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临终托孤为何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21: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世人眼中,曹操始终都是以奸雄的形象出现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名句流传至今,“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他干的事,在政治上可谓是超级狠人,对人性的把握更是稳准狠。

在他临终之际,担心性格阴狠的曹丕对其他兄弟不利,曹操就向曹丕托孤,动之以情让他善待年仅5岁的曹干这个年幼失母又即将丧父的弟弟。

从那时起曹干就叫曹丕“阿翁(父亲)”,这很可能就是曹操教他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了能让孩子活命,曹操也是煞费苦心,而6年之后,曹丕去世前的一番作为,才让人认识到曹操的高明之处。

曹操临终托孤为何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

曹操一生娶了16个妻妾生下25个儿子,堪称人丁兴旺,不过在那个战乱年代,有些孩子很容易遭遇意外。

譬如当年张绣投降后,曹操发现他夫人貌美无双,便强行把张绣的妻子抢过来,本来张绣投降就不情不愿,这时最应该做的当然是好好安抚,但曹操看到没人完全忘记了这些,导致张秀恼羞成怒降后复叛,而曹操也因为自己的色心而付出了巨大代价。

张绣反叛发动突然袭击,曹操一度陷入绝境,幸亏大儿子曹昂挺身而出,才帮曹操化险为夷,不过这次也只能算是一命换一命,曹昂最终死在张绣军中。

万恶淫为首,色字头上一把刀,曹操至此也算是深有体会。

他有没有吸取经验教训咱不清楚也没法问,不过曹昂的意外身亡,却彻底打乱了曹操的接班计划。曹昂身为曹操长子,虽不是嫡出但其母早亡,由曹操正室丁氏抚养长大,聪明刚毅且性格谦和,一直深受曹操喜爱,也属意让他接班,但被张绣击杀,曹操只能另外选择接班人了。

曹操临终托孤为何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

曹昂死后,曹操又在众多儿子中看好了曹丕和曹植,前者很像年轻时的自己,而曹植则聪明超群。最终选谁曹操始终难以抉择,最后在贾诩举了袁绍、刘表两人废长立幼被消灭的例子后,曹丕才最终被曹操选定为继承人。

曹操临终之际,把几个儿子和重臣召集到面前,安排身后事,并嘱托曹丕善待其他兄弟,但轻飘飘一句话显然是不可能让曹丕言听计从的,所以曹操不得不仔细思考托孤计策。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一个老父亲,虽然在天下人心中背负骂名,但确实还是非常关心儿子的,为了孩子们兄弟和睦也是操碎了心。

在众多儿子之中,曹操深知曹丕性格是和自己最相似的,如果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他必定不会照做,否则他就不是曹丕了。

因此,在交代完所有事情之后,曹操开始玩起了心机,把年仅五岁的曹干单独叫到眼前,拉着他的手向曹丕托孤。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曹操对曹丕说这孩子刚出生三年,就失去母亲,从来不记得母亲长什么样,现在五岁了,自己这个当爹也要离他而去,以后他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嘱托曹丕好好照顾他。

曹操临终托孤为何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

从此之后,曹干就按照曹操临死前的嘱托,跟曹丕走得特别近,每次见到曹丕都喊他“阿翁”,这个称呼就是“父亲”的意思。自己的兄弟叫自己父亲,在注重伦理纲常的三国时代,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曹丕多次纠正曹干,但始终没有什么效果,曹干依然每次都叫他“阿翁”。

曹操在世时叫曹丕为哥哥,曹操去世后就叫他“阿翁”,如果说这是五岁孩子自己想出来的,肯定是没有人会相信的,所以这应该是曹操临死前教曹干,然后再配合临死前的托孤和那一番动情表演,自然让曹丕更加呵护曹干。

所以,曹丕每次见到曹干,听到他对自己的称呼,就不免想起曹操临死前的托付,拉着他的手常常悄悄流泪,对待曹干也比其他兄弟更加亲近。

曹操临终托孤为何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

活着的时候智计百出,死后的遗策还能护佑幼子平安,不得不感叹曹操对人心把握之准,对曹丕认识之深,知子莫若父,曹操可谓是算准了曹丕。

曹丕继承曹操的魏王之位后,显然不满足于此,经过和汉献帝“友好协商”,成功说动他启动“禅让”程序,曹丕最终成功篡权登上皇位。自古帝王之家无亲情,但因为曹操临死前的一番操作,曹丕最终还是善待了自己的兄弟,没有闹出兄弟相残的惨剧。

