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科学家展望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的多彩未来
“让机器人学会像我妈那样给我包饺子”
具身通用人工智能论坛。 青年报记者刘秦春摄
青年报记者刘秦春
本报讯“如果一个机器人只会侧空翻,我天天看它侧空翻吗?”昨天下午,在具身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青年科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不仅问题有趣,他们就具身通用人工智能(embodied AGI)相关领域成果的展示和演讲也十分接地气,现场观众笑声连连。
“最好的具身通用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要真正能在物理世界行动,有一个具身的本体是必不可少的。”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宇认为,人型机器人才是最佳的具身通用机器人,而要构建能做更多事情的人型机器人是最复杂的,因为它的集成度是最高的。
怎么理解这里所讲的集成度呢?比如,无人车只有移动的能力,机械臂只有操作能力,想要让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一样做事情,那么就需要把所有这样的能力的硬件集成起来,然后用软件把各方面结合起来,这就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和困难。陈建宇在现场为观众展示了具体的组装过程。
“让AI和我想法一致”
强化学习是什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解释说,强化学习非常厉害,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强化学习解决。以游戏为例,无论什么游戏,AI强化学习都可以赢过人类。
那什么是对齐呢?为方便理解,吴翼举了个打牌的例子:“我打牌的时候不一定要赢,但一定要把‘炸弹’丢出去。AI和人不太一样,它是个超级厉害的模型,每一局都能赢,但不一定会把‘炸弹’丢出去。让AI学会优先把‘炸弹’丢出去而不是优先赢,这就需要让AI的目标和人的目标对齐一致。”
介绍了团队的相关成果之后,吴翼总结道,希望通过强化学习和对齐,让一个通用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最终成为每一个人定制化的助手。
“教AI机器人包饺子”
“如果一个机器人只能侧空翻,我要它干吗?我天天看它在家里表演侧空翻吗?”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许华哲说道,“我们的梦想是大家都有通用的机器人,可以在1000个不同的环境里给我们做1000种不同的任务,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机器人。”
但是,要实现这个梦想很难。许华哲继续解释道,在干净的环境里面机器人要做到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例如家里的冰箱。“所以机器人需要泛化,什么是泛化?就是要在这样的场景里面,在这样乱七八糟的环境,机器人都能做这件事儿,这就是机器人的泛化。”
随后,许华哲展示了团队一步一步教AI机器人包饺子的过程。“不能像是速冻饺子那样包饺子,要像我妈给我包饺子那样包。”他笑着说道。于是,机器人就要学会使用厨具、按扁面皮等等一系列任务。
“如果一个机器人只能侧空翻,我要它干吗?我天天看它在家里表演侧空翻吗?”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许华哲说道,“我们的梦想是大家都有通用的机器人,可以在1000个不同的环境里给我们做1000种不同的任务,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机器人。”
但是,要实现这个梦想很难。许华哲继续解释道,在干净的环境里面机器人要做到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例如家里的冰箱。“所以机器人需要泛化,什么是泛化?就是要在这样的场景里面,在这样乱七八糟的环境,机器人都能做这件事儿,这就是机器人的泛化。”
随后,许华哲展示了团队一步一步教AI机器人包饺子的过程。“不能像是速冻饺子那样包饺子,要像我妈给我包饺子那样包。”他笑着说道。于是,机器人就要学会使用厨具、按扁面皮等等一系列任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11: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