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本报讯(记者蒋爱云)近日,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多地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南宁疾控提醒:汛期来临,强降雨、强对流多发,水灾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威胁居民生命安全,而且可能引发像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流行。多地疾控中心也发出提醒,五一长假即将到来,外出游玩时应多加注意。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七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和几内亚血吸虫。其中前三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血吸虫的发育分为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共七个阶段,其中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有实验证明,宿主动物只要接触尾蚴10秒,就可被感染。
血吸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21种/类被忽视热带病之一。我国流行的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或未治愈,发展到晚期,肝脏等器官会受损,导致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因此民间也称之为“大肚子病”。
据了解,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病,4月至10月最容易感染,春夏感染风险更大。因此,市民外出玩水需谨防感染。
研究表明,目前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常见于河滩、水塘、田地等有草的湿泥土上。
吡喹酮是目前唯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口服抗血吸虫药物。服药时应谨遵医嘱,加强随访。
感染血吸虫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因此,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当生产和生活必须接触疫水时,可以通过穿戴防护用品(胶手套、胶鞋、胶衣、胶裤等)、涂抹防护霜(剂)、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血吸虫。如果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疫水,出现了发热等症状或脱离水体一个月后,应主动及时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以便诊断和治疗。
2016年,广西顺利通过国家血吸虫病消除复核,成为我国率先消除血吸虫病的省份之一。至今,广西已连续35年保持无血吸虫病本地病例、病畜和感染性钉螺的血防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9: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