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姬生辉 通讯员 孔晓斌
作为化解民商事纠纷的专业团队,济宁仲裁委员会与济宁市两级法院密切合作,共同建立并不断完善诉裁对接工作机制,通过诉前分流、诉中调节、执行合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拓宽了多元解纷渠道。
2023年7月底,济宁市某物业公司以拒交物业费为由,将95名业主起诉到法院。法院受理后便将案件分流到诉调中心,由济宁仲裁委员会诉裁对接调解工作室调解员毕士艳、付雪爽负责调解。通过沟通,调解员了解到业主对小区卫生保洁、公共设施故障等问题意见较大。
调解员找到矛盾症结后,一方面安抚业主情绪,对业主反映的问题协调物业公司整改,另一方面建议物业公司明确整改时限。经调解,50名业主交清了拖欠的物业费,物业公司撤回了起诉,双方对调解结果都很满意。
诉裁对接不仅实现了纠纷化解端口前移,还很好减少了群众诉累。据了解,仲裁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在解决民商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独特作用。济宁仲裁委员会通过诉裁对接体系,建立诉裁对接调解团队,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持续扩大仲裁影响力、服务力,积极融入党委领导、多元共建的“和为贵”社会治理体系。
今年4月初,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济宁仲裁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裁对接 推进民商事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先后在仲裁分支机构及市中级法院、各县市区法院建设了16家诉裁对接调解工作室,开展诉前调解及仲裁宣传推广工作。自6月份正式运行以来,各诉裁对接调解工作室累计收到法院推送案件686件,调解纠纷156起,化解争议资金800余万。
前移仲裁服务,以力量下沉促进治理触角广泛延伸。济宁仲裁委员会创新开展全市重点民生实事——仲裁调解服务温馨工程,组建了105名仲裁调解员队伍,开展广泛的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提高广大群众法治素养,力争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仲裁进园区、进社区等公益活动62场次,做到法润乡土、情牵社区、法企同行。
调解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济宁仲裁委员会建立仲裁调解服务团队入驻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县市区法院,线上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法院通过平台向仲裁委员会推送案件,选择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调解员根据案件情况,能调尽调,对不能调解的引导通过仲裁处理纠纷,指导当事人在立案环节精准选择争议解决方式。
同时,有效发挥仲裁调解员办案优势,在物业服务、房屋买卖等合同纠纷,仲裁处置专业性强,节约了诉讼资源,提升矛盾化解合力,树立了法律的“刚”性作用,使基层各类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治理渠道。既可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破解人案矛盾,又助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1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