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有些人也真是够了,你们站在后世可以上帝视角,知道朱棣是靖难之役最后的胜利者,然后就可劲儿去踩失败者朱允炆,痛打落水狗。
但人朱元璋没有前后眼啊!他不会未卜先知知道大孙子手段那么差啊!
话说现在踩朱允炆的也真是让人没眼看,他不就是个政斗失败者吗?比他逊的大有人在,至于把人埋汰成那样?
如果是朱允炆取得最终的胜利,又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粉,吹他这个削藩“明太宗”呢?
那么,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到底是基于宗法制度的约束,还是因为立爱呢?
客观的讲,古代的皇帝,但凡有点责任心,他在立继承人时都不会随心所欲、屁股决定脑袋,总要有法可依,尽量杜绝觊觎窥伺的。
朱元璋立朱允炆,就是本着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嫡子死,立嫡孙,朱标死了,所以才轮到朱允炆。
不知道有些网友非执着认为老朱立朱允炆是因为立爱,是个什么心理?
不学无术是肯定的了。
有网友激情澎湃的说,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皇位的继承顺序是:朱标、嫡长孙朱雄英、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元璋庶子(大小)、嫡次孙朱允炆、朱允熥。”
这话看上去好像没毛病,很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顺序:①嫡子,②嫡孙,③嫡子母弟,④庶子,⑤嫡孙母弟······
但是,对比朱允炆家的情况,真通晓宗法制度的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话实际上是在混淆视听。
该网友说的顺序是①顺位嫡子死,就该②顺位嫡孙上。
②顺位嫡孙再死,就该③顺位的嫡子母弟上。
③顺位的嫡子母弟,大的死了,然后就该小的上——捋到这儿发现,可能该网友的意思就是这个,所以老朱死时,就该健在的嫡子母弟朱棣上云云?
如果老朱家的顺位继承人们都如此死亡,这位网友说的该朱棣上,也就的确没问题。
可是,明朝初年的问题是,不是①顺位的嫡子朱标先死了,而是②顺位的嫡长孙朱雄英先死了——筒子们发现问题没?
且,朱雄英生前死后的身份,都只是嫡长孙,他并没有正位过宗法嫡孙(太孙)之位。
搞清楚没,朱雄英到死都只是个嫡长孙!!!
他没有被立为嫡孙(太孙)!!!
因为有他爹嫡子朱标在位——周制有嫡子无嫡孙——所以老朱就不会册立太孙(嫡孙),免得国有二储,他就是天生的、法定的嫡孙候选人。
别老是拿违法并立二嫡的朱棣,来说朱元璋守法不立二嫡是不对的,行吗,纯子们!
所以,在①顺位的嫡子朱标还在时,他儿子们的继承权自然比嫡子母弟都优先!!!
身为东宫次嫡的朱允炆,在大哥朱雄英死后就按伦序,升为东宫长子,成为嫡孙(太孙)的新候选人。
如果朱允炆再夭折,也死在他爹前头,那伦序就该是朱允熥,朱允熞等等······
换句话说,只要朱标这个嫡子活着,他在东宫太子之位上坐着,他就是把他自己的儿子们统统熬死、挨个轮一遍,只要标子还活着、还能生出新儿子,继承权就轮不到什么嫡子母弟来递补上位。
所以,不管是朱樉、朱棡、朱棣,且凉快待着吧!
你大哥标子不死、不废,你们就都是庶!!!
中国的宗法制从来都允许递补的。
但递补的前提,你需要搞清楚定位,网上很多人都搞不懂这个定位,不知道该以谁定位。
以朱元璋家为例,自然要定位朱元璋,朱元璋就是“己身”。
而己身的嫡子就是朱标。
嫡子朱标死了,按照继承制,这时候就该立嫡孙了。
所以,当时东宫事实上的嫡长子朱允炆,就被老朱册立为嫡孙(太孙),成为大明储君。
别给我扯什么死了的嫡长孙朱雄英。
在古代的宗法制度里,死人什么时候都没有继承权!!!
一个早夭没有成人的嫡长孙,有什么含金量啊?
为他立嗣都不够资格,因为死的太早,“薨在下殇之年,未有为人父之道”。
那些吹朱雄英的人,可能永远也搞不清楚嫡长孙(嫡妇所出长子)和嫡孙(①指宗法继承人。②指嫡妇所出诸子)的区别。
就像某些神教徒,搞不懂嫡长子(嫡妻所出长子)和嫡子(①指宗法继承人。②指嫡妻所出诸子)的区别一样。
问题是,它们不读书还偏偏喜欢出来现眼,也是无语了。
只能说,历史的确没有门槛。
坦白说,前几年我也是典型的原配党,咱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谁家爹妈还不是原配的?(当然也有二婚三婚的,只要不是婚外情登堂入室,地位都一样)
所以,俺那时候也总认为原配比继室高贵云云。
真的,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凡看过我前些年写的文章,都能看出我当时的观点——抬举原配、暗戳戳踩继室。
但随着看资料时的深入了解,才意识到自己错的离谱,什么原配比继室高贵,不过都是封建父权、夫权制下的玩偶罢了,抬举谁谁才贵,还真把自己当成真主子了?别闹了。
歪楼了,强行转回来。
还有网友说“只要常妃没有被废,朱允炆的嫡长孙就名不正言不顺”。
我只想问,朱允炆的嫡长孙怎么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他爹标子当时不在东宫太子之位吗?
