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达州:电力“红”助力梯田秋收“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4 20:21: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赖珊 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眼下正是水稻收获的时候,在达州市层层叠叠的梯田上,上万亩的水稻相继成熟,金灿灿,沉甸甸饱满的穗子将禾秆压弯。国网达州供电公司乡村振兴服务站的“红马甲”在农忙季加大服务力度,针对不同农户需求,各项用电服务措施迅速跟上,确保水稻颗粒归仓。

8月29日,在达州市宣汉县马渡关镇双庙村1200亩流转的梯田中,今年首次尝试的300亩种子水稻父本已人工收割晾晒,母本进入机械收割时间。据介绍,双庙村今年被宣汉县纳入水稻制种基地,从以前的种粮进阶为种优质种子粮,亩产值从原来的1500元增至3500元。面对第一次有大型设备进入耕地,为保障安全,马渡关供电所书记王韬早早的带领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田间地头,巡视线路,查勘电杆和拉线,从第一阶梯田排查、标记。

达州:电力“红”助力梯田秋收“黄”

“师傅,咱们梯田里,有几个地方有电杆和拉线。你们收割到那个地方的时候,一定要当心,我们都做了明显标记,用七彩的彩帛标识了,在那周围,机器就不要去了,用人工收割,好不好?一定要记住这个,为你们安全着想!”在路过每个收割机旁时,王韬都要停下脚步嘱咐收割工人注意事项。

水稻制种,收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选种也是其中重要一环,双庙村与当地县种子公司签订水稻制种收购协议,十几天后种子公司就将带着设备前来选种,双庙村书记陈浩有点犯愁。

“因为制种公司来收购我们种子的时候,他要带一台用于去湿、筛选的一个机器,但是那个机器功率比较大,而且必须是三相电才能用,我们现在苦于这个地方没有三相电,所以这个就需要供电所给我们大力支持。”

达州:电力“红”助力梯田秋收“黄”

在得知村里用电需求后,王韬立刻前往现场进行用电查勘,以最快速度响应报装和用电需求。

双庙村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地貌,机械收割速度远小于平原地带。由于近期雨水增多,为确保秋收不延误,收割工作持续到傍晚还没结束,看着不停忙碌的收割工人,王韬立刻安排供电所拉来了应急照明灯,提供夜间照明,确保收割机安全工作,整个收割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

达州:电力“红”助力梯田秋收“黄”

10个小时后,距离双庙村36公里外的金石梯田,那里2万多亩水稻迎来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接下来,这片高山优质水稻将开镰收割,预计产量将达到2400万斤。

层层田垄里,收割的农户们仍延续着传统的收割方式。一束束割下的水稻将会架在禾秆上凉晒一天后被农户收回。但3000多农户家中已基本全部采用机械脱粒,从前几个小时才能脱粒一亩水稻,现在几分钟就可完成。

设备使用高峰期,达州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专项用电服务也在今天全面铺开。秋收场地用电导线是否合格、绝缘是否老化、有无漏电保护器等,各个环节逐一检查。

达州:电力“红”助力梯田秋收“黄”

