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企业篇】自研技术助力工程建造智慧升级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3 03: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中建集团强化科技创新,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企业篇】自研技术助力工程建造智慧升级

本报记者 时斓娜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23日 04版)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中建集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绿色建筑、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三大重点研发方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运用自主研发技术,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在大房子里建小房子”,引领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原本以为要等一两年,结果新楼房3个月就建好了!”最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靳桂莲阿姨一家,即将迎来“回迁之喜”。这栋5层共20户的住宅建筑,是北京市首个C-MiC(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项目。

靳阿姨的新家,由中国建筑集团下属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从让人民安居的住宅到数百米的摩天大楼,从服务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到铭刻经济文化发展的经典地标,在城市建设的全部领域与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中建集团的身影。

近年来,中建集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绿色建筑、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三大重点研发方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运用自主研发技术,建设了更多好工程、好房子。乘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东风,中建集团推进提质增效、节能降碳,引领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原来的房子户型不合理,客厅不仅要用来待客、吃饭,到了晚上还要当作卧室。”靳阿姨说,曾经的烦心事还不止这些,房间采光、隔音都不好,跑冒滴漏也是常事。更为严重的是房屋的安全隐患,有居民用“酥了”来形容这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在勘查鉴定中,桦皮厂胡同8号楼被鉴定为需要拆除重建的D级危房。

重建开工后,在附近租房的靳阿姨每天路过都会看看自己的新家。“这个车上拉的模块,就是我们家卧室!”一天,看到标着自家房屋序号的模块被拉到现场吊装,靳阿姨欣喜地说。已经预制了结构、机电、给排水暖通和装饰装修的55个模块像搭积木一样装配在一起,就形成了崭新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

模块化是这一项目3个月实现原址拆建的“秘诀”。中建海龙建筑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任刚介绍,依托中建海龙科技原创研发的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把建筑从工地搬进工厂,先将建筑根据功能分区划分为若干模块,再将模块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最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装嵌成为完整建筑。工厂生产和现场施工双线并行,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过渡期长、周转成本高是拆迁居民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MiC技术大幅缩短建造周期,减少异地安置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工厂对结构、保温、装饰等精细化生产、一体化装修,房屋品质更加精良。”中建海龙总工程师王琼对记者说。

利用MiC技术,中建海龙经建设了包括北京西城桦皮厂胡同8号楼、深圳龙华樟坑径保障性住房项目等在内的数十个项目,涵盖住宅、学校、医院、酒店等众多应用场景。

“在房子里建房子”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CBD核心区高楼鳞次栉比,记者日前在为数不多尚在施工的地块,看到了一个让摩天大楼快速“长高”的盖楼神器——空中造楼机。它如“钢罩”一般围绕在核心筒外,借助其力量,建筑高度140米的民生银行总部办公大楼拔节而生,将在远短于周边建筑的3年工期内建成。

在CBD核心区造楼,需要克服场地狭小、工期紧张、多专业穿插施工等问题。中建三局北京CBD核心区Z4地块项目副书记黄冬平介绍,项目运用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3至4天就能建好一个结构层。

空中造楼机为什么能实现如此快的建造速度?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工程师霍佳天告诉记者,相较传统的超高层建造设备,空中造楼机的空间更大,内含15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200平方米的材料堆放场地,让工人们相当于“在房子里面建房子”,减少了塔吊垂直运输吊次,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速度自然加快。

“在完成一层楼的建设后,工人在确保爬升框和立柱无卡顿的基础上,只需在控制室内轻点一下按钮,就能让空中造楼机连同材料和设备,一起通过液压系统爬升至新楼层,整个过程只需要1个多小时。”中建三局云构机器人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张文龙说。

不仅是上述民生银行项目,北京中信大厦、成都绿地中心、武汉长江中心等多座冲破云霄的摩天大楼,在建造过程中都有空中造楼机的加持。空中造楼机作为系列化超高层施工装备产品,为百米级超高层住宅至500米级以上摩天大楼结构施工作业平台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建筑跑出“中国速度”。

转变建造方式造出更多好房子

建设高品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功不可没。“数字化可将建筑模型转化为三维模型,实现建造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和全产业链协同;智能化可以将建造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互联,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中建科技副总经理樊则森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推动建筑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以桦皮厂胡同8号楼为例,运用中国建筑国际自主研发的C-SMART平台进行精准调度,能够实现现场需要哪个模块,哪个模块就刚好运到、立即吊装。对此,C-SMART平台负责人郭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施工现场可以像点外卖一样向工厂下订单,订单所需的模块在恰到好处的时间送达,满足装配需求。”

