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AI时代:让创造力与AI共舞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24 11:3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网

作者:王红丽、李振

从智能家居到智慧诊断,从智能汽车到算法管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经在各个层面上融入我们的生活。近两年,AI技术水平更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进化速度,以ChatGPT为首的一系列生成式AI的出现让AI将不仅在重复性劳动领域大显身手,更在传统上人类主导的创造性脑力劳动领域大放异彩。譬如AI已经能够设计的符合时尚潮流的服装,生成符合平仄韵律的诗词歌赋;AI画作更是已经在艺术博览会上击败人类获得最高荣誉。这显示出AI在创造性领域的惊人潜力。当下,AI已经展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创造力”。

长久以来,创造力都被认为是人类独享的宝贵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生灵的重要特征之一,更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然而,当AI开始创作出与人类无异甚至更为工整的文章时,当AI开始创作以假乱真甚至更为精美的画作时,人类能否继续独享“创造力”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面对AI展现出的这种“创造力”像是悬在人类创造力头顶的达摩利斯之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AI将会对人类创造力产生的冲击?AI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应该如何避免人类的创造力被AI磨灭?又应该如何让人类的创造力与AI共舞?

人类的创造力目前依然无可替代

首先,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AI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固然令人震惊,但AI生成作品的能力依然建立在人类创造力的基础上。尽管AI可以生成文章、画作甚至音乐,但其背后的原理更像是在海量素材的基础上拼接修改。也就是说,AI的“创作”更像是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而不并非真正原创。更进一步来说,不管AI多么先进,它展现出来的所有能力,从设计到执行,都是建立在人类为其制定的算法和输入的数据上。因此,无论AI所展现出的创新多么引人注目,从其生成参考的素材到执行所需的算法,源头仍然是人类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不管是国家间的角逐还是个人的成功,真正能够让一个国家或个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依然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力。目前,A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激发创造力以及提升生产效率。但仅仅是使用AI技术不足以确保个人和国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这是因为随着AI技术逐渐普及,使用人工智能并不能带来额外优势。使用AI更多地是为未来的竞争划定了新起点,新的标准。只有当个人和国家能够将AI正确使用,结合自己的创造力才能真正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总的来说,哪怕AI已经展现出了“创造力”,但在未来的竞争中真正能够带来优势的仍然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力。

AI将极大地助力人类创造力实现飞跃

AI已经在提高人类创造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多数情况下,个人或团队要完整地构建并实现一个创意所花费的精力是巨大的。越是新颖的创意,收集、分析、理解资料和信息并将其付诸实践的成本越高。大量重复、繁琐、机械的工作占据个人的时间和经历,使其真正投入创造性工作的时间被大量挤占。此时,AI高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成为助力人类实现创造力飞跃的关键。笔者认为,AI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助力人类的创造力实现跃升:第一,在创意生成阶段,AI能够在创意的生成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灵感的火花;第二,在创意发展阶段,AI能够加快创意迭代以及付诸实践的速度。第三,AI能够根据创作者需求从其背后庞大的数据库中检索信息,跨越知识壁垒为创作者提供所需信息。

在实践中,AI上述的三种机制表现在具体两个方面:全新的工作流程和创作工具。例如,设计师不需要再耗时耗力手工绘制众多注定废弃的草图,而是可以指挥AI快速生成设计草图,这让设计师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作品构思中;编程人员不必再耗费精力去逐行理解长长的代码,而是可以使用代码解析AI理解复杂代码并查找错漏。通过革新工作流程,创作者能够在AI的帮助下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创意和设计上,让创作者的工作流更为变成纯粹的创作过程,并且打破创作壁垒,从而进一步激发自身创造力。

