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化中国行|遇见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07 14:57: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真没想到,原来中国的农历竟然是一个如此博大精深的系统!”参观完农历博物馆,来自杭州市萧山区的游客小陈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座“隐藏”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的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以农历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也是浙江省四星级乡村博物馆、杭州市五星级乡村博物馆。“农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我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农耕文明的魅力。”农历博物馆馆长张放说。

2021年9月23日,浙江省启动了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家乡村博物馆的目标。在2023年5月浙江省公布的第一批乡村博物馆名单中,张放的农历博物馆榜上有名。

乡村博物馆连接历史与现代,传承乡土文化、展示乡村新貌。借着全国“文博热”的东风,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百丈镇更是提出了要用3年把溪口村打造成“乡村博物馆第一村”。为什么选定乡村博物馆这个方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记者走进百丈镇溪口村探访。

美丽乡村与文化能人的交集

郑芬兰是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2年,27岁的郑芬兰在贵州马岭河峡谷徒步时,机缘巧合下从一位布依族老人那里收到了一把用了63年的梭子,自此开启了她的“寻梭”之路。

2017年,郑芬兰因参加“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来到百丈镇。“以前不知道,在杭州周边,竟然有这样美丽的乡村。”有着省级AAA景区村称号的溪口吸引并留下了郑芬兰。

彼时的百丈镇也正在寻找发展出路。近些年,周边发展旅游的乡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何另辟蹊径,破解同质化难题,实现差异化发展?问题摆在了百丈镇眼前。

2021年,国家文物局将浙江列入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2022年3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鼓励专业团体参与乡村博物馆运营和管理。

百丈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改造废弃厂房、盘活闲置民居资源,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一边是搭建完善的场地,一边是有着丰富资源的文化能人,乡村博物馆成为二者的契合点。2022年5月26日,郑芬兰带着各式各样从世界各地“寻宝”来的两万三千多把梭子,在溪口村安了“家”,取“传承梭织手工艺”之意,从此,她便又多了一个身份——传梭博物馆馆长。

同样被这个平台吸引来的还有张放。和农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放退休前是浙江大学的教授。农学出身和长期的扶贫经历让张放有着深厚的乡村情结。2022年国庆节期间,张放的农历博物馆正式开放,谈及创建农历博物馆的初衷,张放说,要让富起来的村民内心也充盈起来,让村民为自己拥有如此厚重博大的农耕文化感到自豪。

在农历博物馆门口,记者见到了正在引导游客的村民,上前询问得知,他在博物馆对面经营了一家民宿,闲时会到博物馆帮着打扫卫生,有时还会尝试做解说员,“农历是我们一直使用的,看完张教授的博物馆我才知道原来我身边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我感到很自豪!”文化能人进村,村民自发参与,在溪口村,记者看到了一场乡村与文化能人的美好际遇。

乡土文化与特色展陈的碰撞

与城市里有着珍贵藏品的博物馆相比,乡村博物馆的特点和吸引力在哪?这是百丈镇文化管家周红丽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如果翻开《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便可看到:乡村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要体现鲜明的在地性,突出‘一村一品一馆’的地方特色”。那么,百丈镇的特色在哪?

“百丈镇位于良渚文化走廊最西端,溪口村在文化底蕴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周红丽说。乡土文化中自带乡愁的色彩,城市里缺少的浓浓乡土味儿大概就是乡村博物馆的魅力所在。“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片’,百丈镇是毛竹之乡,你看咱村现有的6家博物馆里,不仅个个带有竹子元素,自身特色还不少呢!”

“右脚踩下去,‘经纬线’就张开了,然后把梭子从一边用手顶到对面,再踩下左脚,就可以‘打纬’了。”传梭博物馆内,讲解员王丽敏正在给来自江苏常州的小游客示范如何用织布机织布,“这台织布机是郑芬兰老师的外婆留下来的,传承了3代人。”除了可以现场看到织布机工作,游客还能完整地看到十二道纺织技艺工序。“你们看,这个织布机像不像布达拉宫?藏族奶奶就是坐在这样的织布机前织毛毯。”在创新的展陈理念下,通过场景复原、数字交互等方式,游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老的梭子世界。

从传梭博物馆步行10分钟就到了农历博物馆。张放正在给游客介绍一枚十二生肖纹圆佩:“星辰历也叫干支历,其中‘十二地支’就对应了我们熟悉的十二生肖。”在农历博物馆展示的数百件藏品中,每一件都能与节气物候、农耕诗解等农历知识点关联,让游客在欣赏藏品的同时也能直呼“学到了”。

政策加持与业态创新的合力

在持续火爆的“文博热”里,乡村博物馆不得不进行的“冷思考”是:如何将其持续经营下去?