据悉,从本周开始,达州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33个乡村振兴服务站全面开展秋粮生产用电服务保障工作,随着脱谷机、退壳机、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的大量使用,达州公司制定了专项的保供电方案,通过发放安全用电手册、提供夜间应急抢修照明、开辟绿色通道、台区经理24小时在线等方式,全力服务秋收用电,助力秋粮丰收、丰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5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达川区41.7万亩水稻丰收在望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初秋时节,稻谷飘香。连日来,在烈日高温的“催促”下,达川区万家镇、大树镇、南岳镇等多个乡镇高标准农田里的稻谷已闪着金色的光芒,进入丰收时节。达州是全
2023-08-23 09:20:00
打好“突击战” 守牢“米粮仓”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打好“突击战” 守牢“米粮仓”——开江坚决扛起全市农业发展大旗秧苗移栽。近年来,开江县聚焦稻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举创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首创必成,农业增加值
2024-06-14 08:09:00
川渝进入丰收季 达州287万亩水稻开镰
...央视网消息:立秋时节,川渝大地水稻陆续成熟。在四川达州,农户正趁着晴好天气,全力抢收287亩水稻。在达州市大竹县童家镇的一处制种水稻栽植基地,大型收割机忙着收割制种水稻,经过
2023-08-11 16:1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粮食产量连续10年位居四川第一达州多措并举保障“粮袋子”“我去年流转了君塘镇土地1000余亩,种植水稻、大豆。水稻平均亩产765公斤,比2021年增加63公斤,
2023-02-01 05:34:00
达州高新区:“粮”辰美景好时光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达州高新区金垭镇真山村的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收割水稻。达州高新区供图金色田野,麦浪翻滚。8月28日,达州市高新区金垭镇真山村的村民正抢抓农时收割水稻。清晨的
2024-09-20 10:32:00
“十连冠”这样炼成
...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数据显示,达州市粮食总产量319.6万吨,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地处大巴山区的达州市耕地面积646.63万亩,在全省并非首位,“
2023-02-13 04:15:00
通川区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提档升级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人勤春来早通川区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提档升级金石镇粮油园区 蒲家镇“国色天香” 二月芳菲始盛开,桃李纷飞迎春来。一场春雨后,通川区广袤山野青翠欲滴、生机勃发,五
2023-02-28 08:47:00
【天南地北春潮涌⑧】四川达州:一亩地种出两亩粮
...花从山脚铺上山顶,把整个山坡染成一片金黄……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月岩村就在这大山上。“我们大山头的人,晓得良田来之不易,一分田都要掰做两分用!”指着眼前这一梯叠着一梯的油
2024-03-29 03:41:00
...电咨询和安全检查,真的是太感谢了。”1月29日10时20分达州合得拢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女士握着国网达州供电公司罗江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李治忠的手说道。随着农历春节长假的结束,达
2023-01-29 18: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6日,42项湖北“尖刀”成果集中亮相,标志着湖北正朝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稳步迈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2025-11-08 12:00:00
作为山西对外开放的“空中门户”,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承载着全省人民对高效便捷航空出行的期待。由山西建投二建集团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承建的综合交通中心安装项目
2025-11-08 07:15:00
11月8日又逢记者节这既是属于我们的节日更是一份对过往的沉淀与对未来的奔赴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在时代奔涌的发展前沿我们始终在场记录时代变迁的每一个脚印书写黑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生动故事笔尖流淌的
2025-11-08 07:39:00
11月5日,小店区审批局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太原昌盛万达广场现场办公,为入驻商户办理证照、送政策、送服务,让经营主体办事更省心
2025-11-08 07:46:00
《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十一月起施行增强地名文化保护力度,留住乡愁1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河北省地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正式施行
2025-11-08 07:50:00
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访张家口市委书记赵文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2025-11-08 07:52:00
关注进博会丨河北再赴进博之约(三):企业路演,广邀全球合作客商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第3天。连日来,河北参展企业积极开展路演推介活动,展示自身优势、推介产品特色,深入进行对接洽谈和经贸交流
2025-11-08 07:54:00
河北新闻网讯 近日,石家庄市八一小学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场以“探秘国之重器,绘就国防梦想”为主题的国防绘制特色活动
2025-11-07 17:55:00
邢台经开区:健康服务“零距离” 义诊惠民暖人心
河北新闻网讯(李院红)11月6日,邢台经济开发区沙河城镇卫生院联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举办“初冬送暖·健康护航”大型公益义诊活动
2025-11-07 17:56:00
尚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学堂精准服务群众
河北新闻网讯(李登峰)笔者近日获悉,尚义县以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依托,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群众需求
2025-11-07 17:57:00
尚义县启动消防宣传月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史惠英、冯苗)11月5日,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的尚义县“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该县文旅局举行
2025-11-07 18:00:00
涿鹿县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佳宁、王怡)11月6日,涿鹿县以“预防为主,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举办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涿鹿县消防救援大队
2025-11-07 18:01:00
非遗传承人走进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二中学
河北新闻网讯(范弘桥、于广明)近日,秦皇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金伟走进秦皇岛市抚宁区第二中学,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沉浸式剪纸体验课
2025-11-07 18:02:00
记者从十堰市公交集团获悉,11月8日,“十堰首届足球超级联赛(堰超)揭幕战暨香港明星足球赛”将在十堰市体育中心举行。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025-11-07 18:05:00
河北新闻网讯(霍宇露、齐海涛、于洪海)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邮政快递行业党委深入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创新推行“党建+安全”融合发展模式
2025-11-07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