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陈灿代表——
运用法治力量提升居住质量(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宋朝军
在甘肃省兰州市闵家桥社区,72岁的居民杜新民正在自家楼下晒太阳,一位拿着公文包和笔记本的人走来,和她聊起小区的电梯。
来人叫陈灿,全国人大代表,兰州市律师协会会长、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主任。
“我之前就来过咱们这儿,那时正在加装电梯,现在来看看运行得怎么样。”陈灿笑着说。原来,之前陈灿把“建立老旧住宅电梯安装长效机制”的建议带到了2024年全国两会,并得到了住建部、财政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的积极反馈。随着老旧住宅安装电梯逐步推开,电梯运行情况、群众使用体验等一系列新问题引起陈灿的关注。为此,从今年春节前开始,他就把“加装电梯运行情况”纳入调研范畴。
电费负担怎么样?电梯广告收入如何处理?电梯和附属设施有没有挤占消防通道?居民和工作人员一一向陈灿解答。“这些问题涉及商业、基层群众自治、消防、公共安全等领域,既是法律问题,也是现实问题。”陈灿说。
乘坐了几部电梯后,一个细节引起陈灿注意:“不同楼、不同单元的位置和居住群众各有特点,加装电梯的规格也可以有所区别。”就拿杜新民所在单元来说,全部18户居民都是老年人,下楼时间分散,很少出现上班挤电梯的情况。基于此,社区选择在这个单元安装一部可容纳5人的电梯。“电梯不大,但足够用,而且噪声小、电费负担也轻。”杜新民很满意。
“调研细一些,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再运用法律专业特长,形成进一步的建议。”陈灿很有信心。同时,他的目光还关注到了乡村。一年来,他多次走进农民家中,听取村民对农村自建房管理的意见建议,“城市和农村,大家对提高居住质量的期待有相似之处。调研细致,抓准问题关键,找到合适的法治手段,就能更好保障群众权益。”
■记者手记
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履职工作中
作为一名律师,陈灿认为,要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履职工作中,这离不开细致深入的调研。这些年,每到一个老旧小区,他都尽量进去转一转,和群众聊一聊。从居民到物业、从街道到社区,方方面面的意见他都认真对待,因为这里面就蕴含着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智慧。陈灿说,当代表就要找到好办法,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凝聚共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8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