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有一种责任叫“组织需要,我们冲锋在前”;有一种担当叫“危难时刻,我们义不容辞”;有一种坚守叫“为民服务,我们全力以赴”。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连日来,市卫健委党组动员部署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天使白”在城市中闪闪发光,成为这个冬天最温暖的颜色。
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
与时间赛跑 与病毒角力
急诊科是医院的门户、入口,是与病毒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最近阳性感染者骤增,危急重症患者增加,且病情复杂多变,大部分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红丹、共产党员鲍丙丽护士长带领“精兵强将”冲锋在前,全力保障急救生命通道畅通。鲍丙丽作为护理团队的贴心姐姐,带着不舍与惦念将生病发烧的女儿交给爱人后,与刘红丹一道带领科室同仁并肩战斗,每天从早忙到晚,经常是这个患者还没抢救完,又一个患者接踵而至。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刚准备结束一天辛劳工作的她,看到刚转运来的一名呼吸急促、高烧、意识模糊、指脉氧已经降到30%的重患,她又快速将病人转运到抢救室,立即投入“战斗”中,给患者吸氧、开呼吸机、建立静脉通路、做心电图、采集动静脉血、上无创呼吸机……一气呵成,30分钟后,患者呼吸逐渐平稳,指脉氧达到95%,甚至可以自行翻身活动,她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这一天她们共抢救10名重患,连续作战长达12个小时之久。
在第一线上连续奋战多天,由于超负荷地开展急诊患者救治及危重症抢救工作,刘红丹、鲍丙丽等很多人免疫力下降,接连出现了高烧、嗓子疼痛等症状,但一想到患者对生命的渴望,看到家属们期盼的目光,她们又咬着牙坚持再坚持……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默默坚守,每天演绎着生命接力赛,守护医院的前沿阵地,为沈城百姓24小时打通“生命绿色通道”。
市红十字会医院:
无惧困难 砥砺前行
把初心写在风雨和阳光中,在非常之时尽非常之责,让红色堡垒在一线矗立、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光。这就是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党员队伍,他们以风雨同舟的意志,淬炼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无惧困难,砥砺前行。呼吸科主任孙立军已经快60岁了,克服周身不适,发热情况下依然坚守岗位,仔细查房,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病患。护士长高飞已经连续多日不曾休息,身材娇小的她此刻是全体护士的主心骨,有她在大家也都不会倒,更重要的是,大家心里都知道此刻的患者有多么需要她们。发热门诊主任史冬瑶,也不知熬了多少个夜班,头发又白了几许,有人问她:“这么拼命累不累?”她的回答却是:“我心疼我们的大夫和护士,他们太辛苦了!”
这些天,医院急症科的压力剧增,急症科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共产党员林惠琪护士长、王晔主任的带领下,带病坚持工作。面对高风险的环境,她们一个接一个相继病倒了,但当他们看到林惠琪和王晔带着39度多的体温,浑身疲惫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大家也都咬牙坚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他们站在急诊第一线,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沈城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梁馨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