-05 13:44:00
天王梁朝伟上演“发疯”戏码,上映半月票房仅4亿,港片不行了?
...有别。还是以那七部警匪片为例,你会发现,它们全部是合拍片,甚至其中有四部,都是内地公司主导。虽然大多是香港演员。但其实,已经变成了内地电影了。广义来说。Sir也觉得它们与港片
2024-01-15 22:06:00
台前幕后,都是熟悉的香港电影味道
...在寻求更好的发展。其中有一些电影导演选择北上,创作合拍片,像邱礼涛、徐克、陈可辛等导演都拍出了很多优秀的合拍片。还有一部分导演选择到东南亚拍摄。而在香港本土,也有一批青年导演
2024-05-07 02:14:00
今日影评:票房跌落!国外超级IP不“香”了吗?
...与前面提到的系列IP电影不同,《巨齿鲨2:深渊》是中美合拍片,一方面,它的第一部电影《巨齿鲨》已经有了一定的观众和票房基础;另外一方面,第二部《巨齿鲨2:深渊》更有加盟。对于
2023-07-20 14:2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超甜!他们在福州牵手了!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杨玉娟 文/摄)当军装的坚毅遇见红妆的温柔,一场专属于军地青年的浪漫邂逅上演了
2025-10-18 23:00:00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 赵鹏飞 通讯员 汤靖)近日,荣成市少年宫第一届艺体科技嘉年华暨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四载耕耘,童心绽放
2025-10-18 21:07:00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持续上演:以国粹之韵讲好黑土地振兴故事
10月16日至17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在大众剧场上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重点打造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作品
2025-10-18 21:59:00
就在今晚!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
10月18日晚7:30,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音你而来 乐动毕节”主题音乐会将在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热情上演
2025-10-18 20:53:00
《非凡的你》致敬“人工天河”设计师,红旗渠精神闪耀银幕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红旗渠的潺潺流水不仅滋养了豫北大地,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2025-10-18 19:47: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跟着节奏跳起热舞,吸引了观众围观。
2025-10-18 08:32:00
话剧《我这半辈子》“大剧场版”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7日-19日,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
2025-10-18 19:16:00
青春华章丨“苏超”短剧即将上线!历史名将“穿越”,用兵法叱咤球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夏思宇汉代名将韩信跨越两千年时空,闪现万众瞩目的“苏超”赛场?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齐聚绿茵场
2025-10-18 09:21:00
南昌保利大剧院一年举办167场艺术演出活动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了“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媒体探访商业及文化地标
2025-10-18 16:57:00
《依依向北风》,回首金陵岸年代大剧周日登陆央视,取景地包括260多个南京场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故事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25-10-18 09:21:00
冲击文华奖河北两作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史晓多)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
2025-10-17 08:26:00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一个陪你疯、陪你玩、随叫随到的“社交搭子”,无疑是一个温暖又治愈的存在。由北京农商银行冠名的《京城十二时辰》第五季暖心回归
2025-10-17 09:25:00
燃爆!欢聚传媒艺人闪耀出圈,王阡惠、王钰威频创佳绩引全网关注
燃爆!欢聚传媒艺人闪耀出圈,王阡惠、王钰威频创佳绩引全网关注近期,欢聚传媒旗下新生代演员凭借多元戏路与扎实演技表现亮眼
2025-10-17 09:25:00
将支点高台变为难以控制的头顶,演员凌空而起进行抛接、翻腾等动作,构思新奇,造型优美而富有张力。
2025-10-17 09:53:00
东南网10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12日下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孙砾
2025-10-17 1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