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常熟一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
全链条研发,把碳纤维“编出花”
□ 本报记者 韩 雷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常熟高新区的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在检查“新鲜出炉”的汽车保险杠、车门、汽车尾翼等零部件。记者拿起一件后视镜外壳,其表面仍有余温,轻敲了两下,声音像是敲在质地较硬的塑料上。“听上去像塑料,但它的强度可不是塑料能比的,甚至比钢还要强两倍。”站在一旁的公司汽车技术总监刘敏笑着说。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正是因其能够满足极致轻量化要求,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市场上从20万到2000万之间的汽车都在尝试应用碳纤维材料。”公司市场总监陈文瑾说,亨睿碳纤维去年完成30多万件的产品销售,在国内汽车碳纤维零部件细分市场占有率为70%,今年的产品交付量将翻倍。
行业高占比,代表着市场对其技术的认可度高,背后除了强大的量产能力,还有更为核心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能力。
最近,刘敏手头同时推进五个项目包,每个项目包中都有六七件待开发的新产品,忙得不可开交。汽车零部件外形虽然大同小异,但合作方对材料性能要求不同,与汽车周围零部件的匹配方式不同,因此每一个新产品都需要重构材料体系。
“现在还算‘轻松’的,汽车行业刚开始接纳碳纤维材料时,才是最难熬的日子。”刘敏对那段时光记忆犹新。前些年,汽车企业没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能力,更多是在汽车设计完成后,用碳纤维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替换。
这种模式成本过高、开发周期太长,反而限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正是认识到碳纤维产品设计的现状,亨睿转变思维,决定“向前走一步”,介入到汽车厂商前期的研发设计,在设计之初就确定好碳纤维零部件的使用和具体性能,进而降低成本。这听上去是简单的一步,但对企业的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企业与德国顶尖科研机构携手,成立亚洲最大、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主攻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应用。
如今,亨睿已经把碳纤维“编出花”,形成从材料选择,到碳纤维材料排布,到织物和树脂体系配方,再到总成产品结构对接,最后到仿真分析的全链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能力。这种设计能力,成为亨睿“独步”国内碳纤维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以来,刘敏观察发现,汽车企业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也更多元,从以往注重车面装饰到现在注重内部结构,材料的使用也从热固性碳纤维过渡到热固性、热塑性碳纤维兼而有之。
“‘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材料’成为汽车企业的共识,我们拥有复合材料的设计能力,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艺选择。”刘敏说,经他手开发的碳纤维汽车零部件产品类型就已经超400种。
这些新产品的研发和测试都是在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完成。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展厅里摆放着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汽车轮毂、行李箱盖、引擎盖、座椅框架、后底盘、座舱等,涵盖了车身件、底盘件、内外饰件。值得一提的是,亨睿碳纤维目前正向“飞行汽车”领域探索,并且在风电、氢能、绿色建筑等领域提前布局。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便是回收问题。“所有碳纤维产品,我们都能反复回收再利用。”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研发工程部副部长余文俊介绍,回收的碳纤维会被打碎重塑,做成碳纤维建筑模具、注塑件等产品,虽是降级使用,但相比较同领域的其他材质产品依然深具竞争力。目前,亨睿构建了完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绿色自循环体系,覆盖从材料改性和开发,到产品试制及量产,再到回收再利用的各个环节,成为国内首个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闭环的企业。
近3年,亨睿的发展健步如飞,企业销售额每年保持倍数增长,去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我们有近60亿元的订单在手,生产计划已经排到2027年,仍有源源不断的新订单加入。”陈文瑾说,亨睿已启动建设新生产基地,占地7万平方米,预计于2025年投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