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日,德阳市什邡市马井镇建设村73岁的刘谋安收到村委会的一条短信:“今天烘干房进行燃气验收,请空闲居民前往打扫卫生,为投用作准备。”
来到现场看到全新的机器和宽阔的厂房,刘谋安满是期待:“这下好了哦!这个大家伙投用后,不仅村集体多了一份收入,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工作。”
这是建设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借势周边区域农业规模化发展的东风,建设村瞄准其中的商机,今年利用云岭小学闲置空间,撬动各方资源,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这处粮食烘干房,既方便种植户,又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
“这个项目将实现18万元至38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增收,年烘干量可达到2000吨左右,并带动一批空闲劳动力就业。”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李维吉说,接下来他们还有新打算,准备在旁边的闲置土地上建一处蔬菜冻库,服务区域蔬菜种植,提升蔬菜种植附加值。
既有项目,又有收入。如今的建设村正呈现出一派集体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据李维吉介绍,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57万余元,今年有望突破60万元。然而,在2019年以前,建设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为2000元,且还有高达几十万元的负债。
短短几年间,建设村为何变化这么大?建设村地处成德交界地带,是彭什川芎产业园核心区。依托良好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围绕农业产业突出特色优质高效,想方设法拓展业态、丰富业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不断唤醒沉睡的资金、资源,变废为宝,极大程度上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我们取得的成效用两句话概括:一个是零的突破,二是量的飞跃。所谓零的突破,是指前几年我们村是负债;量的飞跃,是我们集体经济收入年递增平均达到20%到30%之间。”李维吉说,下一步建设村将不断丰富业态,结合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从发展康养民宿和青少年培养、锻炼实践等方面着手,让建设村有留头、有耍头,形成乡村游。
抢抓机遇、放大资源、深挖潜能,建设村的变化并非独有。近年来,什邡加大政策引导,建立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从产业链上兴集体、富农民。
“截至目前,我市在43个村组织实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预计今年6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1个村的收入超过百万元。”什邡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胡兵发、刘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