对于称呼自己“阿翁”的曹干,曹丕非常大度,先封他为燕公,不到两年时间又升他为河间王,此后还不断扩大他的封地,让他做一个逍遥王爷衣食无忧。在曹丕临终前,还特意留下遗诏,嘱托继位者善待这个小叔。

曹操临终托孤为何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

至于当年和自己争位的曹植,如果不是受曹干带来的兄弟之情影响,以曹丕的为人自然是直接一杀了之的,但现在因为有了兄弟亲情,曹丕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这才有了“七步成诗”的典故,而“煮豆燃豆萁”一诗更是流传千古。

曹丕留了曹植一命,把他圈禁在封地之中,而死里逃生的曹植也是小心做人,努力让自己保持低调,最终才算成功保全了自己。

对于其他兄弟,曹丕虽然也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自由,但终归还是念及兄弟之情留下了他们的性命,终其一生都没有无故杀死任何一个兄弟,曹操的儿子在他死后都能得以活命,这在帝王之家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曹操。

曹操临终托孤为何让5岁儿子喊曹丕阿翁

曹操在临死前,费尽心机留下托孤计策,让曹丕没有丢掉那可能因为大权在握而丧失的亲情,也正是这样的改变,既保住了曹干的性命,也保住了曹操其他儿子的性命,最终留下了“建安三曹”的美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干与曹丕是什么关系
...十五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死后,他5岁的幼子的确喊曹丕为爹《魏略》记载: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文帝,指曹丕,曹丕的谥号是“文皇帝”。良。是指曹干。曹干经常喊曹丕阿翁,阿翁就是
2023-06-09 10:53:00
5岁的曹干为何喊35岁的哥哥曹丕为“爹”
5岁的曹干,喊35岁的哥哥曹丕为“爹”,这是事实。弟弟喊哥哥为爹,乍一听确实挺奇怪,实则是老父亲曹操的一片良苦用心。公元220年,65岁的曹操病重,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便决定交代
2023-06-27 20:31:00
曹操临终之前,如何托付年仅五岁的小儿子的?
...适的继承人。二,曹操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剩下的儿子中,曹丕生性多疑,曹植又醉心诗书,心性狂傲不羁,难以担当大任。后来,曹操发现了以一位合适的接班人,那就是自己的小儿子“曹冲”。曹
2023-09-12 20:30:00
曹操死后,5岁儿子为何拉曹丕的手叫“爹”
...悲痛欲绝,几乎每天只能喝酒来缓解忧虑。此时,大儿子曹丕善意前来安慰,曹操不但没有买帐,还大笑着说:“曹冲之的死对我来说是不幸的,对你来说是很幸运的。”曹操悲哀的心情可见一斑。
2024-06-11 15:19:00
曹操死时,5岁的幼子为何拉着曹丕叫爹
曹操死的时候66岁,曹丕34岁,最小的儿子曹良才5岁。奇怪的是,本该叫曹丕哥哥的曹良(后改名曹干),却经常叫他“阿翁”,也就是说将哥哥当做了自己的父亲。一向对兄弟十分刻薄的曹丕对
2024-04-18 20:09:00
...昭仪抚养长大。曹干五岁时,曹操病逝。临死前,曹操对曹丕说,“曹干三岁亡母,五岁失父,我死以后你要好好照顾他。”曹丕流着泪答应了曹操。曹操死后,曹丕果然对这个小弟弟非常照顾,对
2024-06-17 07:27:00
曹操临死留下5岁幼子,为何拉着曹丕的手就叫父亲
...中有不少拿出来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曹丕曹植外还有长子曹昂、曹冲等。但最后因种种原因太子之位还是落得了曹丕的手中,在曹操逝世的时候他最小的一个儿子才只有五岁。对
2024-05-28 09:48:00
曹丕并非曹操最优秀的儿子,为何他能当皇帝
...争。相信大家都学过一首诗《七步诗》,这首诗正是描述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夺嫡之争。曹操家族中并不缺人才,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被后世称为建安“三曹”,这三人的文学造诣在历史上占
2023-06-25 17:29:00
曹丕死后,曹植兴奋不已,准备大展拳脚,不料曹丕的儿子更狠
曹丕去世后,曹植虽然外表悲痛,但内心其实兴奋不已,因为失去曹丕的压制,曹植将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已经准备好大展拳脚了,结果新继位的侄儿,狠辣程度远超众人的想象!被曹丕压制的曹植
2023-08-18 15: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