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
闪耀在寒冬里的那片“民政红”
——渭南民政系统探访关爱服务困难群众工作纪实
志愿者为临渭区崇凝敬老院的特困老人表演节目,与老人共度集体生日。 (资料照片 临渭区民政局提供)
本报记者 陈墨怡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深的关切。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突发险情应对处置,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帮扶工作、实现“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我市民政系统始终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到困难群众生活的每一处、每一时,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民政红;哪里有困难需求,哪里就有暖心民政服务,建立机构体验“1+7+5X”、入户排查“1+7+5Y”、探访服务“1+7+5Z”工作机制,确保民政所干都是老百姓所想,民政所为都是老百姓所盼。
同食共饭感饱暖 敬老爱老暖民心
“咱共产党就是好!”1月9日,特困人员呼汉娃用质朴的话语表达对我市民政工作的感激与肯定。
当天是市民政局制定的公办养老机构体验生活日,在富平县庄里镇中心敬老院,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党耀升见到了80岁的特困人员呼汉娃和儿子呼军,向他们送去来自民政人最关切的问候。
自1月份以来,市民政局完善市县局长到公办养老机构体验生活“1+7+5X”制度,明确每月安排1天时间,与机构供养、管理人员同吃、同宿、同干,了解粥可温、衣可暖、病可医、行可稳、心可舒、钱可够、患可除,通过问题纪实、问题梳理、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销号“五步法”,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让机构老人“养得安心、住得顺心”。
此次市县两级民政局局长走进21家公办养老机构与700多名服务对象同食共饭,叙家长里短,聊衣食冷暖,话今昔苦甜,赞新时代的好日子。
不仅如此,在结束一天的体验后,市县各民政局局长分别填写纪实单,把当日的所看、所闻、所感、所思记录下来,把问题分门别类梳理出来。目前,已经梳理出两餐改三餐、饭菜营养均衡、集体浴室保暖等17个问题,并将责任分派下去,让陪餐陪出“家”的温情,亲人的味道。
“望闻问切”访民情 救助供养纾民困
寒冬里,秦东农村流动的那片红一定是“民政红”。
近日,临渭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在进行“一老一小”探访关爱服务时,发现阎村镇张家村13岁的女孩艳艳和弟弟晖晖生活十分困窘,他们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父亲智力不全,这样的情况牵动着每一位民政工作人员的心。
为更好推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落实,把特困人员安危冷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民政局实行入户排查“1+7+5Y”机制,民政干部每季度下沉网格,走进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中看协议、看卫生、看衣食、看取暖、看状态、看关爱、看需求,通过收集心愿、梳理心愿、发布心愿、资源对接、点亮心愿“五步法”,压实监护照料责任。活动开展以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每月都像盼过节一样盼着民政干部到家里来,共收集困难群众微心愿1660条,圆梦微心愿1619条,深化“物质+服务”的救助新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从“供给型救助”向“需求型救助”转变。
在扎实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华州区高塘镇南堡村66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张六书的居住环境简陋,不具备温暖过冬条件。经工作人员和照护人及本人沟通后,老人于2023年12月20日入住华州区中心敬老院,得到了暖心照顾。
据悉,入冬以来,全市民政、司法系统动员8829人次,排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8309人,更换照料服务人139人,环境卫生整改521人,送入敬老院集中供养32人,修订照料协议552份。
多方力量广覆盖 “敲门”探访保民需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我市民政人的心声。
2023年以来,我市将经济困难家庭老年人、散居孤儿探访行动列为全市十件民生实事,市县民政列支1400余万元,引入11家专业社会组织开展“1+7+5Z”探访服务,为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失能失智高龄独居等老人和困境儿童每月提供1次照料服务,助医、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乐、助学,通过需求征集、需求分类、对接交办、上门服务、效果评估“五步法”,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全市共建立困难群众探访信息库48315人,收集困难群众需求80575条,探访关爱442476人次,提供关爱服务248996人次。
群众是民政工作的“阅卷人”,市民政局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建立民政领域群众满意度测评库,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民意测评,满意度达98.7%。
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无不透露着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一串串详实的数据、一项项具体的措施,诠释着新时代我市民政工作者的为民情怀。
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渭南民政正踏行在暖心服务的路上,奋力书写着新时代民生答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