今年3月,百丈镇发布了全球乡村合伙人的招募令,邀请热爱乡村的“村博人”共建百丈。“镇上有35幢闲置民居和近30亩土地,还有5000多平方米的旧厂房、学校可以翻新重建。”周红丽对记者说,“溪口目前已经有6家博物馆、艺术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把它们发展好、运营好,把‘百丈村博’这个IP建立起来。”时隔一个多月,在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百丈镇又出台了“乡村博物馆+”黄金10条政策,在乡村博物馆的租金、装修、运行等10个方面予以支持。

“黄金10条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三年租金补助,每年最高100万元呢,这让我们对在溪口落户更有信心了。”蔡志忠文化馆馆长宋继中笑着说。今年1月,蔡志忠文化馆在溪口村正式对外开放。作为享誉国内外的漫画大师,蔡志忠作品中的老夫子形象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文化馆一经开放,就立刻吸引周边学校学生到此研学参观。“暑假期间,研学的孩子们挤满了展厅,我们不得不和旁边的传梭博物馆一起接待。”宋继中说。

在文化馆的二层,记者看到了一些工作人员在准备网络直播。“蔡志忠老师是我们公司的IP,他也授权了我们开发一些文创产品。”宋继中说,“现在每个月直播大概有100多万元的销售额。”

和蔡志忠文化馆不同的是,张放的农历博物馆除了销售文创产品,还承接展览设计,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农历博物馆。

“不久之后,竹博物馆、精微艺术馆等也会落户溪口,博物馆集群势必会遇到资金和人流量的问题。”百丈镇相关负责人坦言,“我们已经成立了乡村博物馆联盟,把大家都聚集起来,定期去镇里,谈项目、吸引更多人才,资源共享,为博物馆持续赋能。”

作者:毛晓雅 陈银银

(农民日报)【编辑:张子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7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这届年轻人爱逛博物馆,国博35岁以下观众超六成打卡线下展览、购买博物馆文创、分享看展体验……社交媒体上,“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
2024-12-07 12:44:00
讲述历史  科普知识  展示成果(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
...馆依托馆藏资源——讲述历史 科普知识 展示成果(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本报记者 易舒冉《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8日 第 05 版)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2024-09-08 06:06:00
文化中国行|博物馆里过大年,在儋州来一场文化寻根之旅
...之旅,让这个假期充满了文化的韵味与欢乐的气息。文化中国行|儋州研学游让市民游客探寻东坡文化 品味古韵新程 2月1日,市民游客走进儋州市中和镇,开启一场“和男神东坡过大年”新
2025-02-04 18:39:00
金秋送爽,步入北京园博园内,“京彩灯会”点燃假日氛围。夜幕之下,绚丽多彩的灯光与夜色交相辉映,从古代神话中的嫦娥、玉兔,到彰显北京特色的胡同、京剧,逾200组创意灯组惊喜闪亮。游
2024-09-15 17:08:00
文化中国行|民族特色村寨,妥妥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贵州共有312个村落列入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居全国第一;757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位居全国第二;有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二。 在贵州这片多彩丰饶的土
2025-03-22 16:03:00
文化中国行 | 博物馆里过暑假 沉浸式探寻传统文化
本文转自:人民网《美在东方》文化中国行 | 博物馆里过暑假 沉浸式探寻传统文化人民网记者 王连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伸手“触摸”文物、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乘船“穿越”四季、在南京六
2024-07-12 10:08:00
文化中国行 | 走进博物馆 了解一座城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人身鱼尾金饰片、双人抬物纹彩陶盆、鸾凤铜熏炉盖……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承载着青海的记忆与变迁,前来参观的游客聆听青海的历史故事,通过沉浸式观览了解文物的
2024-08-25 11:50:00
...”之地,这就是“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今天的《文化中国行》,就让我们走进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时装馆展厅,“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展览正在展出,有不少
2024-10-16 18:01:00
文化中国行|玛瑙山营盘遗址:清代山城的代表性遗存
遗址简介:玛瑙山营盘遗址位于凤冈县绥阳镇,是清代政府倡导、乡绅主持营建的一处自卫性山地营垒,由当地乡绅钱青云倡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是数量庞大的清代山城的代表性遗存,也是
2024-05-07 23: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智慧农场”学科学
10月30日,科技辅导员带领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学生制作“智慧农场”。10月30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开展“废旧材料大变身 智慧农场学科学”活动由科技辅导员带领学生使用纸箱
2025-11-01 07:32:00
10月28日,市审批局公告了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将是一座拥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全新学校。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位置在小店区
2025-11-01 07:34:00
10月28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清徐县2025年度营造林建设任务、古树名木保护、候鸟保护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标志着太原市林业专项核查工作启动
2025-11-01 07:34:00
10月29日,第八期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班在太原结束。在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中,来自我市10个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市政府发布《关于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太原市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专班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将打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治理两场歼灭战,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2025-11-01 07:34:00
汇川:用“辛苦指数”换粮农“丰收笑脸”
多彩贵州网讯自汇川区酒用高粱收购工作启动以来,遵义汇仓红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简称:汇仓红公司)锚定“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核心目标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有效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凝冻等恶劣天气,防范人员滑跌伤害及生产设备、系统冻结损坏,保障冬季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深化“最安全银行”创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筑牢社区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遵义汇川支行在遵义市茅草铺社区组织开展“六进六联”送金融安全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贵州金元鸭溪电厂组织开展2025年度职工职业与健康体检工作,为全体职工送上“健康礼包”,以实际行动筑牢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双重防线
2025-10-31 18:49:00
今年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同时也是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建人
2025-10-31 18:51:00
40多名宁波游客在皖北农村吃“大席”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40多名宁波游客在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洪阳村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大席。口孜牛肉、手工麻叶、红烧皮丝
2025-10-31 18:55:00
10月30日,全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倡导“先人一步
2025-10-31 19:10:00
10月31日,第62届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进入布展冲刺阶段,今年的菊展景点,主要集中在西湖公园开化屿和谢坪屿。
2025-10-31 19:16:00
鲁网10月31日讯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力企业用工保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菏泽市牡丹区“金秋招聘月”活动于近日启动
2025-10-31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