实现人类创造力与AI共舞的几点思考

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同时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与机遇,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不论你对其抱有怀疑、忧虑还是期待,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早些年的计算机、移动电话到今天的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技术始终伴随着我们,逐步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如同远古时期的火、工业时代的电,再到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和网络,都经历了从不被理解到被广泛接受的过程。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同样正在经历逐步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对此,笔者认为只有尽早了解AI、理性看待AI并且合理使用AI,才不至于从这样一次新的技术浪潮中被淘汰。

首先,普罗大众要想正确认识和对待AI,政府必须担起责任并做好引导工作。在宣传上,政府对AI的态度和宣传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对AI的认知。官方正确的宣传是消除大众对AI的恐惧,帮助民众理性看待AI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对AI应用的主体进行规范。也即政府应该出台指导企业规范使用AI的政策指引,引导企业研发、应用安全、可控、透明的人工智能。

此外,学者们对于认识AI对人类创造力的影响也身兼重任。当人类与AI一起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长期与AI共存的状态会对人类的创造力产生何种影响?人类的创造力是否会被AI潜移默化地磨灭?AI又可以通过哪些设计更好地助力人类的创造力?这些是有待学者们思考和观察的问题。

最后,在当下AI崛起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必要正确认识并积极拥抱AI。现如今,AI已经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各种类型层出不穷的AI在给我们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很多人的工作造成了威胁。这是因为当下AI技术尚未全面普及,其底层技术离大众依然遥远,AI尚不能成为每个人的生产力工具。但AI不应该被神化为大公司和专业技术人员独享的“魔法”,AI也不应该被贬低为仅仅是对人类拙劣的模仿。随着AI技术愈发平民化、易用化,AI将会成为每个人手上的“普通”工具。

警惕对AI的依赖以及滥用

一方面,过度依赖AI将成为人类创造力的巨大阻碍。AI具备相当高自主性,意志不坚定的人很容易沉浸在由AI提供的各种便利中。虽然正确使用AI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创造力,但个体过度依赖AI,那AI就可能成为制约创造力的“毒药”。另一方面,AI剽窃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知识产权难题,AI生成的文章、画作以及音乐作品并非真正原创。但传统定义下的知识产权难以应用于经过AI融合改编后的作品。笔者认为,解决AI滥用问题需要同时从技术鉴定和法律规范两方面着手。

