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学文
十年时光,西藏山南军分区一等功臣连日挺布边防连指导员索朗多杰和妻子洛桑卓玛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大山的约定,这对党员夫妻心手相牵同心共守一座雪山。他俩的岗位职责虽不同,但初心相同、使命相同,爱与坚守同在,他俩始终挺立在最前线,同心守望一座雪山。
虽然两人同在一座雪山,对他俩来说却像是谈了一场“异地恋”,索朗多杰和洛桑卓玛在见不面的日子里,他俩相互联系彼此关心的方式也不断迭代升级,从往返山上山下的快递员为他俩互捎书信来互表思念,到通过“小灵通”的电波聆听彼此的甜蜜回音,再到视频通话从言谈举止中表达牵挂与思念。
他俩结婚的第二年,他俩的女儿呱呱坠地,也就是在这一年索朗多杰因工作调动去到了更远的边防单位,他和妻子、女儿的距离更远了,两人就此相隔几百公里,在前往新单位报到前,他途经雪山下和妻子女儿拍了张全家福,他一步三回头,看着噙着泪花的洛桑卓玛和啼哭不止的女儿,他也依依不舍,他将这张全家福随身带着便前往新单位。
在2019年春节,大雪纷然而至,洛桑卓玛给索朗多杰发了个信息“多杰,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洛桑卓玛带着不满一岁的女儿顶风冒雪,奔赴索朗多杰所戍守的雪山之巅探亲。
进山,百转千回终是看不到尽头蜿蜒险峻的山路。一路上,山翻过去了还是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弯转过去了还是弯,一弯更比一弯险,洛桑卓玛感觉胃里翻江倒海,但还是强忍着,怀里的女儿啼哭不止,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在怀里轻摇,又是哄唱儿歌,折腾许久,女儿才沉沉入睡……
一见到妻子和女儿,索朗多杰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前接过洛桑卓玛怀里的女儿,动情地说道“这么远过来,辛苦你们母女俩了。”
“这一路上虽然很苦,但能见到你,一切都值得。”洛桑卓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千里奔波,却没能换来长久的团聚。索朗多杰因节日战备执勤任务重,陪妻子女儿的时间很短,洛桑卓玛来到军营几天后,女儿因水土不服身上起了红水肿,她只好带着女儿离开驻地回到家中。
索朗多杰和洛桑卓玛同守雪山的这些年,见证了雪域边关的变化。
索朗多杰来边防任职以来,带队走过巡逻路,在吉布哨所担任过哨长。曾经身在边关,冬季缺水只能用枯草和干牛粪燃火融雪取水,以此作为生活用水,罐头成为平时的主要菜品,有时还要到山上挖野菜充饥,家属来队也只能攀爬陡峭的山路,亦步亦趋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才能到达连队。“要路路不通,要水水不来”,在艰苦环境中,索朗多杰从没想过选择离开。
如今,边关旧貌换新颜,雪山通上长明电,山泉水通过水管汩汩流入哨所,哨所配备一体化净水器,官兵再也不用为取水而发愁,千里边关一路通,家属来队车辆也能直抵单位。在雪山执勤也从原先“巡逻靠走、观察靠瞅、通信靠吼”到如今巡逻车为巡逻提速、智能设备眼观六路助力观察执勤、无线网络联通八方......“如何理解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索朗多杰结合自身任职经历和官兵谈及边防的十年边防巨变,他感觉和幸福撞了个满怀,他的讲述引起官兵的广泛共鸣和阵阵掌声。
“一草一木都是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家门连着国门,有国才有家。”洛桑卓玛有感而发。她与乡政府工作人员同乡民一起谈十年来勒门巴民族乡的变化、话发展。
这些年,洛桑卓玛走家串户为父老乡亲传播党的声音、踏上山路巡边护林、为乡民牧民脱贫致富而奔波劳走......
2020年底索朗多杰来到一等功臣连日挺布边防连任边防连指导员,离妻子洛桑卓玛的距离更近了,两人同在一座雪山深情守望。
索朗多杰担任指导员以来,每每踏上巡逻路,他都当先锋打头阵。这条巡逻路穿梭于原始森林,夏秋有毒蛇野兽出没,春冬积雪齐腰,索朗多杰在身患脊柱炎,尽管如此,他还多次主动申请带队参巡,不知跌倒多少次,他还继续爬起继续前行,为官兵们巡边“开路”,战友们纷纷劝他休息,可他总是斩钉截铁地说:“我是党员,就要走在最前列。”每年大大小小几十次巡逻,只要索朗多杰在连队,他都不会缺席。
索朗多杰参巡逻,身上被毒蜂叮咬,在路上跌倒磕伤的的伤疤就成了他身上的“勋章”。看着丈夫身上的伤疤,洛桑卓玛虽有几分心疼,但在她心里,更是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
总在清晨时,当阳光透过山间薄雾,洛桑卓玛都会和勒门巴民族乡政府的同事们在勒门巴民族乡政府党委副书记格桑旦增的带领下,随身携带干粮,踏上巡边路,有时也会路遇毒蛇、黑熊等野生动物,巡边有时一走就是几周。
对洛桑卓玛来说,丈夫戍守在一等功臣连,乡政府的巡边带队人获得国家荣誉,向身边榜样看齐便是追随光,只为成为光。洛桑卓玛和勒门巴民族乡政府的护边员跟随由格桑旦增带队踏上巡边路,路上一路荆棘丛生,有时木刺会刺入洛桑卓玛的双手,但她却像“女汉子”一般咬牙坚持走完巡边路,直至巡边任务结束回到住所才用针将木刺挑出。
让洛桑卓玛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便是在巡边路上被蜱虫叮咬,但她还强忍着“疼痛”,直至走完巡边路,她才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用镊子夹出。
洛桑卓玛回首十年间在勒门巴民族乡政府工作经历,常年穿梭于密林密布的山间巡边护林,每当有新入职的同事,她都会手把手指导帮带,护边路线怎么走、护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洛桑卓玛事无巨细一一罗列,并整理出几万字的护边笔记。她还时常走进牧民家中,走到来到勒门巴民族乡旅游的游客身边,进行守边固防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巡边护林队伍,洛桑卓玛倍儿有成就感。
索朗多杰和洛桑卓玛用脚步丈量边关,一笔一画写出守望雪山的青春诗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0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