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记者 汪潜
鸠江区沈巷镇杨湾村95后青年杨年嘉是一名普通的工厂工人。其母亲汪为慧于2021年1月4日确诊白血病,为挽救母亲的生命,杨年嘉毅然捐髓救母,将母亲从死亡线上成功拉回,书写了一段感人佳话。
杨年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母亲是勤劳善良的家庭主妇。当一家人还沉浸在杨年嘉新婚不久的喜悦中时,命运却在此时给了沉重一击。
2020年12月,汪为慧突然高烧不退,杨年嘉立刻带着母亲去市里医院,一系列的检查后,母亲被确诊为白血病。得知结果的一瞬间,杨年嘉拿着母亲检查报告单的双手不停颤抖,世界仿佛灰暗下来:“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是我人生中最无助最难过的一天。”杨年嘉眼里含着泪道,“那张报告单现在还放在我床头柜的抽屉里。”
数次治疗后,母亲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杨年嘉立刻辞去工作,带着母亲四处奔走,前后辗转全国多家医院,得到同样的建议:想要救命,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
尽管治疗费用高昂,一家人却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给母亲捐髓前要配型,我和两位舅舅都能与母亲匹配。经过医生严格筛选、综合考虑骨髓质量等诸多因素,最后决定用我的,因为我更年轻,造血干细胞的活力更强!”
“年轻”二字,不仅意味着骨髓的质量,更意味着让母亲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大可能。作为家里最年轻的孩子,在这场巨变之下,杨年嘉快速完成了由被保护者到守护者的身份转变,跳动的脉搏中有阳光般热忱坚定的能量。
“她是我的母亲,是生我养我的人,是我最亲最爱最重要的人,如果能让她重获新生,我义无反顾。”“别说要我的骨髓,就算是要我的骨头要我这条命我也会答应!”“妈妈给的,我仅仅是还了一点点……”这是杨年嘉曾一遍遍对医生说过的话。
移植骨髓前,一系列的检查、一袋袋的抽血,杨年嘉连一声疼都没喊,即使心里有害怕、不安、紧张,也从不敢让母亲知晓半分。繁琐而紧密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没有让杨年嘉动摇,反而让他的救母之心更加迫切坚定。“妈,我有健康的骨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进手术室前,母子俩紧握双手,做了一个约定:要好好活着!要永远在一起!
“机器将血液从我的右臂抽离,分离出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后,再将血液输回我的左臂。”杨年嘉回忆道。捐髓过程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终,机器从杨年嘉血液中分离出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通过手术尽数输入母亲体内。
整场手术前前后后经历了三个多小时,术后汪为慧还要进入无菌仓观察,一个月后,母亲病情出现好转,“爱的奇迹”终于出现。好消息让杨年嘉这些日子堆积的疲惫一扫而空,昔日被母亲呵护的孩子,终于能挺身而出守护母亲了!
杨年嘉救母捐髓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周边十里八村,乡亲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作为儿子,我能为母亲分担的苦只有这一点点罢了。”在杨年嘉眼中,自己为母捐髓并不是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无论当下还是未来,都要守护好母亲,拼尽全力!”杨年嘉坚定地看着母亲说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