在“双碳”背景下,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转变建造方式,实施建筑业节能降碳,同样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中建集团通过自主研发、合作攻关在建筑及周边领域取得了数百项绿色低碳创新技术,并将绿色化融入设计施工的方方面面。运用C-MiC技术,相较传统建造方式减少75%建筑垃圾排放和25%材料浪费;设计农污治理智能运营系统,帮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研发中建造石机,就地取材制备绿色建材、减少渣土运输与排放污染……

着眼未来,中建集团双碳办公室副主任李丛笑表示,将持续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近零能耗、零碳建筑灯塔项目,不断优化建筑节能标准,引领建筑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峡谷大桥,20多座成为“世界第一桥”【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企业篇】智能建造让中国桥跨越“工程禁区”本报记者 北梦原 本报通讯员 骆钊 代浩《工人日报》(2024年05月23
2024-05-23 04:16:00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深圳筑牢智造“底盘”助推产业建圈强链
...品极致,用技术为传统企业转型赋能……【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深圳筑牢智造“底盘”助推产业建圈强链本报记者 刘友婷《工人日报》(2024年01月12日 04版)阅读提示自实现规上
2024-01-12 02:48:00
...成果达8.9万多项,成果跨省推广占比超62%【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企业篇】国家电网不断推动职工创新创效走深走实本报记者 王群《工人日报》(2024年03月19日 04版)阅读
2024-03-19 02:26:00
...场变化主动作为,向科技创新要生产效率【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企业篇】瞄准智能化升级,山东3家企业争做行业领跑者本报记者 刘津农 周怿《工人日报》(2024年05月22日 04版
2024-05-22 03:21:00
...亮点纷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进博会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高端零部件、高端消费品,把握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成
2023-11-05 01:41:00
强省会行动奏响兰州发展最强音
...年,兰州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强省会行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年来,全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消费提质升级、释放发展新活
2023-12-29 01:06:00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之城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
...和人才涌入,优质公共服务快速落地铺开【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之城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本报记者 李昱霖《工人日报》(2024年03月14日 04版)阅读提示作为
2024-03-14 07:47:00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能听到小时候最熟悉的声音了”
...盐湖复绿、万鸟翔集,村民欣喜发现——【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能听到小时候最熟悉的声音了”本报记者 李昱霖 本报通讯员 亢春宁《工人日报》(2024年03月1
2024-03-13 04:05:00
5月10日,“豫”你上海相会!2024年中国品牌日河南展区亮点抢先看
...为“中国品牌日”,各行各业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了具体抓手。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为抓手,围绕工业、农业、服务业、区域等“
2024-05-06 12: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发挥“压舱石”作用,科技服务业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备受关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知识
2025-10-15 10:44:00
“场外预制好管线,现场拼一拼就成,既安全又省事!”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王岗采油管理区通10注采站员工,在王140区块三相分离器连流程施工现场
2025-10-15 10:44:0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因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上海)获悉,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因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被上海市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罚款3万元
2025-10-15 10:45:00
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成功举办
10 月14日,第八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北理工协同创新特色赛道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波
2025-10-15 10:47:00
高校博士“挂职”中小学 遵义师范学院为校地协同科技育人注入新动能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遵义师范学院·新蒲新区党工委校地交流科技副校长进校(滨湖中学站)启动仪式暨基础教育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遵义四中实验初中(滨湖中学)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8:00
南昌至抚州开通2条“站点巴士”线路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3日,记者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于昌福线唐村线路所施工至2026年1月26日
2025-10-15 07:04:00
问政快报(2025.10.15)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3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47条,其中,南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15 07:04:00
南昌跻身增长最快10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3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202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10-15 07:04:00
“滴——”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出租车司机王师傅通过5G车载终端,实时接收着智能调度系统推送的订单。地下几百米的煤矿矿井,缘于AI视频分析系统
2025-10-15 07:5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一设备采购项目300万预算1000元中标,多方回应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一则中标结果公示引发关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设备采购项目预算300万元
2025-10-14 19:15: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23:39:00
潍坊青州:“科技护航+精准服务”助力秋收“加速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钟玉 通讯员 郑秀宝“这阵子一直下雨,道路泥泞,山坡上的蜜桃摘下来却运不出来,多亏了镇上的无人机
2025-10-15 01:05:00
打通“堵点”筑牢“防线”,潍坊消防多措并举守护群众“粮袋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阶段,连续秋雨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挑战,为保障秋粮保收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2025-10-15 01:05:00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丨唐山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
2025年度唐山市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现场。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摄河北新闻网10月14日讯(见习记者安洋记者师源)今天下午
2025-10-14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