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董建伟
图为复兴号动车组飞驰在橄榄坝大桥上
随着一声“发车”,中老铁路复兴号列车疾驰而去,云南对外开放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年来,面对中老铁路带来的机遇,云南各方持续搭好平台,做好中老铁路共同开发、互利共赢这篇大文章。
云南积极协同各方抢抓中老铁路开通机遇,提出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和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并谋划了50个支撑性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开工率达70%,完成投资87亿元。沿线综合开发成效明显,黄金物流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云南省内中老铁路沿线地区也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省对外开放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协同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全省对外开放新格局也正加快形成,活力动力不断激发,云南对外开放呈现一派新新不已的景象。
图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
新思路
为有效发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以及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政策叠加优势,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昆明托管西双版纳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决策部署,使昆明成为全国唯一一座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自托管工作启动以来,累计安排资金6.13亿元支持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完善各类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积极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开展招商引资,截至12月底,磨憨共有市场主体3760户,其中2022年6月至12月新增市场主体538户。
同时,通过推动磨憨磨丁协同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中老双方优势,实现双方发展要素互补,深化产业合作,共同打造跨境产能合作示范区,实现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发展,云南对外开放自此打开了新思路、新局面。
开发区建设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而园区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云南园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22年,云南积极推动重点省(市)合作,省党政代表团赴福建省、四川省、上海市、江苏省学习考察,与周边省份加强通道建设协作;持续加强东西部沪滇协作,争取上海市财政援助资金38.18亿元支持项目落地,共建产业园区32个,实施沪滇产业协作重大项目41个,总投资规模达662.7亿元;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合作,有序推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每一步,都将云南区域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地;每一项举措,都在推动云南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新局面
2022年11月19日至22日,第6届南博会在昆明召开。本届南博会以“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为主题,精心设计了首届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和RCEP(云南)国际贸易投资合作论坛等16场会期活动,累计有8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64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参展与会。签约项目561个,其中投资项目390个,签约金额6051.28亿元;商贸合同171个,合同金额101.24亿美元。
开放融通,共谋发展。南博会展现开放新姿,在云南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传递合作力量的进程中注定意义非凡。
云南积极参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及中老、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此外,深入实施高质量对接RCEP行动计划,顺利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瑞丽、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不断发展。
云岭大地对外开放的累累硕果遍地开花: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成功运行20批次;红河、大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磨憨、瑞丽、河口等重点口岸基础设施改造和智慧化提升加快推进;“互联网+边境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启用;54余个“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在11个南亚东南亚国家组织实施……如今的云南,正在争取国家支持扩大云南省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新能源、信息、制造业成了外商投资的热点,经贸合作繁荣发展新局面正迎面而来。
新发展
这一年,云南陆续成功举办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首届腾冲科学家论坛等多个围绕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开展的高规格论坛,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87个,引进外国专家118人。这把云南科教、人才、创新战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对云南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新的要求,让云南各重点领域改革的持续深化迎来新的发展目标。
这一年,从制度创新到推进基础科学研究、升级研究场景,云南多措并举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实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用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比如,实施“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制”,推行科技经费“包干制”;搭建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立专业化技术交易市场,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219.2亿元;启动建设贵金属、特色植物提取、大观(云南中烟)等云南实验室;突破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60余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2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450户;新建17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
这一年,在激发本土创新活力等方面,云南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打造双创平台,支持云南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升级改造,举办创新创业大赛、2022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云南会场活动,开展首届“云南创新创业之星”评选等。
以开放谋新机,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在机遇大于挑战的2023年,云南将继续书写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奋进华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