总的来说,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人类创造力与AI共舞的世界。只有当我们正确理解AI、积极拥抱AI并合理使用AI时,才能确保在这个AI的时代让人类的创造力再次飞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华服盛宴:非遗与时尚共舞,青春与专业交融
...’时代使命,用潮流元素创新传统文化,展现青年学生的创造力与文化使命感,是职业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同育人的鲜活案例。”活动负责人介绍。 据悉,五四礼仪时装秀为该学校五四系
2025-05-08 15:44:00
宾大最新研究:AI产生创意的效率比人类高7倍
...能完成的工作上。比如和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或者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但是最近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AI对于人类情感的感受和表达,比很多人做得都要好。同样的,创造力这个事情,AI似乎
2023-08-13 19:12:00
跨学科思维培养人类创造力
...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清华教授的思维训练课:创造力培养》(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是一本培养读者创造力,帮助读者进行跨学科思维训练的书。本书围绕观察与思考、建模与分析
2024-03-18 11:00:00
绽放艺术之光,共筑科技未来!元音中学第三届科创艺术节开幕
...不仅是一次学术与艺术的盛会,更是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平台。他鼓励孩子们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成果。肖伟博士指出,科技创新是
2024-04-12 10:00:00
...复性强、数据驱动的任务,如数据分析、流程优化,但在创造力、情感共鸣和道德判断面前,它始终是个“理性得近乎冷漠”的存在。技术迭代与人力升级需同频共振。从汉阳铁厂的工业图腾到光谷
2025-04-19 16:47:00
Science研究揭GenAI「双刃剑」:GenAI让个人创作出彩却令集体创意趋同
...视之为新的写作工具;也有人心存疑虑,担心它影响作者创造力。创造力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也是人类通过文学、艺术和音乐进行表达的基础。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正在挑战人类创
2024-07-30 09:38:00
大文创如何跨进行跨学科创新
...化创意产业:是敌是友?”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认为,创造力本质上是人类独有的心智属性,技术应当服务于人类创造性思维而非取代。因此,他强调创意产业要做“人-技术协同”,通过团队协
2025-04-07 21:17:00
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可怕的事件”,一切才刚刚开始
...流的观点是不会。因为人类拥有自我意识、智力、情感、创造力、经验、直觉,和灵活适应这个本质上疆域无限的世界的能力。即使是ChatGPT那样的AI,也尚不具备独创性,只是对人类现
2023-05-31 07:32:00
AI时代人才的三个特质
...界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在AI时代,我们需要具备学习力、创造力和高敏感度。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了社会进步,是知识进
2023-12-19 05:2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全国首个万兆家庭云电竞PC在济南交付 开启云端游戏新场景
鲁网10月16日讯2025年10月13日,山东济南中铁逸都小区迎来全国通信与云游戏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山东联通产互、济南联通联合华为完成全国首台万兆家庭云电竞PC的正式交付与开通
2025-10-16 11:5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近期,金融机构2026年度秋季校园招聘大幕(以下简称秋招)开启。当前,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
2025-10-16 07:3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数轩记者马道军)10月15日,记者从市数据局了解到,由南京大数据集团牵头建设运营的南京数据要素创新中心——“宁数服”近日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数据产业公共示范平台”名单
2025-10-16 07:39: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10月13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官宣eSIM手机商用试验获批。昨天记者从南京相关运营商获悉
2025-10-16 07:39:00
千米产线“擀面皮” 火红钢坯变钢卷
以 “高智绿” 三重发力筑牢南京钢铁产业根基,探访梅钢热轧厂——千米产线“擀面皮” 火红钢坯变钢卷梅钢热轧产线厂房外景
2025-10-15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汪维)近日,栖霞区人工智能产业链新联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市首家聚焦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新联会,旨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2025-10-15 08: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10月16日—19日,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将在厦门中山路、鼓浪屿等文旅地标举行。本届时尚周以“自在发生”为主题
2025-10-15 08:21: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10月14日,为期3天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国赛在雄安会展中心开赛
2025-10-15 08:24:00
“正大杯”2025年全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全国总决赛首轮赛事圆满收官
10月11日至13日,"正大杯"2025年全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全国总决赛首轮赛事在北京圆满举办。本届大赛以"创未来
2025-10-15 09:08:00
兴业银行“消保大模型智审平台”获评AIIA“2025年度人工智能金融专项优秀案例”
东南网龙岩10月14日讯(通讯员 肖夏玲)近日,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AIIA)、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
2025-10-15 09:40:00
京东11.11开场, 海外用户大件也包邮,收货更快更省
10月14日,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在京举行。身处海外的华人用户,只需通过京东 APP 进入全球售平台,即可同步享受 “又好又便宜” 的购物体验
2025-10-15 09:45:00
锐志机械圆满收官PACK EXPO拉斯维加斯:聚焦纸袋包装的可持续发展
锐志机械圆满完成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PACK EXPO 参展工作。作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包装行业盛会之一
2025-10-15 10:08:00
百世软件推AI商品智能管理功能:一键上架,助力卖家高效出海
10月14日,百世集团旗下百世软件正式宣布,其面向海外市场的核心产品千易软件全新上线AI商品智能管理功能。该功能深度融合AI技术
2025-10-15 10:39:00
政府点单 企业接单 郑州航空港发布首批45个招商场景清单
大河网讯 近日,郑州航空港正式发布《郑州航空港区2025年第一批招商场景清单》,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系统性开放45个具体发展场景
2025-10-15 11:02:00
中国移动咪咕多部短剧获奖,闪耀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
2025年10月14日,“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在湖南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2025-10-15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