——在啊!
他前母(嫡母)常妃还端坐东宫妃之位吗?
——已经死了啊!
他亲妈还是东宫次妃吗?
——不是,已经成为大明第二任东宫妃了啊!
他大哥朱雄英还在吗?
——已经夭折了啊!
他大哥朱雄英被册立或者被追封为嫡孙(太孙)了吗?
——没有啊,还只是嫡长孙!
那朱允炆的嫡长孙身份怎么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前边条件但凡有一个成立,他的确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但前边条件全部都成立,你凭啥说人家名不正言不顺?
凭你家生造的规矩啊?你谁啊?
隔壁宋时烈不承认他家孝宗大王是嫡长子,那是因为嫡长子昭显世子成年了,且被立为王世子,人家是真正的宗法“嫡子”。
所以,次嫡孝宗才被大宋这个嫡庶神教埋汰成庶子。
你朱雄英一个八岁就夭折的小孩儿,拿啥和成年人昭显比啊?
他只是个嫡长孙啊!
又没有被立为嫡孙(太孙),丧服不还是和众孙一样啊,有啥可骄傲的呢?就不理解了。
而朱允炆是以当时东宫事实上的嫡长子的身份,在父亲死后,被祖父立为大明“嫡孙”(太孙)。
当朱允炆成为大明嫡孙(皇太孙)后,哪怕他也死在祖父前头了,祖父己身对他的丧服,也要和众孙(庶孙)区别开来了,懂吗?
还有人喜欢把李世民越过李泰立李治拎出来说事。
认为同样是实权皇帝,老朱凭啥不越过秦、晋去立燕王啊,所以他立朱允炆就是立爱云云。
这话就挺扯淡的。
知道李承乾是怎么坏事的吗?
咱别昧良心好吗?是因为嫡子母弟李泰,在老父亲的宠爱下,觊觎储位,阴谋夺嫡,才让没安全感的嫡子李承乾走错路的。
所以,李世民越过暴露面目的嫡子母弟(大)李泰,去让小的李治去递补嫡子母弟上位有什么错?
这算什么废长立幼?
闹毛线啊!
李泰要是没表演过度他不就是赢了?
但历史没有假如,换成朱元璋也不会立他,必须各打五十大板才公允。
再说秦樉、晋棡,二王再有前科,再不具备储君气质,再草菅人命杀人如麻,但只要他们窥伺储权的野心,没有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被路人皆知,那在朱爸爸眼中,他们就都还是乖孩子,只是被“贱蹄子们”给带坏了。
所以,老朱凭什么放弃俩大的嫡子母弟,去搞什么越次而立?去搞什么废长立幼?
那才是取乱之道、没事找事呢!懂?
知道历史上谁才是真的干了越次而立的事吗?
宋孝宗赵眘!
孝宗就在太子死后,放弃年幼的嫡孙,再放弃温厚的嫡次子,立嫡三子为储君。
理由是,因为他觉得老三“英武类己”。
那他越次立了个什么玩意儿呢?
就是那个疯疯癫癫、不孝顺的宋光宗赵惇······
再一次为越次而立的孝宗同志掬一把辛酸泪。
客观的讲,虽然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嫡子嫡孙顺位啥的,但历史上的确也有不少放弃嫡孙,改立嫡子母弟的。
毕竟还有不少人认为:有儿子在哪里就轮得到孙子?
所以,在朱元璋遭遇丧子之痛、第二次立储之前,他能参考的也就那几个例子。
萧赜在太子萧长懋死后,立太孙萧昭业,被宗室篡位了。
拓跋焘在太子拓跋晃死后,立太孙拓跋濬,成为大魏明君。
萧衍亲眼目睹萧家祖死孙继的失败,所以他在太子萧统死后,就坚决放弃立太孙,而是立嫡子母弟,就是觉得自己吸取前车之鉴,但他也玩脱了。
和大明最近的例子,就是元朝的忽必烈,在死后由小孙子铁穆耳上位,虽然铁穆耳没儿子,但整体干得还不错,属于承平守家之主。
所以,在这么些前车之鉴下,你是老朱,你怎么选?
是按宗法制度,立嫡子之子嫡孙朱允炆(铁穆耳)?还是立荒唐的嫡子母弟秦王晋王(萧纲)?亦或是越次而立英武类己的燕王(赵惇)?
在元成宗铁穆耳、梁太宗萧纲、宋光宗赵惇仨人中间,请问你选谁?
我想,长了脑袋的,在这三个人中间,都会去选孙子铁穆耳。
老朱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不愿意感受萧衍困死台城的悲愤和赵眘北宫遥望的辛酸的老朱,就立了大孙子朱允炆。
但他也失败了,然后又被八卦的清纯帝嘲讽——老朱啊!你太拘泥古礼了,你就不该立你大孙子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