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市第一届至第九届人大代表、全国侨联顾问章臣桓:
“我自豪!率先在异国他乡升起五星红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
通讯员宁人宣
【主人公】章臣桓(1915年—1996年),江苏江阴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届至第九届人大代表。历任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主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讲述人】章文熙,85岁,章臣桓代表的长子,退休前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口述原声】父亲是1934年下南洋的,在印度尼西亚泗水从事华侨子弟的中文教育工作。他创办华侨学校,开办中国书局,经常参加当地华人的爱国救亡运动,深受大家拥戴。
有一件事,父亲一辈子都感到十分自豪:1949年父亲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非常激动,率先在泗水升起代表新中国的五星红旗。1950年中国和印尼建交,他又作为华侨代表,到首都雅加达迎接了新中国首任驻印尼大使。
1952年,父亲带着全家回到祖国,在南京定居。父亲看到当时的南京基础教育十分薄弱,就满腔热情地投身学校建设,先后担任南京九中、人民中学的教导主任、副校长。
父亲是1954年初当选市一届人大代表的,而且连任了九届。当时有个小插曲,印象很深:由于是第一次选举人大代表,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在市一届人大代表名册中,父亲名字被印成“童臣桓”。他对此很理解,没有当回事。没想到,工作人员专程登门向父亲道歉。
父亲连任代表时间长,让我们全家耳濡目染之间,也特别珍视代表这个荣誉。1983年,父亲赴京参加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寄给我一个会议首日封。40多年过去了,这个首日封,我一直视如宝贝珍藏至今。
1956年,父亲代表江苏参加第一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后来,父亲经常将此次参会和受到接见的经历作为一生的骄傲,讲给我们听。
作为归侨领袖,父亲在归侨、侨眷中很有威信。他一有时间就到归侨、侨眷中转一转,就他们反映的一些问题提出议案建议,把大家紧紧团结在党委政府周围。我家以前在利济巷的居所,被称为“侨生之家”。每到节假日,家里坐满华侨学生,母亲烧他们喜欢的菜肴,我就和他们一起玩。这些华侨学生长大后,为宣传南京、建设南京做了好多事情。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父亲80岁高龄时,被特聘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
父亲常和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一位民主党派人士,父亲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毕生追求。65岁那年,他终于实现人生夙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父亲去世后,遗体上覆盖了一面鲜红的党旗。我想,这应该是对他对党忠诚的最高赞誉。
【代表感言】南京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南京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高庆玲:章老的一生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怀,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民主人士典范。他情系祖国的赤子情怀、为民履职的人格操守,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他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我、激励着我。同样作为民主党派人士、人大代表,我要像章老那样,始终与党风雨同舟,为民履职代言,在所在界别的群众中多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咱们民主党派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0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