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110千伏长岗变12开关跳闸,自愈方案启动。”近日,合肥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平台发出报警信息,自愈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用时35秒自动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11月22日,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合肥电网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全部城区,其中“自愈型”线路1093条。
合肥52座重点变电站可“一键”全停全转
据悉,2021年起,合肥全面推进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合肥供电公司共完成市区49个网格、465个单元配电自动化开关的改造升级,建成智能可视化配电房1150座,通过在客户侧、电网测设备端分别安装智能电表、智能配变终端等感知设备,实现台区高、低压侧所有运行信息均可观可测。
据了解,新一代配电自动化覆盖区域内发生故障时,系统快速隔离故障区域,最快“秒级”成功转移负荷。预警信息精准至台区和低压用户,有效解决传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盲区”。
截至今年10月底,合肥电网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全部城区,其中“自愈型”线路1093条。合肥电网实现抢修主动研判和先复电、后抢修模式,抢修复电时长同比2021年下降30%。与此同时,通过拓展配电自动化功能应用,当前合肥地区52座重点变电站具备“一键”全停全转功能,初步建成国网领先型配电自动化系统。
安徽省首个试点“行波精准智能系统”在合肥投运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深化应用,有力提升了城市供电可靠性,合肥地区供电可靠性由2021年的99.9477%提升至当前的99.981%。我们同时在安徽省内首个试点开展‘行波精准智能系统’建设工作,解决过去配网线路故障查找过程中存在难点。”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周章斌说。
今年4月,合肥供电公司成功投运“行波精准智能系统”。该系统由监测终端、后台服务器、数据平台三部分组成,一旦线路上任意一点发生故障,传感器精准监测故障点并形成瞬间高频扰动,将行波数据传输至后台服务器。结合线路参数,系统精准定位故障位置,迅速推送研判结果并发出告警信息。值得一提的是,系统可结合监测线路放电行波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发现微弱放电现象,实现隐患超前预警。
截至目前,“行波精准智能系统”覆盖至合肥市120条10千伏配网线路。与普通线路故障定位精准度1公里、甚至更长范围相比,该系统定位故障精准度在150米之内,将过去需要1小时以上故障查找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内。
计划至2025年,合肥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52.21%
11月18日中午,合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监控系统中显示:合肥地区新能源出力最大出力达213.758万千瓦,约占实时全市总负荷的34%。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合肥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833.68兆瓦,规模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近年来,合肥新能源出力屡创新高,今年4月7日上午11时45分,合肥地区新能源最大出力达215.7万千瓦,打破历史纪录,约占合肥电网实时负荷的40.47%。
新能源发电比例逐年提升,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使得电力调节难度不断加大。2020年2月,全省首个上线合肥电网虚拟电厂系统时间啊闽侯县哦啊吗,今年5月国内首个将“5G+量子”技术进一步融入其中,大幅提升新能源调控速度、安全性和电网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截至目前,合肥虚拟电厂接入各类荷约89万千瓦,占比超合肥电网夏季降温负荷两成,实现多种电力能源互联互动。
目前,合肥正全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计划至2025年,合肥电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52.21%,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至13.92%,滨湖科学城区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达96%以上。至2035年,合肥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通讯员 李岩 荣建
编辑 许大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